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獨闢蹊徑,帶你探索中華大地的「真龍」

獨闢蹊徑,帶你探索中華大地的「真龍」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品讀精品

品讀/ 分享 / 成長 / 領悟

龍: 一種未明的動物(增訂本)

馬小星 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8年8月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暌隔24年,再以新版面世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

一個千古難解的謎,一本獨闢蹊徑的書

帶上你未曾消失的好奇心,一起去追索中華大地上的真龍

作者簡介

馬小星,上海嘉定人。幼年因病致殘,行走不便,遂使成為探險家的願望落空,但對於神秘事物的興趣至老不衰。早年做過工人,後相繼在漢語大詞典編纂處、上海灘雜誌社就職。不諳生計,耽於冥想,性喜文字,淘書為饗。曾戲改清人趙翼詩句為自畫像:「身蹇敢言天下事,心齋惟對古人書。」

內容簡介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

「龍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動物」「龍是一種綜合性的圖騰」「龍是以大蛇為基本原型的」「龍是遠古居民對灣鱷的特殊稱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作者力排眾議,獨闢蹊徑,從古代史書、筆記、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為人知的記載,並聯繫多位目擊者所提供的證詞,反覆比照,論斷獨到——龍是一種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動物,並且是一種有別於蛇、鱷的古代兩棲類動物。它的身影,在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幾千年歷史中若隱若現。不管添上了多麼奇異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態特徵,依然沒有脫離隱藏在背後的那個生物原型。

本書是頗為奇特的一家之言,不僅立論新穎,而且舉證豐富。作者旁徵博引,探幽抉秘,對這種古代動物的外形、習性、潛居的區域、出沒的規律等,都作了細緻的分析。文字生動曉暢,視野恢宏,從史實記載到神話傳說,從生物演化到環境變遷,娓娓而談,引人入勝。

精彩書摘

……

唐宋以前,正史中最常見的記載是「青龍見」或「黃龍見」,不過寥寥數字,很少直接描寫龍的外形特徵。後來隨著各類野史筆記的增多,隨著地方志纂修事業的繁興,在這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較為具體生動的文字。《同治崇仁縣誌》卷十記載: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樂侍郎宅旁池中,有巨蟒突睛炯炯,鱗甲爪距燦然如金,雷雨大作,乘雲直上。正侍郎登第日也,遂以「化龍」名池。

崇仁縣在今江西省撫州地區。「太平興國」是宋太宗的年號。依照《崇仁縣誌》的描述,龍的身子彷彿是一條長著腳的大蟒蛇,周身鱗片呈金色,它平時生活在水中,卻能夠隨雲雨騰空直上。這一記載,將龍的出水騰躍牽扯到某人的科舉登第,因而讀上去總像是一個捏造出來的迷信傳說。

同是宋代,同是江西境內,有人在山地水潭邊,確實看見過牛首蛇身的怪物。洪邁《夷堅志》支戊卷七記載:

德興崌山,亘百餘里,有三潭,龍螭所藏。其在桃源塢者,時現光怪。頃歲,一村嫗過之,見異物如牛,卧潭側,鱗甲熠熠,每片如斗大,其長夭矯數丈許。嫗狼狽奔歸,尚能為家人道所見,即死。

這位老婦人驀然遇上了從未見過的奇形動物,當時受了很大驚嚇,奔回家後便死去了。根據她臨死前的粗略描述,這個動物的模樣像牛,可能頭上有角,但身子比牛長得多,身上覆蓋著很大的鱗片,鱗片閃閃發亮。

也許有人要問: 這種所謂「牛首蛇身」的怪物,會不會是出於誤認呢?誠然,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方面的事例,即把口中銜著牛、鹿的大蛇錯當成了頭上長角的龍:

拜龍徑,在縣西十里余。舊有大蛇吞鹿,角余口外,過者驚為龍而拜之,故名。(《康熙饒平縣誌》卷一)

[廣西]宣化縣河漲大水,而水面浮一物,蛇身牛頭,有角。咸以為龍,喧聚萬人。設法打撈而起,乃喃蛇也,口中吞水牛一匹,身已下喉,而角撐其口。蛇已死,剝皮剖腹,牛身已化半矣。(慵訥居士《咫聞錄》卷三)

不過,這類性質的誤認,幾乎很快就得到了辨明,在實際生活中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史書上關於見龍的記載,顯然不可能完全用誤認來加以解釋。請看《康熙徐州志》卷三六的一則記載: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豐黃河在縣南邵家口,有一物逆水而上,昂首數尺,約長六七十丈,面黑須白,額止一角,鼻嘴類牛而大,有時吐舌,舌純紅,長尺余,雙目炯炯射人,身尾或隱或浮。舟皆避匿,兩岸觀者如堵。自華山至許家樓而沒。

這個被成千上萬居民目睹的水中怪物,從外形上看,大概就屬於「牛首蛇身」之類。它的頭部抬出水面數尺高,鼻、嘴像牛,但比牛更大,額頭上有一隻獨角,面部呈黑色,口須是白色,嘴裡還不斷吐出一尺多長的純紅色的舌頭。「約長六七十丈」,如此身長無疑是驚人的。不過,此物的大部分身子仍浸沒在水裡,「身尾或隱或浮」,目擊者的觀測就不一定可靠,或許是把它遊動時漾起的水波都估算進去了吧?

