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

此人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

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對於明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其子皇太極即位後,該國號為「清」,實力較之前更為強大,打敗李自成後入主中原,順治是入關後的清朝首位皇帝。潮起潮落乃自然現象,王朝更迭亦是如此,沒有哪個王朝能夠長盛不衰,其中緣由各不相同。

準確來說,從乾隆晚年開始,清朝逐漸走下坡路,昔日康乾盛世的繁榮景象一去不復返。道光年間發生第一次鴉片戰爭,此後列強入侵不斷,清廷除了割地賠款,再也使不出別的招數,百姓流離失所,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更讓清王朝雪上加霜。

此人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

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勉強保住清朝江山,若能出現一位力挽狂瀾的君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奈何同治、光緒兩位帝王皆有名無實,朝中大事全憑慈禧一人說了算。慈禧只在乎權力和享樂,不惜簽訂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之條約,她死後留給溥儀一個無法扭轉的爛攤子。

溥儀當皇帝的時候,不過未滿三歲的娃娃,吃喝都需要太監宮女照顧,顯然不能處理朝政,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也扶不起即將倒下的王朝。四年後,隆裕與袁世凱談好條件,代替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標誌著封建王朝的結束。

此人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

既然清朝滅亡,以前那些吃喝不愁的皇室成員,自然就走向沒落,榮華富貴的生活化作泡影,充其量只能在夢中回味。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昔日的皇族子弟想著法子維持優越生活,甚至不惜變賣府邸和傳家寶,溥儀直接跑到日本那裡,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無論哪個朝代,都不乏有骨氣的王爺,也許能力稍有欠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退讓,明白何事可以做,何事寧死都不能為之。清末有一位貝勒,論輩分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其行為令人欽佩,他就是道光的孫子愛新覺羅·載濤(下文簡稱載濤)。

此人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

載濤比堂哥光緒小六歲,皇室出身的他運氣很好,四歲被封為鎮國將軍,十五歲承襲貝勒,然後被送到法國留學,稱得上文武兼備之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清朝剛滅亡的時候,載濤憑藉之前的積蓄,談不上大富大貴,但至少可以保證衣食無憂。

家大業大也經不起坐吃山空,很快生活上捉襟見肘,日子越來越窘迫,載濤只好到街上擺起地攤,如此便可勉強度日。聽說侄子溥儀跟了日本人,載濤氣得破口大罵,恨不得扇他幾巴掌。1935年的春天,日軍想拉攏載濤為其辦事,以溥儀的名義邀請載濤共同到清東陵祭祖。

此人是溥儀的叔叔,曾怒斥日軍:就算餓死街頭,也不會投靠日本人

載濤一眼識破日軍的計謀,直接怒斥:「我現在只是普通人,已不再留戀清朝,更不會投靠日本人,哪怕餓死絕不改變志向。」載濤說到做到,面對日本人多次威逼利誘,始終沒有屈服,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應該有的骨氣,直到84歲才病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樣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姑娘出上聯:膏可吃,葯可吃,膏藥吃不得!秀才對出的下聯太經典
最不該上樑上的4個人:神醫安道全上榜,最後一個太讓人惋惜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