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風起,眼乾干怎麼辦?

秋風起,眼乾干怎麼辦?

秋風一起,乾眼症的病人多起來。乾眼症並不是僅見於秋天,一年四季都有,只是人們的眼睛對從盛夏的濕熱轉入秋天的乾燥一時接受不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黃仲委教授介紹,乾眼症原來多見於中老年人,現在乾眼症明顯趨向年輕化。

長時間用空調、看電腦易得乾眼症

乾眼原因繁多。除了各種結膜、瞼緣、瞼板腺的慢性炎症性眼病長期不愈導致外,長期工作、生活在密封的空調環境,長期面對手機、電腦眼睛過勞,長期戴隱形眼鏡等導致的乾眼症愈來愈多見。

長期在空調房內用電腦易得乾眼症 圖/視覺中國

再有是患有免疫性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甲狀腺病),或內分泌失調(如糖尿病)、性激素水平的改變(如婦女月經不調、更年期),維生素缺乏等亦可見乾眼症。

長期點某類眼藥水(如某些治療視疲勞、青光眼的眼水)或是服用某些藥物(如某些抗高血壓葯、抗抑鬱葯等)也可能造成淚液分泌不足而乾眼。

滴眼藥水一天別超過6次

黃仲委介紹,乾眼症常見癥狀包括眼乾澀、眼癢、異物感、灼熱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時眼睛太干反而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而造成流淚。較嚴重者眼睛會紅腫、角膜上皮破損而有卷絲狀物黏附,並會影響視力。

為減少眼部的乾燥,可用滋潤眼藥如貝復舒、淚然、玻璃酸鈉等眼水。炎症明顯則加用抗炎眼水。點眼藥水不要過頻,一天最好不超過6次。過頻反而加重癥狀。

滴眼藥水一天別超過6次 圖/視覺中國

預防乾眼你可以這麼做

乾眼症要「三分治、七分養」。日常生活中,除了給眼睛滋潤補水外,你還可以這樣做!

1、要經常做眼瞼清潔、每天早晚濕熱敷眼瞼,每次10分鐘左右。

2、平常養成多眨眼的習慣,可保持潤濕而不幹燥。

3、做眼保健操或按壓四白、承泣、攢竹、睛明、魚腰等穴位也可以起到舒緩眼疲勞、減輕眼乾澀的作用。

經常按揉眼部保健穴位有幫助(原圖/視覺中國 製圖/陳輝)

4、不抽煙、喝酒,不「吃香喝辣」。

5、還要注意避免過度用眼。

6、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7、要多飲水,但是不要過多喝含糖的飲料。

8、為避免光線的刺激,癥狀較重者外出甚至在家時可以戴上墨鏡。

9、隱型眼鏡不適合長期戴,已經出現乾眼癥狀者應改戴框架眼鏡。

10、 使用空調時不要把空調溫度調的太低,眼睛避免直接受風吹。

特別提醒:對乾眼症還要注意是否是全身病或內分泌失調所造成,要警惕是否與用全身葯甚至眼藥有關。尤其是比較頑固的乾眼症,應到相關科室協助診療。

食療方推薦

冬瓜薏米湯:冬瓜(連皮)500克 薏米15克。一起放入水中,煮開後慢火煲約20分鐘。

鹹蛋芥菜湯:鹹蛋1隻 芥菜500克。水開後先放芥菜後放鹹蛋,稍煮幾分鐘,鹹蛋黃熟即可。

以上兩湯均可佐餐,口感極佳,夏秋時令均可,每周兩次,或可交替食用。

杞菊茶 圖/視覺中國

杞菊茶:枸杞子5克、菊花3克,口淡舌質淡加普洱,口乾苦加綠茶泡茶,每天一次。適用於眼乾、視疲勞、長時間對電腦、手機的觸屏一族。

陳菊翁茶:陳皮一小片、水翁花10克、菊花3克,加綠茶泡茶。每天一次。眼紅、乾澀、有分泌物,伴有頭昏腦脹、食欲不振胃脹、舌苔厚者可飲用。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

圖/視覺中國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陳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的精彩文章:

送給爸媽最好的禮物!這款葯膳可助祛風濕、舒筋絡
全年最熱的節氣「大暑」來了!專家教你巧用粥湯來養生

TAG: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