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隔著一個地球,為何日本人喜歡移民巴西?

隔著一個地球,為何日本人喜歡移民巴西?

1

一個在東亞在,一個在南美;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日本和巴西兩個看似完全不搭噶的國度,卻隔著一個地球產生了許多故事。

這些故事所產生的紐帶,當然是巴西國內那幾百萬日本移民。就像如果非要把中國和秘魯聯繫起來,從歷史上看我們能找出太平天國殘部跟秘魯軍打的一場「硝石之戰」。不同的是,我們與秘魯因太平天國殘部而獲得的聯繫並不多,無法同日本和巴西的那種緊密聯繫相提並論。

太平天國殘部到秘魯和日本移民到巴西,本質上都是移民,形式上卻大不一樣。一個是打了敗仗逃命出去的,一個良性的移民活動,客觀來講,哪一種風評會更好,這就十分明顯了。

對當地人來說,接納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沒人願意接納一批打敗仗的軍人,在他們眼裡這些敗軍跟一群土匪沒什麼分別。這就是為什麼百年來太平天國殘部的後裔們,總是夾起尾巴來做人的原因吧。

而正常的移民就不同了,移民過去的基本都是有點知識文化的,容易獲得良好評價。日本人的平均智商又總是高於拉丁美洲人的,他們知道如何自處,其彬彬有禮的民族習慣也容易與他人相處。

2

關於日本和巴西故事,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是二戰期間日軍沒有攻佔彈丸之地的澳門。市面上一般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巴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獨立之後關係也很好。所以巴西方面給日本發出照會,要求不能動澳門,不然就遣返在巴西的300萬日本移民。

這個情況在歷史上到底存在嗎?我看是存在的。

巴西和葡萄牙關係很好,幫助老宗主國解決一下困境,是義不容辭的。這一點不能否認。

我們不要總以為殖民者和殖民地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一定就是對抗的,其實這是錯的。當年大英帝國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都是一種良性殖民,更是一種秩序的輸出。

殖民地和殖民者之間的茅盾,實際上是一種資源分配的矛盾,一旦趕走殖民者,資源盡歸我所有時,他們的矛盾便不復存在了,反倒因秩序的輸出,而擁有了共同的價值觀。這有利於兩個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英國和印度,西班牙和加勒比海地區,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巴西幫助葡萄牙給日本發一個照會,這種可能性我想應該是有的。但有沒有說——「你要是攻佔澳門我就遣返巴西300萬日本移民」,對此我是抱懷疑態度的。巴西人完全沒必要放出這種狠話,來刺激當時已經殺紅眼的日本人。

只需要發一個照會,讓日本人給個面子不要攻佔澳門,這就OK了。澳門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也不存在什麼戰略位置,這個面子日本人肯定會給。說什麼」遣返巴西300萬日本移民」這種威脅的話,只會適得其反。巴西人也不可能為了老宗主國的一小塊殖民地,就真的遣返300萬日本移民。

我們有些朋友總是喜歡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過於簡單化,甚至當成兩個小孩的過家家行為。

再一個,日本人就算不給巴西面子,還得考慮德國、義大利的感受。

二戰期間,葡萄牙名義上是中立國,但實際上都是親德意。葡萄牙是德國的重要資源供應國之一,出口了大量的鐵礦石。葡萄牙獨裁總理薩拉查和義大利墨索里尼私交也非常好。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潛艇多次前往德國運輸技術資料,中途需要補給就停靠在葡萄牙。進入葡萄牙海域,英國海軍就不能打它了。

恐怕這一層關係才是日本真正不動澳門的最主要原因吧。我想,即便巴西不出發照會,日本也不會動澳門的。

3

日本和巴西是有深厚有意和長久的合作的。這種合作首先體現在日本對巴西勞動力上的支持,即勞動力移民。

19世紀下半葉歐美各國興起了廢奴運動,逐步將大航海時代從非洲掠奪來黑奴予以自由身。重獲自由的黑奴們甚至還自己建立了國家,比如西非國家賴比瑞亞就是由一幫從美國回去的黑奴所建立的國家。

而廢奴運動讓南美那些種植園主立刻陷入了窘境,南美國家的經濟模式主要依靠大量勞動力來推動的。其中,對巴西所造成的影響尤其大。

巴西帝國的第二位皇帝佩德羅二世為了「順應潮流」宣布廢奴,結果惹惱了掌握全國經濟命脈的莊園主們。搞得國內矛盾重重,最終引發政變推翻巴西帝國,佩德羅二世流亡歐洲,巴西進入了共和制政體。

