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小心,有一種騙子專門騙書畫家

小心,有一種騙子專門騙書畫家

在藝術市場上,有一批書畫騙子在藝術市場上橫行,他們大量騙取書畫家們辛勤勞作的書畫作品,或用名家的假書畫騙取暴利。此種行為嚴重的擾亂了藝術市場的正常規律,破壞了書畫家和畫廊、藝術經紀人乃至收藏家的誠信,讓書畫家和收藏家們深惡痛絕,憤怒至極!這些人的身分複雜,騙畫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對於心地善良、老實實在、感性較強的書畫家們正是他們的下口獵物。此類人揚言:全國這麼多書畫家每人騙一次,這輩子也騙不完。

他們的資本是一部手機,和一本東抄西抹獲得的書畫家通訊地址和電話號碼,他們在人面前表現的極其熱情、說話很謙虛厚道、滔滔不絕的不厭其煩,而且很有禮貌的和書畫家交談或打電話,表現出對書畫家的極大尊重和崇拜,並口若懸河的說他們在藝術市場的上的種種大作為。

例如:熱情急切打許多的電話,把畫家請到他們當地,然後就把畫家晾在旅館裡,絕不像他先前承諾,更不提收藏畫的事。結果是每天安排畫家為他的領導、親戚、朋友畫作品、畫冊頁,結果一個收藏家和畫廊也沒有來光顧,此人卻整日在酒店包間里看電視。畫家要走,不允許!實在挽留不住,要求留下許多畫作,理由是打點吃住費用。而畫家呢?不得不白白留下了許多作品,還為人家做了幾天的免費苦工!這就是專門騙人的所謂藝術經紀人!如深圳、威海、濰坊,安徽阜陽、六安就較多。

還有一類是從美術刊物上獵取畫家的地址電話,在電話上和你聊,一次次籠絡感情並要畫家快寄畫冊資料,表明自己是怎樣有實力有計劃的收藏家,投入或即將投入哪些措施等等,並說他的炒作程序與眾不同,都是大宗款項的收藏作品,他在當地是壟斷藝術市場的主。畫冊資料收到了,正在本地做廣泛的宣傳,又是電視台又是街面大型廣告牌等等。你現在潤格是兩千,我能為你漲到六千,畫家的作品非常好潛值很大等等!看你的興趣和熱情上來了,再聊上幾天的種種計劃和設想轉而說他正籌建了一美術館,展示的全是名家作品某月某日開業,要求捐贈畫給他。軟磨硬泡把畫就騙到了,然後又誘惑說畫家某類題材的很受歡迎請寄原作試銷等等。結果他沒有用一分錢把篤信誠實做人的畫家的作品騙去了。過後想和他要畫款或索回畫作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了!深圳、福建省福安市就有此類人!

有許多書畫大名家受騙上當的實例,已成為書畫界「佳話」。總結上述原因一是騙子在這行當是專業行為,騙人有術有方;二是書畫家向來不善於心計交往,大都是感性思維;三是書畫愛面子,重感情重情意,以誠待人毫無防範心理。所以,書畫家們要把受騙上當作為學費,吃一塹長一智,提高防範意識,並且徹底揭露這些書畫騙子的醜惡嘴臉,扶正壓邪,使藝術市場走向有序而健康發展的陽光大道!

書畫界騙子、掮客大揭秘:藝術市場的騙術

案例: 2014年7月,湖北畫家楊白雲向深圳警方報案稱,自己的162幅精品畫作被朋友程某以幫忙到香港辦畫展為名,一「借」兩年不肯歸還,此事經報道後,引起強烈反響,100多家網站和媒體轉載。

騙子揭秘:北京是文化藝術中心,也是藝術水準最高的地方,名家薈萃價值高,騙子自然不會放過乘機下手的機會。例如遊走於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郗慧林(其實真名叫郗元,公安局已經查明),以前專門在高端人士之間活動,以色相獻媚、下流手段獵取不義之財。辦了深圳領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領慧(杭州)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與人簽合約,把你的作品霸佔據為己有。當你被騙上當時,即使你上法院告她也常常找不到她兩個名字是一個人的證明而無奈敗訴。近幾年已經欺騙了許多藝術家了。這些騙子不講良心道德沒有人性,就是利用藝術家的真誠善良而屢屢得手。

江城草根書法家輕信「中招」

年過五旬的書法家劉先生在武漢書畫圈小有名氣,儘管他從未接受過專業教育,也沒有拜過名師,但經過30多年的潛心鑽研,其書法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創辦了自己的書畫工作室,其作品在武漢本土銷路還不錯。2014年3月,一名自稱某商會秘書長的男子來到劉的工作室,對他的書法讚不絕口。該男子出手大方,當時就花了1萬元錢,購買了劉先生的2幅書法作品,聲稱要掛在商會的辦公室里。兩人相談甚歡,還互留了聯繫方式。

