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有的人就聰明呢?

為什麼有的人就聰明呢?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2

(二)警狂慧,護邪思

警,就是「警戒、警告」。警告什麼呢?警告有狂慧的人。怎麼叫「狂慧」呢?這人生來很聰明的,有天聰;有天聰可是有天聰,但是他不務正途,專門去想那些個不正當的事情。他以他這種的智慧,去做害人的事情,這叫「邪思」。

他有邪思,還掩護他這個邪思,還要護短,認為他這種邪的思想是正確的。所以這部經,是警告有狂慧的這種人,他護持自己這個不正當思想。護邪思,就是這個有狂慧的人護短,他這個邪思,自己認為不是邪思,說:「我是正當的。」這世界有很多人,聰明是很聰明,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就盡做一些糊塗事。講到這兒,想起來幾句格言:

聰明乃是陰騭助 陰騭引入聰明路

不行陰騭使聰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乃是陰騭助」,為什麼有聰明呢?因為你在前生有德行,所以今生就聰明;或者在前生你讀的書多,或者念的佛經多,今生就聰明了。「陰騭引入聰明路」,你為什麼有聰明呢?就因為你做過很多好事、很多善事。陰騭,就是人所看不見的好事,你做出來的好事,還不叫人知道。

不是說,做一件什麼好事,就要鳴鑼擊鼓,又登報紙,或者在廣播電台去廣播,在radio(收音機)也發表,甚至於在傳真上也去表演一下,說:「啊,某某人現在做了好事了!」這個不叫「陰騭」,只可以說做了好事。陰騭是人所不知道的,你做了好事,還沒有人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善事。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你做善事、做好事,你歡喜人知道,說:「喔,我現在對大家發表,我某某做了好事了。」這不是真善。為什麼?這是個名,你貪這個善的名,不是真正想做這個善,所以說這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你做的惡事怕人知道,這是一個最大的惡。

那麼說「陰騭引入聰明路」,你「不行陰騭使聰明」,現在因為你聰明,你不做好事、不做善事了,專門就用你這個小聰明、小智小慧。可是這不是真聰明,這是小智小慧,你把這個本忘了,「聰明反被聰明誤」,你這樣子一來,怎麼樣呀?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好像中國三國時代有一位曹操,他何嘗不聰明呢?有句話說:「曹公奸似鬼,堯帝智如神。」曹操像鬼那麼奸,鬼奸到什麼程度呢?你看那鬼盡在晚間出現,白天他不出來;而中國有帝堯,帝堯那個智慧,就像神仙似的。所以,在你們美國,有的人說哪個人有智慧,就是神仙了。

Joe Miller 常常對大家講,說:「這個Abbot(方丈)就是 God,就是神仙。」其實我不願意做神仙,當神仙沒有什麼大意思。他以為這樣子是在讚歎我,我認為這樣是毀謗我;因為這個神,你不要把他看得太高了,在佛教裡頭,神是很小的,天上的神都要擁護三寶,都要護持佛、護持法、護持僧的,他只可以做佛教一個護法。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可是大惡者回頭,就是大善;大善士若墮落,大惡一般。做大惡的人知道覺悟了,說:「我現在要改惡向善了。」這是個大善人。為什麼?他能勇於改過,這是大的善人。大善士若墮落,大惡一般;你平時做善事,做來做去,你覺得也沒有什麼感應:「啊,我做惡去了!」盡害人、欺騙人,做種種對人不利的事情,這是一個大惡。為什麼?你明知故犯!你明知道這個事情是不對的,為什麼你還要去做?所以這變成大惡了。

有狂慧的人,就會做顛倒的事情,做不正當的事情,但是他自認為是對的;甚至於他殺人了,他說:「這個人我若不殺他,或者他會殺人呢!所以我把他殺了,他就不殺人了嘛!」你說這個道理講得對不對?這個人根本就不會殺人的,可是他說我若殺了他,他才不會殺人的,所以我要把他殺了。這種的見解,就叫「狂」,這就叫「邪思」。

根本是他不滿意這個人,於是他把這個人殺了。他犯法了,到那兒他用辯護律師說:「為什麼我殺他啊?我就怕他殺人哪!」好像現在殺羅勃.甘迺迪的這個人說:「我為什麼打死他?我怕他做總統,把我們美國人都給殺了,所以我要殺了他!」你說這種思想是對?是不對?所以這就叫「狂慧」。本來他不對的,他講出來一個道理,這就叫「邪思」。

「警狂慧,護邪思」這一句文,你不要誤會了。警,是警告有狂慧的這個人。護邪思這個「護」,不是說我幫助他這個邪思,我來擁護他這個邪思,我讚歎他這個邪思,不是的。這是說這個有狂慧的人,他自己掩護他的邪思,自己給自己辯理,就是拿不是當理講;本來他不對的,他編出個理由來,結果你也沒辦法。

法官一聽:「他講得有道理!」所以他本來應該償命,結果把官司打贏了;這就叫有一種狂慧,護持他這個邪思。這部經上,就是警告這種人:不要護自己的邪思,要改過自新,不要以為自己是對的。好像世間有很多聰明人,他所做的事情都不正當,這都叫「狂慧」。所以這部經,也就是糾正有狂慧的這種人,要走正路,要回到正當的思想上,不要跑到邪的思想上去。

(三)指真心,顯根性

這《楞嚴經》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一部經。直指人的什麼心呢?直指人的真心。人的真心是什麼樣子呢?人的真心你看不見的。說:「我有一個心,我看得見的。」你看得見你那個心,是什麼樣子啊?說:「在我身體裡頭,像一個倒掛蓮花那個樣子,我知道我有這個心。」那個不是你的真心,那個只是你一個肉團心。

這個肉團心,並不會有什麼作用,不過維持你這個生命生存而已,它並不是能支配你,能令你真正知道一切的心。為什麼?如果這個心是你的真心,你人死了,這個心也不會沒有啊!你這個人還在這個地方,這個心還在你的身裡頭,為什麼它就不能支配你了?這是很明顯的,這個肉團心不是你的真心。

真心,也就是你本有的佛性,所以要顯出你的根性來。本有的佛性在什麼地方?就在你自己那裡;不在身外邊,也不在身裡邊,也不在中間。你等到經的正文上,就明白這種道理了,那裡說得很詳細。所以「十番顯見」,顯出見性;這個「見性」,才是你的真心。

這一部經的經文,正是在講這個「見性」;所以這部經的因緣,也就是要指明我們每一個人的常住真心、性凈明體。我們的心是不去不來、不動不變的,它沒有變化,所以這才是一個常住真心;性凈明體,是說那個本體是沒有染污的。所以這是指示出來我們每一個人自己本有的真心,而顯出這個根性,這是第三種的因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念經總是忘的人,教你一個變聰明的方法
粗衣淡飯舍慳貪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