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一直想立嫡子而不能,在中國古代,嫡庶的差距有多大

乾隆一直想立嫡子而不能,在中國古代,嫡庶的差距有多大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乾隆皇帝一生都想立自己的嫡子為儲君,就是富察皇后生的兒子。但是非常不幸,富察皇后的兩個兒子都很早夭折。二阿哥永璉在七歲的時候跟隨乾隆狩獵,結果染上風寒而死,七阿哥永琮不到兩歲就染上天花。乾隆對此非常無奈,歸罪於自己。因為乾隆之前的清朝皇帝都不是嫡子,乾隆認為自己太過執著於讓嫡子繼位,才連累自己的兩個兒子。在古代,嫡子和庶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乾隆為什麼一定要嫡子繼承大統。

一開始人類是母系社會。後來因為農業發展,男人成為主要生產者,所以變成父系社會。在父系社會的延展和繁衍後代的人慾影響下,男人可以有多個女人。在夏朝時期,商國就實行了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而且嫡子與庶出已經出現明顯的差距。嫡子擁有繼承權,庶出是沒有的。

到了周朝,周禮對這種制度有更為精確細緻的規定。一夫一妻多妾制一直沿用了幾千年。在古代,妾的地位非常低。男人不認為妾是自己的配偶,而是一個奴僕。正妻的地位也遠遠高於妾氏。周朝時期,貴族女子嫁人時,往往還有一個陪嫁的女子,叫做媵。媵的地位雖然低於正妻,但也高於妾。後來媵和妾的概念就變得模糊了。

妾雖然身份低微,但是妾生下來的孩子的地位卻不是那麼低。畢竟也是男人自己的骨血。庶出的吃穿用度其實和嫡出的差距並不是很大。而且為了名聲,庶出的孩子要認正妻為母親,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則稱呼為「姨娘」。有的時候,庶出的地位都要高於自己的生母。妾氏也有可能母憑子貴,在丈夫心中的地位提升一些。

庶出和嫡出在物質條件方面沒什麼不同,但是在繼承權上卻有很大的區別。古代爵位的繼承講究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幼,這也有避免內鬥的原因在裡面。

宋襄公茲甫是春秋五霸之一(雖然這個霸主的地位有點水分)。茲甫雖然是宋桓公的二兒子,但是他是嫡子。而宋桓公的大兒子目夷則是庶出。當時宋桓公把國君的位置給茲甫,茲甫以自己是二兒子為由,主張讓兄長目夷繼位,嚇得目夷直接逃到國外,不敢接受這個位置。

王公貴族最講究嫡長子繼承,在民間則沒有這麼嚴格了。平頭百姓是一夫一妻,沒有嫡子和庶子的區別。民間的高門大戶里也有把家產交給庶子的情況。但大多數還是嫡子繼承大部分,庶子繼承小部分。

參考文獻:《禮記》、《左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東漢口碑最好的太后,臨朝聽政十六載,備受後世稱讚
諸葛亮殺馬謖,僅僅因為軍令狀嗎?原來有這麼多隱情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