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0歲後,想身體健康,謹記「3不要」,做好「三勤、四補」!

50歲後,想身體健康,謹記「3不要」,做好「三勤、四補」!

俗話說,「50歲之前拿命換錢,50歲之後拿錢換命!

50歲之前,人的身體各器官功能還不錯,但50歲之後,各種疾病容易「爆發」。


50歲後,身體健康最重要,謹記「三不要」:

一不要:吸煙喝酒

吸煙、喝酒,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威脅。

1,吸煙的危害:

煙草中含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煙鹼)是一種讓人上癮的物質,呈脂溶性,被吸入肺部能迅速進入肺毛細血管的血液中,並在數秒內達到中樞神經,從而促使大腦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感。

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中攜氧量,增加血管內垃圾毒素,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焦油,是幾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在肺部會濃縮成一種粘性物質,降低肺功能,增加肺癌的發生率。

2,喝酒的危害:

喝酒,也會讓人上癮,出現酒精中毒的癥狀。

酒進入身體後,約90%酒精由肝臟代謝、分解,當酒精攝入過量,容易使酒精不完全分解,生成乙醛,而乙醛有毒性,會損傷肝細胞,易誘發酒精性肝病

二不要:「濫用藥物」

人到中年,身體多少會有些小毛病,尤其是現代人,各種慢性疾病「不請自來」。

「有病,不要亂投醫」 更不要自己做主張,亂吃藥。

不管是什麼病,都要及時去醫院,經診斷後,遵醫囑,服用藥物;同時,還要定期進行複查。

但有些人,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因病程長,吃藥時間長,自己就為自己「診斷」,進行藥量搭配。

切記,「是葯三分毒」。更何況是調節血糖、血壓藥物,更不要擅自濫用。

三不要:「好吃懶做」

50歲後,有些人忙碌了一輩子,終於等到退休了,該享清福了,每天吃吃喝喝、平時懶懶散散的,用不了多久,身體就會出現各種慢性疾病。

如,高血脂、腦血栓、心臟病、肥胖等症。

切記,50歲後,想身體健康,不要「好吃懶做」,最好是,平時飲食吃得營養搭配均衡,適量運動、參加一些益智活動等。

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延緩機體衰老。這樣有助於預防血管疾病、老年痴獃等。


50歲後,想身體健康,做好「三勤」:

一勤:曬太陽

勤曬太陽,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皮膚病,還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預防骨質疏鬆。

最好選擇室外,選擇環境較好、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的地方。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曬太陽,還有助於「養陽」。天氣比較好時,最好讓陽光直曬頭頂15-20分鐘。

二勤:梳 頭

勤梳頭,有助於刺激頭部穴位,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提高大腦的思維和記憶力;同時還可改善睡眠。

梳頭時,可用手指代替梳子。五指成梳時,雙手十指自額上髮際開始,由前向後梳攏頭髮至頸後髮際,邊梳邊揉搓頭皮,動作緩慢柔和,每次10分鐘左右。

三勤:排 尿

有尿及時排,不要憋著。隨著年齡增大,人的膀胱、腎臟等功能也會下降,從而誘發泌尿系統疾病。

中醫認為「小便通暢,腎氣足。」所以,憋尿對腎臟也有損害。

勤排尿,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50歲後,想身體健康,做好「四補」:

一,補充不飽和α亞麻酸,清血栓

不飽和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且,是現代人們人體嚴重缺乏的一種營養素。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每天食用5毫升蘇子油,就能滿足人體營養需求。

蘇子油,是一種天然植物油,含α-亞麻酸可達67%左右,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

研究發現,α-亞麻酸進入體內會分解為EPA和DHA,其中,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能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達到降血脂,減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α-亞麻酸還可調節脂質代謝,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攜氧量,抑制甘油三酯合成,促進體內脂質的排泄,對改善血壓也有一定輔助作用。

二,補充水分,促進排毒

水,是人體最好的排毒劑。人體約60-80%都有水組成,補充水分,能稀釋血液,沖洗腎臟,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建議,成年人每天水的攝入量至少是1500毫升。

每天2-3杯番麥須茶,有利尿、促進排毒的作用。

番麥須茶,由番麥須、玉竹、蒲公英、玫瑰花 四者搭配在一起,製成的茶包,每天一包,熱水沖泡即可。

番麥須,歸腎經、膀胱經,有很好利尿、利膽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蒲公英,有很好的利尿、消炎功效,有「尿床草」之美譽,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可促進肝腎的活動,改善腎臟引起的水腫,促進有害物質經腎臟排出。

玫瑰花,性溫,中和寒性,調和茶性。玉竹,是一味養陰生津之良藥。

三,補充膳食纖維,促進排便

膳食纖維,是人體唯一不被吸收的營養素,同時,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

補充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有助於預防和改善便秘。

建議,成年人每天膳食纖維攝入量不少於25g

但,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多肉少菜,導致膳食纖維攝入嚴重不足。

補充膳食纖維,每天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且烹飪方式最好是快炒、清蒸、水煮等,避免過度加工

四,補充優質蛋白,提高免疫力

蛋白質,是提供身體能量來源的營養素之一。

補充優質蛋白,是現代人們飲食上的重要認識。

常見優質蛋白 有雞蛋、豆腐、牛奶、魚等。

正常人每天攝取的優質蛋白應該多於90克,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肌肉合成,緊緻皮膚等作用。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小霞老師 的精彩文章:

夫妻兩人老了,為什麼多數是男人先離世?為了另一半,不妨看一看
45-59歲是黃金年齡,遠離4個器官的「致癌」吃法,更健康!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