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嘎瑪仁波切:在團隊中,應該提倡學習榜樣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樣本人

嘎瑪仁波切:在團隊中,應該提倡學習榜樣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樣本人

人本就是群居動物,團隊就是由一群有共同理念的人組成的。

很少聽說不同理念的人能夠組成一個團隊,所以大家有個共同信仰與共同理念非常重要,這是團隊的第一個作用。團隊的第二個作用是,團隊制度可以傳承很多傳統。藏傳佛教有自己的團隊制度,我們叫「大師兄的教育」,就是一個老師帶兩三個學生,這兩三個學生成為老師後又帶出幾個學生,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這種團隊分工很細緻,作為寺廟的領導者,很少去干預。但是,我們經常會一起討論,討論每個人管的那一塊還可以如何去改進,哪些地方還可以有所變動等等。為了更好地把佛教教義應用於社會,為了慈善事業,為了大眾利益,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只要對眾生、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我們就願意付出,都願意去做。所以,寺廟裡的每個人大腦里一直灌輸這樣的思想核心。

在教育上,日本人普遍願意讓孩子去經受各種歷練。日本小學裡,可能班裡 30個孩子每個都有機會輪流當班長,而我們中國人習慣於在團隊中建立一種模式,樹一個榜樣,可能這個班裡 30個孩子只有五六個有機會當班長,因為一學期才選一次。

假如是我,不會用樹立榜樣的方式來管理團隊,團隊里的榜樣應該是從一群人里產生,最優秀的人變成團隊的榜樣,不是從上往下指定。在學校里篩選幹部,老師說,既然他是最優秀的,你們都願意聽他的,那就讓他做班長吧。我覺得,日本人的模式比較好一點,班長的位置只是一個象徵而已。

佛教里有一句話是:「寺廟的黃金法座是沒有主人的。」想坐到法座上就看誰有能力。所以,一個所謂的榜樣不可能永久是榜樣,他的精神很好,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但不能他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不能刻板教條。只能說隨著時代的變化要有改變,要保留其精神。人本來就會有缺點,人就是人,不要突出他個人,只有精神是永恆的。

外國曾有一個英雄人物,媒體報道他的英雄事迹時很多人很感動,但認識他的人卻說他沒有這麼好。民眾聽說他為大家解決了很多事,哪裡有困難他就到哪裡,像神仙一樣,大家就開始反感了。

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就像我們需要觀音菩薩,是需要觀音菩薩那樣大慈大悲的精神。因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不是凡人,我們不用在他們身上找缺點找毛病。

所以,在團隊中,應該提倡學習榜樣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樣本人。

匯願聚善·廣布福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慧海 的精彩文章:

墮胎後男女雙方,即刻被各種業障包圍纏繞,伴隨各種長期危害
五月初八天台寺啟建安居期「恭誦千部《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祈福超度法會」

TAG:般若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