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瘦金體?趙佶《閏中秋月詩帖》放大給你看!
在中國書法藝術史冊上,留有幾位皇帝的名字,如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和清代的乾隆帝弘曆等,這些所謂的「真龍天子」大都是書法藝術的愛好者和「追隨者」,其中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恐怕只有宋徽宗趙佶一位。
提起這位皇帝的無道大家可能未盡知曉,而對於他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可以說幾能如數家珍。
的確如此。他對於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於書畫藝術的提倡和創作,以及對於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很多皇帝無法與之比擬的。因此,後人戲稱 趙徽宗是「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
這位鍾情於中國書畫藝術的皇帝在這一領域也確實建樹不凡。他能書善畫,並下令刻帖雕書、將書畫列入科舉科目、興建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書畫的傳承和發展的。他所開創的「瘦金體」成為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家派別和一體風格。
瘦金體為宋徽宗趙佶所獨創,其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迹,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趙佶《閏中秋月詩帖》紙本,楷書,縱35厘米,橫44.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閏中秋月詩帖》為「瘦金體」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瘦筋」的含意。這部作品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托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艷而優雅的氣氛。筆畫帶過之處,如遊絲行空,纏綿飄逸,是「瘦金書」中偏於柔美的風格,在宋徽宗的書法作品中,堪稱代表。此冊頁曾經清宋熒、乾隆內府、嘉慶內府等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閏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
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月助嬋娟。
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單字放大鑒賞
趙佶的書法,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後又參合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又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其線條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連筆字像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只是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這種書體從美學的角度講:麗美之氣襲人,婀娜多姿。在古代皇權集中制的時代,一般的情況下,肅穆、莊重、典雅和大氣是皇家風格的主要特徵。但是,歷史似乎在動蕩的宋朝發生了非規律性的扭動,從而造成了皇權和皇家審美標準的大逆轉。趙佶荒廢朝政、一心沉溺於書畫藝術這一事實,推動了他藝術天分的表露和宣洩。而他的美學標準也隨著扭動的歷史現實化而變得大背傳統,形成獨特的一種藝術風格。這可能就是宋徽宗「瘦金體」書法形成的歷史淵源吧!但是,優秀的藝術流派是以它優秀的藝術價值流傳的,藝術的光芒不會因創造者某一方面的缺失而受到因影響。
趙佶的「瘦金書」墨跡,優雅之氣與瑰麗之氣並重,正如岳珂在《寶真齋法書贊》稱讚他的書法所言:「金縷之妙,細比毫髮,殆與神工鬼能,較奇逞並於秋毫間。」
書法論壇官方微店,三十萬書友的選擇!


※清査昇行書作品賞析《詠竹詩四首》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敢和皇帝爭女人的男人!
TAG:書法微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