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主食攝入太多或太少都會折壽!

主食攝入太多或太少都會折壽!

最近,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文稱,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太多(超過食物總攝入量的70%)或太少(低於食物總攝入量的40%)均會縮短人的壽命,而維持較長壽命最理想的攝入比例在50%-55%之間。用動物性脂肪或蛋白質(豬牛羊等禽畜肉)替代碳水化合物,會增高死亡率;用植物性脂肪或蛋白質(蔬菜、豆類及堅果)替代,則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由此可見,該研究再一次證實了各國膳食指南的正確性,對於主食,我們應該抱著更科學的態度來對待。

為什麼主食不宜過多或過少?

此項研究主要戳中了兩類人,一類是主食攝入量極少的人,比如減肥人士拒絕進食米飯,糖尿病患者不敢吃主食;另一類則是主食吃得過多的人,比如許多人平時喜歡吃精白米面,不大接受粗糧。

對於減肥人士來說,一旦完全放棄主食,開始可能堅持幾天,但隨之而來就會產生巨大的飢餓感,很可能會通過攝入更多高油高脂的零食來填補,體重不降反增。

許多糖友認為不吃碳水化合物就能控制好血糖,也是一個誤區。人在飢餓狀態下,體內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會引起低血糖後的反應性高血糖。此外,主食吃得少,就勢必要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動物性食品,脂肪積累多導致肥胖,是糖尿病的啟動因素。臨床就有因長期不吃米飯、只吃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導致30多歲患上糖尿病的例子。這是由於脂肪過多會使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對葡萄糖的降解功能減弱,降解不了的糖分滯留在血液里,引起血糖過高。再者,人體胰腺每天分泌一定量的胰島素來降解葡萄糖,如果身體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胰腺的工作節奏被打破,導致其分泌紊亂,也會使血糖升高。事實上,人類大腦只能利用一種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來供能,且大腦的能量需求占人體總能量需求的20%-25%,因此,人類離不開碳水化合物。

幾十年前,我國人民飲食以大米飯為主,當時糖尿病很少見。而在歐美髮達國家,飲食以肉食為主,主食只有幾片麵包,糖尿病發病率卻很高。這是因為西式飲食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同時,蔬菜、水果和穀物的攝入量也隨之減少,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增加,而這會刺激炎症通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可見,主食攝入量並不是越少越好,這錯不在碳水化合物。

至於主食攝入過多的人,也一樣要注意。比如一些從物質匱乏年代過來的人,不喜歡粗糧,也不喜歡谷薯類和雜豆類的食物,覺得精米白面(精製碳水化合物)更有營養,有的還比較喜歡吃甜食,這樣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失去營養平衡,甚至導致長期高血糖負荷和代謝紊亂。

主食吃多少、怎麼吃才更科學?

一定要吃主食。

多選擇慢消化、高膳食纖維、低血糖反應的主食,比如燕麥、蕎麥、黑米等雜糧,再配合大量的蔬菜和少量的魚肉蛋奶。吃粗糧也有講究,科學研究表明,精製糧與粗糧的比例以6∶4為最佳。具體搭配方法如下:

首先,要注重粗細糧搭配,在以細糧為主導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多選擇粗雜糧。一般而言,每日50-100克粗糧即可。

主食攝入太多或太少都會折壽!

其次,粗糧要細做。粗糧細做可以改善口感,如黑米較硬且粗糙,用來煮飯並不太適合,熬粥較好。玉米與麵粉混合製成的無糖玉米糕、玉米餅、玉米饅頭、玉米麵餃子也可常選食。

總而言之,精白主食搭配吃些粗雜糧和薯類,才是主食正確的打開方式。每日主食總量控制在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50-150克;薯類50-100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科-陳超剛)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家裡發現這些小蟲別害怕,用簡便方法趕走它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炎高發,孩子發熱超過3天就要提防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