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石油儲量與生物屍體不成正比?那麼,石油到底是怎麼來的?

石油儲量與生物屍體不成正比?那麼,石油到底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深褐色、且十分粘稠的一種液體,是現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能源,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混合而出的物質,它的名字也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大科學家沈括命名的。石油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如今也是世界普遍使用的能源物質,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的工業。石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們用的汽油、石蠟、瀝青等可以說都是石油製品。有科學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而在如今已發現的所有油藏中,時間最古老的可達5億年之久。因為石油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地球上的資源也不是無限的,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探究石油的起源,只有更清楚石油從哪來,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利用它。那麼石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一直以來關於石油的起源,大家一直都眾說紛壇。其中最普遍的一種說法認為是「生物成油理論」,在早期這種說法也一直被認可。支持這個理論的人認為石油是從動物、植物的屍體

裡面的各種有機物質經過一系列的分解、沉降,再與泥沙這種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再由沉積層不斷的堆積慢慢變厚,不斷壓縮。隨著這個過程不斷進行,導致了壓力和溫度上升,進而形成了沉積盆地,這種地質環境就為構成石油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並且多數地質學家也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都是由古代的有機物經過漫長時間的壓縮與加熱才逐漸形成的。而要按照這個理論來說,我們所應用的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科學家表示,這種理論並不成立,因為就算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轉化為石油,成油量也與目前在地球探明的儲量差異過大。

有些科學家認為石油是由一些無機物質形成的,來源自一些植物的屍體腐爛分解,隨後經過漫長時間過渡,產生各種化學反應所形成,沉積到泥土中,而後變成淤泥沉入湖底,不斷堆積進入更深層次的地方,逐漸形成了如今的石油,等待著人們發現。可目前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缺少有力的證據。科學家又做了大量實驗研究發現,石油里包含有碳氫化合物。之後科學家們都轉變的看法,因為將石油分解後發現其裡面成分竟大多都是碳氫化合物,所以碳氫化合物是構成石油基本的化學物質。

多年來,專家們一直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也不能說石油就是形成於古生物的堆積、沉澱,還是構成於另一種由無機物的形成,只能看到地球上的石油越來越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所有的國家都會面臨一種困境——石油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久見 的精彩文章:

人類祖先在恐龍時期就已出現?體長不過巴掌大,體重只有2兩左右
火星到底有無生命?美國宇航局最新結論,讓人再次心涼

TAG:久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