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該皇帝改了公主的稱謂,而公主們的遭遇卻極為凄慘

該皇帝改了公主的稱謂,而公主們的遭遇卻極為凄慘

公主是過去對皇室之女的稱謂,其起源於周王朝時期,據《公羊傳》所載:「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通常由爵位最尊的諸侯)主之,故謂之公主。」然而,在春秋以前,公主的稱謂卻並不怎麼流行。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周王室乃屬姬姓,故而周天子之女,通常稱作為「王姬」。戰國以後,才通行「公主」的稱謂。

公主的稱謂,一直延至有宋一代。出現了一位極有才情的皇帝,但凡是自認有才情之人,不題個字,不作幅畫,不寫首詩等的話,都會覺得辜負了才情。更何況此人是一位皇帝呢?此人便是歷史上最有才情的皇帝之一,宋徽宗趙佶。皇帝如此,其任用大臣也自然偏好於有才情的大臣。故而,宋徽宗對蔡京等人特別青睞,後在蔡京的建議下,改稱「公主」為「帝姬」。

據《宋史》載:..徽宗改公主為姬,下詔曰:"在熙寧初,有詔厘改公主、郡主、縣主名稱,當時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

周天子之女,稱「王姬」乃是周王室屬姬姓。而趙氏卻源於嬴姓,似乎改稱「帝嬴」要更合理一些。然而,這些被改稱「帝姬」的公主們,下場都很凄慘。宋徽宗共有女三十多人,在靖康二年,這些帝姬們隨徽、欽二宗及皇后、妃嬪、宗室貴戚並大臣等數千人,以及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被金軍所虜北上,史稱「靖康之恥」。

這些「帝姬」、「宗姬」們,最終也都遭金國貴族所霸佔、蹂躪,有許多被折磨而死。而在南宋初年,有一件著名的疑案,即「柔福帝姬」案。柔福帝姬,叫趙多富,為宋徽宗的第二十女。靖康之變時,年十七歲,尚未出嫁。由於其是宋徽宗之女中,尚未婚配的年紀最大者,故金軍想把其進獻給金太宗做侍妾,但因不擅於逢迎,而被送到了浣衣院。

其在浣衣院做了幾年雜活後,又被蓋天大王完顏宗賢所得,而也不討得完顏宗賢的歡喜。於是,柔福帝姬被嫁給了一位被安置在五國城的漢人徐還。而在南宋建炎年間,宋官軍剿匪之時,俘虜的匪眷中,卻有一位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而被立即被送到臨安,其自稱是從金國逃奔出來,後經宋高宗及眾多老宮女和老太監的察驗,被確立為真。宋高宗授予其福國長公主的稱號,並為其挑選了駙馬。

可在此柔福帝姬享了幾年富貴之後,宋金議和,宋高宗的生母韋後被金國放歸。韋後一口咬定此柔福帝姬系假冒,而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已病死於金國。如是,宋高宗下令拘捕柔福帝姬,並交由大理寺審問,嚴刑之下,柔福帝姬承認系假冒,最終被斬首於東市。但是,更多的觀點卻認為此柔福帝姬是真,認為是韋太后自金國歸來,擔心柔福帝姬將自己在金國被欺凌與糟蹋的醜事宣揚出去。於是,威脅宋高宗將柔福帝姬殺死滅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虛有其名」的開國皇帝
方臘麾下最強的五位頭領,論能力可與比梁山五虎將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