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家長

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家長

文 | 格十三

來源 | 格十三(ID:GSSW13)

常常看到有家長表現消極情緒,怨這怨那。

「你看看這變態題目是小學生該做的嗎」

「學這麼難的東西連我都不會做」

「跟孩子一比我都快成文盲了」

……

不要自暴自棄,你才三十齣頭,怎麼就認為自己進入人生低谷了呢?其實你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很多人以為自己知識儲備的最高峰停留在了高三,從那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

本以為能這樣瀟洒地混到終老,誰知世事難預料,大部分人當了家長之後就會發現,這尼瑪和我想像得不大一樣,怎麼好像我又得重讀一遍九年義務教育,還要再為高考衝刺一回?

最神奇的是,大部分人嘴上MMP,心裡卻笑嘻嘻,樂此不疲地送到各種補習班陪學陪練,還心甘情願地陪挨罵。

嗯,這屆家長都是神經病,都不要面子的。

眾所周知我家大豬蹄子是個愛做算術題的理工男,他痴迷到什麼程度呢?

我喊他拖地板他無動於衷,叫他洗洗碗他充耳不聞,我只要低聲嘀咕一句「這道題怎麼做啊」,他幻影移動大法般地用0.01秒就出現在了我身邊。

你說這樣一個愛學習的中年人,是不是很令人感動呢?

然而,就是這麼熱衷於做題的一位家長,每個周末帶兒子去上數學課的時候,都緊張到不能自理,怕自己發揮不好,丟了兒子的臉。

這個課在一個大階梯教室,老師說有興趣的家長也可以旁聽,但老師萬萬沒想到,到目前為止,聽課的家長數量比孩子還多。有的先是媽媽來陪,過了兩節課,把爸爸也拖來了。不行,一個人聽不懂,兩人都來學,回去好商量。

這老師講課如同開機關槍,噼里啪啦一頓套路講完,出一道例題,讓大家試著做做。有的家長基礎差,從小沒贏在起跑線上的弊病全暴露出來了,一個勁地問老師:老師老師,不好意思,你剛才講的我沒聽明白,你看是這麼做嗎?

第二次又是:老師老師,你再給我說說唄,這個啥意思?

第三次家長還沒開口,老師先開口了:你下次上課前可以先預習一下,如果還有聽不懂的,回去問問你家孩子吧,你家孩子應該都聽懂了。

在座的各位集團大佬、上市公司董秘、各行業精英以及自主創業的社會棟樑boss們,出奇一致地點頭哈腰,抱著老師大腿俯首稱臣,痛並快樂著......

等老師講解完,就是我家爸爸這類理工男出場得瑟的時間了,「老師老師,我用這種方法好像更簡單哎……」

老師心想:神經病啊,我不知道還有另一種方法啊!

機智的老師話鋒一轉馬上補充: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嗶哩吧啦……

由於每次總是出現這麼幾位低情商的爸爸,老師現在已經被逼上梁山,他改變了策略:同學們,這道題目很難,你們不用在這裡做了,帶回家去好好思考。下課!

逃避雖不是好辦法,但卻是無聲的痛訴:

「你們這屆家長不行啊,要麼是傻不拉幾的一題都不會做,要麼就是太喜歡逞能,你們真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家長了」。

家長有什麼辦法,家長也很無奈啊,還不是被自己給逼的。

為了發揮餘熱,做一名合格的家長,不給老師添堵,不跟著娃一同被訓,我們也是拼了這條老命的啊。

我表哥,我們村數一數二的大才子,從小到大的數學尖子,靠理科就能紅塵作伴瀟瀟洒灑,現在奔四了,卻開始沉迷於小學語文。

晚上11點多他給我發來一篇閱讀理解,讓我幫著看看。

我突然明白了,到底是什麼從根源上徹底斷絕了中年人生二胎的念頭。大家晚上沒空造人,還不都是為了做小學生閱讀理解?

我跟他說:閱讀理解這東西,哪有什麼標準答案,差不多就行了啊。

他不服氣地發來這個:

表哥,你確定這是老師跟你說的?

當然啊,老師跟我說的時候內心充斥著不滿,因為她最後補充了一句:我都說了很多次了,問你兒子吧,他知道的。

哦?現在連語文也有套路?嚇得我趕緊爬起來翻了翻兒子的練習冊,驚奇地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

前所未有的緊迫感湧上心頭。媽呀,我還以為自己語文有多牛呢,現在連個小學閱讀理解基本套路都沒掌握,我得起來學習。

大家都老大不小了,半夜三更再不惡補一下小學語文知識,以後還不知道要丟孩子多少臉呢。

現在,在表哥和我的帶動下,整個家族都掀起了一股閱讀理解的熱浪,一家子大文豪敗給了小學語文。

現在孩子學點東西,家長勞命傷財的不說,精神高度緊張+亢奮+狂躁,反覆無常,再加上周圍眾多雞血爹媽的刺激,以及老師們的各種「提醒」......

