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只是公爵,福康安憑什麼封王?這就是親戚與家奴的區別
和珅與福康安,兩人都是清乾隆一朝的重臣,一文一武輔佐乾隆。和珅可以說是最受乾隆寵信的人了,但終其一生也只做到公爵,福康安就不一樣了,生前已經做到了貝子,死後又追封郡王(福康安死於嘉慶元年,當時掌權的是太上皇乾隆),爵位比和珅高出太多。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明是和珅更受寵,為何福康安反而地位更高呢?這其中涉及到兩點原因。
第一點,文武官的差別。滿清是馬背上得來的天下,皇室重武,這點從每年都要進行的狩獵就能看出。因此,皇帝對武官更為重視,武官打一次仗所獲得的戰功,文官可能要干十年才追得上。
和珅是軍機處領班大臣,同時還兼任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內務府總管等等十幾個職務,兢兢業業幹了幾十年,對清朝有巨大的貢獻,獲封一等忠襄公;福康安比較出名的的戰役有四場,分別是甘肅田五起事、台灣林爽文事件、廓爾喀之役、苗疆起事,四場戰功累積下來,爵位晉陞到了貝子,這裡能看出文武官的差距。
第二點,親戚與家奴的差別。清朝的爵位分皇室宗親和普通爵位兩種,像貝子、貝勒、郡王,這都是皇室宗親才有資格獲封的。和珅是滿人(鈕鈷祿氏),但只能算乾隆的家奴,公爵已經是普通爵位的頂峰,再往上沒路了;福康安不同,他與乾隆有親戚關係,屬於皇室宗親成員,所以爵位還可以繼續上升。
福康安是富察氏,他的家族也不簡單:
高祖父是哈什屯,多爾袞攝政時期,哈什屯是為數不多敢反對他的人,曾遭到打壓,順治掌權後,不僅恢復了哈什屯的身份,還給予了他極高的獎賞。
曾祖父的米思翰,康熙朝的大將軍,曾參與指揮了包括三藩之亂在內的多場戰爭,戰功累累。
父親是傅恆,乾隆身邊的御前侍衛,後領兵解決了大金川之戰,鎮壓準噶爾叛亂,也是擁有極高戰功的名將。
姑姑是英琦,乾隆原配孝賢純皇后,也就是富察皇后。按照今天的話說,福康安屬於「官五代」,而且是家族極為昌盛的官五代。
高祖父、曾祖父是滿清名臣,父親與乾隆關係匪淺,姑姑又是皇后,福康安生來就是皇室宗親,比和珅這樣白手起家的家奴地位高出太多,所以才能追封為郡王。
延伸閱讀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窮得叮噹響,西方國家有沒有能力搞垮俄羅斯?
清朝九品官辛苦一年,才領33兩俸祿,該怎麼養活一大家子?
蘇聯有多龐大?海上鑽井平台兩千個,因核泄漏廢棄的城市不止一個


※酒和煙都影響健康,為何二戰只禁止士兵喝酒,而不禁煙?
※南斯拉夫解體後,一共分出了多少個國家?如今已有7個國家獨立,剩下一個不願分家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