安徽農民騙了18著名畫家

一周後,該男子給劉先生打來電話,稱將劉的書法裝裱掛在商會後,多位企業家會員很欣賞,併流露出購買的意願。他「熱心」地表示,可以幫劉代賣書法作品,他只抽取少量傭金。因為之前對方出手大方,言談中對書法也很在行,劉先生以為碰到了「大客戶」。兩人談成了合作方式後,第二天,該男子來到劉先生的工作室,取走了他的15幅書法作品。

此後的十餘天時間,兩人還通過幾次電話,該男子不斷彙報「好消息」,稱某老總買了作品。但他遲遲未將賣字款支付給劉先生,還催劉再寫10幅書法作品交給他「代售」。當劉先生提出「先結款再交字」時,該男子便失去了音訊。隨後,劉先生就再也打不通他的電話。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劉先生髮現自己受騙後並未選擇報警,而是自認倒霉。記者問及劉先生為何不報警時,他說:「一把年紀還上當受騙,傳出去丟人,就當蝕財免災。」

書畫經紀人張明

藝術家闖市場需專業人士幫忙

書畫經紀人張明介紹,在國外,不管是畫廊還是藝術家都是有經紀人的,好多還是學法律出身的。如果藝術家本身的法律意識好一點,相信在這方面出問題的概率也會低一些。張明是2014年3月認識楊白雲的,因為欣賞楊的畫作,所以毛遂自薦當了他的經紀人。最初,楊白雲並未對張明提及其作品被「借」的事情,老人比較重面子,覺得難為情;另一方面,他仍然對程某心存幻想,覺得作為朋友,他應該不會騙他。直到張明陪楊去深圳的畫室,從楊白雲的另一位朋友口中才得知此事。在張明的鼓勵下,老人才鼓足勇氣,決定追回自己多年的心血之作。

張明說,現在,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書畫市場更規範些,不少藝術家有自己的專業經紀人。但在武漢,專業的書畫經紀人不多,不少藝術家自己開工作室,創作的同時做銷售,或者直接選擇和畫廊合作,並沒有請經紀人的意識。他認為,書畫家進入市場過程中,還是有必要請經紀人的。多年來,藝術家們只顧潛心創作,不諳人情世故,也不太懂市場,更需要專業的人士去幫助經營。「你看,現在稍有名氣的音樂人幾乎都有經紀人,一旦權益受侵犯,就算他們自己不在乎,但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很重視維權。很簡單,如果你不重視,我找誰上版稅?可以說,一個優秀的經紀人就是一個"排雷兵",能幫書畫家繞過可能遇到的坑兒。」

相對來講,書畫家在這方面比較封閉,沒有具體的操作模式和想法。或許這跟他們的性格有關,他們更淡泊一些。

現階段,書畫家進入市場,經常會遇到各類書畫展覽「借」作品,還有各類代賣作品的陷阱,這就需要提高警惕,前期一定要核實相關情況,確認該書畫展覽真實可靠後,再按相關手續規範操作。

書畫市場騙術揭秘

1.謊稱出書騙財

這招雖老土,但騙子最愛用,也最容易引盼望出名的書畫家們上鉤。

2014年,就有一無業男子謊稱與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有合作關係,以幫助書畫家出版作品集為名,騙取了69名書畫家60餘萬元。

2.以辦展名義「借」字畫

這招也屢見不鮮,比如百味山水畫家楊白雲就是被程某以辦個人畫展的名義「借」走了162幅字畫。哈嘿網惹人爭議,也是源於其「辦展」期間向眾多藝術家邀約作品,過後卻遲遲不還。

3.炮製到賬簡訊騙字畫

前不久,北京三名男子通過炮製的一條虛假的「600萬元購畫款」銀行到賬簡訊,誆走了一位老畫家李先生的24幅畫作,涉案金額近50萬元。

這三名騙子經常收集畫家名冊和聯繫方式,打電話聯繫,有時他們直接以「買畫」為由上門看畫。他們自稱是茅台酒廠北京辦事處負責人,買畫掛在單位或送禮用。第一次上門後,他們發現李先生老兩口手機隨意放置。第二天上門時,他們一人陪老兩口聊天,另一人則伺機把老人的手機拿進衛生間,將剛買的臨時號碼存入老人手機通訊錄,姓名存為銀行客服電話「95588」後再偷偷放回。之後,其中一人離開去「轉賬」。10分鐘後,第三個人在老人家外用臨時號碼發簡訊:「你尾號……的儲蓄卡賬號8月17日12時05分現金收入人民幣活期餘額600萬(工商銀行)。」老人看到後信以為真,將24幅畫交給在家陪聊的騙子,直到下午去銀行查賬才發現被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之海 的精彩文章:

漢碑經典 《禮器碑》
李邕《李秀殘碑》

TAG:書法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