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D列印:讓盲人欣賞畫的美

3D列印:讓盲人欣賞畫的美

著名的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於 1908 年創作的《吻》享譽全球,該畫作及其 3D 列印版本均陳列在維也納 Belvedere 博物館。 3D 列印版的《吻》尺寸為 42 x 42 cm。最特別的是,它帶有感測系統,當遊客用手碰觸 3D 列印作品的某一部位時,就會觸發音頻,為其講解這一部位的特點、畫作的創作背景和原作者的創作心得。

近日,為了響應由歐盟發起的「讓盲人和視力受損者走進博物館」項目,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文化藝術,維也納Belvedere博物館根據古斯塔夫·克里姆的原作, 3D 列印製作了一副《吻》的複製品,現在已經開始展出。

「 3D 列印《吻》的目的就是為了開啟一個新的篇章,讓盲人和視力受損人士也能切身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項目負責人萊納·德爾加多( Rainer Delgado )如是說。《吻》描繪了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具有濃烈的色彩和紋理。 3D 列印版的《吻》摒棄了原作中大量使用的黃色、棕色,完全由白色線絲列印而成,而紋理則被真實地凸顯出來,讓盲人和視力受損的藝術愛好者能通過觸摸,感受這幅畫作的美妙之處。

德爾加多認為,在將來,大家都會有自己的 3D 印表機,只需在家裡登錄博物館主頁,下載相關藝術品的 3D 數據模型,然後列印出來即可。此外,該項目也在世界範圍內被多個機構的爭相模仿。比如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它們引入了《羅馬大理石腳》、《 20 世紀愛斯基摩人雕塑》這樣的可觸摸 3D 列印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專為傷殘人士設計,比真手還好用的 3D 列印假肢!
這件作品竟讓人產生了「時空錯亂」的感覺,真相是……

TAG:3D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