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治維新150周年:日本帝國是怎麼崛起的丨我有嘉賓

明治維新150周年:日本帝國是怎麼崛起的丨我有嘉賓

原標題:明治維新150周年:日本帝國是怎麼崛起的丨我有嘉賓


如果不想錯過與嘉賓的交流,記得關注書評君的「新京報書評周刊FM」服務號,點擊「訂閱」,訂閱「我有嘉賓」專欄,我們會在上線後第一時間提醒你。請注意,服務號訂閱和專欄訂閱缺一不可。若錯過直播,也可以點擊專欄鏈接回顧往期內容。


/ / /

到今年,明治維新已過150年,這一改革對日本的影響猶在,也是日本現今仍是世界強國的重要原因。



明治天皇(1852-1912),睦仁,是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孝明天皇第二子。慶應三年(1867年)睦仁繼位天皇並經歷江戶幕府戊辰戰爭,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並實行"王政復古",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1868年(明治元年) 頒布一系列維新舉措,實行明治維新,帶領日本自封建社會邁入工業化世界大國。


中國與日本同屬東亞,一衣帶水,有史以來就交往密切。兩千年來,中國文化對亞洲的影響可謂既深且遠,對日本等鄰國的影響更是滲透到文化、思想、政治等幾乎所有方面。即便現在,日韓的文字中都含有不少漢字,從中我們便可想像日韓受中國文化影響之深。

中日之間的交流開始得很早,到貞觀年間,交流進入繁盛階段。日本第一次派出由留學生和學問僧組成的「遣唐使」,之後又多次派遣,學習中國文化,可見其對中國的「仰慕之勢」。其後幾百年間,兩國雖也有衝突,但日本對中國基本上可謂「恭順」。


然而,及至近代,中日關係卻形成與歷史上完全不同的格局,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明治維新」。19世紀中期,日本處於德川幕府時代,實施的正是我們同樣熟悉的閉關鎖國政策。1853年的「黑船事件」及其之後的歐美入侵,讓日本陷入民族危機;加之幕府統治下的人民生活困苦,生產力低下,日本開始「開眼看世界」,倒幕運動隨之展開。



1868年10月23日,日本宣布改元明治,此後幾年,明治政府派出使節團出訪歐美,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現代教育,培養現代化人才,以求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就此,日本走上強國之路。


那麼,明治維新是如何產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日本的崛起之路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又對中國有哪些借鑒意義?本期「我有嘉賓」,我們請到《國家的啟蒙:日本帝國崛起之源》的作者馬國川老師,來和大家作分享。9月13日本周四晚20:30,與你不見不散。

「我有嘉賓」讀書會預告


主題明治維新150周年:日本帝國是怎麼崛起的?


時間本周四9月13日晚20:30-21:30


嘉賓馬國川—《財經》主筆、《國家的啟蒙》作者


提醒關注「新報書評周刊FM」,訂閱「我有嘉賓」,可第一時間收到提醒

「我有嘉賓」直播時間


9月13日,本周四晚 20:30-21:30


參與方式


訂閱「我有嘉賓

即可進入本期讀書會直播



| 點擊圖片回看往期「我有嘉賓」內容


透過丸山真男,看日本的二戰責任如何消失丨主講:任劍濤(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宋代女性的婚姻生活到底什麼樣?丨主講:吳鉤(歷史研究者)


百鬼夜行:中元節的遊魂方陣丨主講:盛文強(作家、志怪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書評周刊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的神話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
「迷信殘餘」的算命術,為何如今仍舊遍及在社會的各角落、各階層?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