如果一個家長還能時時處處保持像個正常人一樣,那就是不正常了。

我一朋友,小孩本月剛入學,作為一名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她表現出了該有的理性,那天發了這麼個朋友圈:

現在平穩度過一年級已經成為一套理論並且著書了?

我想起了我的一年級,好像我媽把我往學校一扔,就跟著單位去爬泰山去了。過了三四天才回來,回來後就問了一句:你們班主任姓什麼?

我悲慘的童年啊,現在想想有點太吃虧了,從來都沒讓爹媽半夜惡補過語數外,我小小年紀彷彿就用自己單薄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宇宙啊......而我們的父母呢,一點不著急,也不緊張,更不分擔,自己該幹嘛幹嘛,內心強大到爆表。

現在一年級家長就脆弱得不行,還沒上學就開始焦慮。

我朋友說她上個月連續請了好幾個「過來人」喝咖啡,目的就一個:老師來家訪時應該聊些什麼啊……

我說同志,你想太多了,老師可能根本不想跟你聊,人家還得趕下一家呢。

她不同意我的觀點,她說:

我認為,越是簡短的溝通,越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啊,我應該說什麼,怎麼說,才能體現我是一個有內涵、有素質、有文化、有格局,同時還注重孩子全方位培養,並希望老師多挖掘孩子閃光點……的這麼一個老母呢?

同志,你又想多了,就算你是個大傻子,你家孩子也已經被錄取了。

可想而知,那些一逮著機會就想在老師面前「炫自己」的家長不計其數啊,秀學歷的,秀權勢的,炫富的,炫關係的……

老師臉上笑嘻嘻內心MMP:呵呵呵好好好,但是只要你娃不行,在我眼裡你們一律都是搬磚的。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那麼多小孩和家長都安全度過一年級了,最多就是精神失常更嚴重了點,但絕不危及生命啊。就你們這樣的心理素質,在閱人無數的老師面前簡直是非常丟人現眼了。

這屆家長,基本是逃不過三大戰役:

1. 剛上學的「情感保衛戰」;

2. 學習中的「學術對抗戰」;

3. 畢業前的「催命伏擊戰」。

一年級的家長基本都是「情感保衛」,特別感性,想要老師對娃好,不管在家長群還是私下裡都恨不得把老師捧上天,以換取老師的情感付出,總覺得自己孩子還是個孩子,需要照顧。

這種時候老師肯定會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家熊孩子這麼差的學習習慣到底是誰給慣出來的?),以及「大家要把孩子當作大人來平等對待」(都這麼大小孩了還要我天天哄著逗樂?)

你看,這不就是拖了這屆家長的後腿么?老師認為你們這屆家長最差也是沒錯的。

上了一段時間學,就開始變成「學術對抗」了。

前不久還一口一個「還是孩子」,等到盯孩子做功課的時候馬上變成「你都多大了還要人盯」。

孩子做不出題目的時候就「你怎麼這麼簡單都不會」,碰到自己都不會做的題時「這都什麼變態題目啊」……

雙標的父母啊,也是人格分裂的基本表象。

這種時候老師會說「請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你家孩子不自覺你自己心裡沒B數嗎?),以及「請明天有空來一次學校」(你家熊孩子整天惹事你都不知道主動來一次么還要我喊?)

所以,老師又覺得這屆家長是都把精力用在了沒用的事情上,該自覺的時候一點不自覺。

等娃到了高年級,迎接畢業的家長達到了人生分裂的峰值,其他事已經幹不了了,只能開始「催命+伏擊」。

這種時候老師會說「給孩子營造輕鬆一點的環境」(你把孩子逼傻了我還怎麼教?),以及「放手去搏」(你不放手孩子怎麼博?)

老師到此時才發現,這屆家長和上屆家長最大的區別體現出來了:

上屆家長沒文化有沒文化的好,低調自覺懂退讓;

這屆家長有文化也不是什麼好事,又想管又其實管不了,最後還幫了倒忙,關鍵是心理素質差,一談到孩子學習啊擇校啊考試啊就慌亂得不行。

不過這屆家長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差就差吧,反正也沒別的辦法。

誰還不想像老一輩那樣每天枯藤老樹昏鴉,一壺清茶一把蒲扇過一晚上啊,現在是每天一部手機一套作業,除了肺活量見漲其他都衰退了。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過悲觀。

做家長這件事是個技術活,既然我們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那下一屆估計也好不到哪去,只有更差,沒有最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知乎高贊:久居一線城市都有什麼錯覺?
人生中的三次成長……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