新成立的巴西共和國在廢奴已成既定事實之後,也不可能跑到非洲去抓新的黑奴,如今擺在他們面前的棘手問題就是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向世界各國招募移民以彌補勞動力。

生活水平較高的歐美等國人民是不屑於去巴西謀生的,惡劣的工作環境、極低的薪資使得願意嘗試的人也落荒而逃了。於是巴西把眼光放到了生活水平較低的亞洲。

首先自然是大清國。當時已經有遠渡重洋到美國去修鐵路的華工們,巴西以為移民巴西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沒想到大清卻拒絕了巴西的人口輸出計劃。

事實上,大清官方從來就沒有開放過移民,去美國修鐵路的華工大多也是以「豬仔」的形式被騙去的。加之大清統治者對移民這種「新」事物還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移民出去就是叛國,從康熙乾隆以來就根深蒂固的思維。

被拒絕後的巴西又迅速瞄上了經過明治維新並逐漸西化的日本。相比於大清國,日本有勞動力輸出的需求。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加速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強化國家軍事實力,從而加速了農民的貧窮和破產,騰出了大量勞動力。這些閑置的勞力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將會危害社會的穩定。

更危機的是1904日俄戰爭後,日本雖然打贏了戰爭,卻也因戰爭而經濟大幅度衰退,失業人口迅速增多。所以當巴西來談移民問題時,日本馬上就答應了,簡直是救星。

1908年6月18日,日本「笠戶丸號」載著781名日本移民從日本神戶港出發,經馬六甲海峽,穿越印度洋,繞過非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橫跨大西洋,最後在巴西桑托斯港登陸。行程1萬5千公里,耗時兩個多月。

這781名日本移民成為了第一代日裔巴西人,從此開始了日本人向巴西的百年移民運動。後來又來了了「土佐丸」、「博多丸」、「神奈川丸」等等移民船。

4

日本人移民巴西主要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08年到1921年,移民人數也不多,大概三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方面,在莊園主的種植園裡打工。

第二個階段是1922年到二戰前夕。由於1923年日本發生了關東大地震,日本使用率驟然上升,日本政府鼓勵國民移民海外,熟門熟路的巴西自然就是第一選擇了。這一階段日本移民人數達到14萬人左右。這時的日本移民是為了生計主動前往,日本方面佔據主動,而此前是巴西主動要求移民,區別就在這裡。

第三階段是二戰後到七八十年代。這一階段的移民跟前兩次移民潮最大的不同就是移民素質顯著提高。前兩次基本上限於勞動力方面,而這一階段偏重於技術性人才以及投資性的移民。戰後日本經濟起來了,一些日本企業家開始在巴西投資設廠,帶過去了一批技術性人才。巴西方面也有意識開始限制移民了,只准具有高等學校畢業文憑的人才移民。

5

日本裔移民對巴西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早期主要體現在農業方面。日本裔在巴西的聖保羅州、巴拉那州以及亞馬遜州開闢了大量的荒地,而這些地方已經成為現在巴西重要的農作物地區。日本裔為巴西帶去了大豆,短短几十年時間竟使巴西成為了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

日本移民1927年在巴西科蒂亞成立的農業種植公司,如今它所生產的蔬菜、水果等等主要供應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兩大城市。

下面這張圖是1978年日本裔參與巴西農業生產的情況: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裔在很多農作物生產上佔據十分突出的比重,有些甚至是壓倒性的。

不光在農業上有突出貢獻,日本移民對巴西現代化工業的發展也是不容忽視的。由於二戰後日本移民多為技術性人才和投資性移民,他們帶去了現代科學技術,還帶去資金幫助巴西的發展建設。現在巴西交大的造船廠和鋼鐵廠都是日本移民搞起來的。

如今巴西的日本裔至少有170萬人,他們主要分布在巴西的聖保羅。在這些日裔巴西人中,較為著名的有前巴薩球星德科,她母親就是日本後裔。也有人說內馬爾的爺爺就是日本移民,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內馬爾本人的確認。

而最近這些年來,被寄予厚望的金磚國家巴西的經濟,始終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日本人移民巴西基本就停止了。事實上,從80年代以來日本人移民巴西的歷史,就已經結束了。

想一想,兩個隔著地球的國家因移民被聯繫起來,也是蠻有趣的一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嘴哥閑談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日本人拍鬼片那麼恐怖?
關於神人鬼谷子的5個終極疑問

TAG:嘴哥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