位於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是一處天然的名勝佳境。明代末年,這裡也曾出現過身長數十丈的巨龍:

崇禎四年(1631年),石屏異龍湖龍見,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嘉慶臨安府志》卷十七)

籠統地說龍的身長可達「數十丈」,總給人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這類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司馬彪的《續漢書·五行志》:「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六月壬子,河內野王山上有龍死,長可數十丈。」漢代的河內郡野王縣,即今河南沁陽縣。既然龍已死,當然可以就地丈量。「數十丈」儘管是一個模糊概念,但最低取值也應在二十丈以上。因為按照語言習慣,十幾丈是不能稱之為「數十丈」的。酈道元《水經注》中的一則記載,似乎能證實上述判斷。

建武中,曹鳳字仲理,為北地太守,政化尤異。黃龍應於九里谷高岡亭,角長三丈,大十圍,稍至十餘丈。(《水經注·河水三》)

建武是漢光武帝的年號,即公元 25年至55年。東漢設置的北地郡,範圍大致包括今天的甘肅東南部及寧夏南部。「稍」字的本義是禾末,這裡借指尾巴。這條龍的尾巴就長十餘丈,它的身軀連同頭部也應該有這個長度,那麼,加起來總長至少在二十丈以上。依據東漢初年的尺度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今天的2.3 米,二十丈就是46米。我們現今所能接觸到的各種類型的大蟒蛇,都還達不到這個長度的一半,而已經發現的恐龍化石中,身體最長的梁龍、地震龍也不過30多米!

古籍中對於某些罕見動物的描繪,在細節上總不免有誇張之嫌。比如這裡涉及的龍角長度,《水經注》永樂大典本、明抄本、吳琯本均作「角長三丈」,《太平廣記》卷四一八引作「二丈」,朱謀瑋《水經注箋》、《古今圖書集成·禽蟲典·龍部紀事一》則為「三尺」,其間相差整十倍,真讓人不知所從。究竟是原先為「三尺」,後來在傳抄過程中誤寫為「三丈」呢,還是原本就是「三丈」,後人覺得不近情理,才改為「三尺」的?三丈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 7 米,我們很難相信世間會有這麼長的獸角。儘管《南史·始興簡王蕭鑒傳》記載,蕭鑒在益州時曾「獻龍角一枚,長九尺三寸,色紅,有文」,可是千年之後的我們,又何嘗能弄清他當時所獻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漢章帝建初五年(80年),黃龍出現在流經零陵郡泉陵縣(今湖南零陵縣)的湘江中,而且是兩大六小,整整有八條黃龍。《後漢書·孝章帝紀》載:「是歲(建初五年),有八黃龍見於泉陵。」李賢注引《伏侯古今注》:「見零陵泉陵湘水中,相與戲。其二大如馬,有角;六枚大如駒,無角。」著名的思想家王充,恰好就生活在那個時期。他在《論衡·驗符篇》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泉陵城外目擊者所提供的情況:

湘水去泉陵城七里,水上聚石曰燕室丘,臨水有俠山,其下岩唫,水深不測。二黃龍見,長出十六丈,身大於馬,舉頭顧望,狀如圖中畫龍,燕室丘民皆觀見之。去龍可數十步,又見狀如駒馬小大凡六,出水遨戲陵上,蓋二龍之子也。並二龍為八,出移一時乃入。

古代居民所見到的龍,大多是以單個方式出現的。久而久之便造成了一種印象,似乎龍是不喜歡集體活動的,所謂「不眾行,不群處」,顯得異常詭秘。但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一種動物要想生存下來,必須保持一個種群的形式,必須具有一定的數量(包括雌雄及年齡的平衡),不可能是單個的。《論衡》的記載之所以顯得珍貴,是因為它向我們昭示,至少在一千九百年前,這種被稱為「龍」的珍稀動物仍有一定數量,仍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悄悄地繁衍,只是人們無從去追蹤罷了。依照王充等人的描述,成年黃龍的身子比馬大,但並不是真正的馬。除了頭上有角之外,它的身子還顯得特別的長,長達十六丈,相當於今天的 36.8米。當時,六條小龍已經爬上了水邊高地,兩條大龍似乎並沒有離水登岸,「十六丈」的長度也不知道是根據什麼測算出來的。

……

「點擊原文可購買本書限量簽名版」

相關文章

薦讀 | 英國首相巴麥尊的浮華人生:或是榮耀,或是卑鄙!

薦讀 | 「高壓力時代」生存必備技能——克服壓力

薦讀 | 一段血淚交加的歲月——解讀美國原住民史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官網

http://www.shekebao.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國家與社會的博弈:啟蒙時代法國的公眾輿論
《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最新發布,入世17年的回顧!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