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巔峰對決:沈銓、呂紀、邊文進工筆花鳥大PK!

巔峰對決:沈銓、呂紀、邊文進工筆花鳥大PK!

來源:月雅書畫;ID: yueyaa_com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工筆花鳥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興起於魏晉,成熟於五代北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與人物畫、山水畫並存而發展,並以自己特有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反映著大自然的花蟲草木及人的精神情感。

工筆花鳥畫發展到五代和兩宋,可以說從成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五代以「徐黃異體」為標誌,花鳥畫進入了成熟期。元代由於文人畫的興起,工筆畫退居次位。

到了明清,工筆花鳥畫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明初畫院一度復興,花鳥畫的創作活動主要經畫院為中心,院體花鳥在當時的花鳥畫壇上占統治地位。當時最有名的院體畫家有邊文進和呂紀,他們繼承了南宋院體畫的傳統,雙勾填彩,畫法工整妍麗。邊文進和呂紀的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圖》與《雪景翎毛圖》等,他們都是在學習傳統的基礎上,獨樹一幟,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本期月雅小編彙集整理了沈銓(清)、呂紀、邊文進(明)三位名家代表作及其賞析,以饗讀者,領略且渾然天成的精工之美。

邊文進《三友百禽圖》

《三友百禽》的特色在於作者使用生態趣味的呈現來安排畫面。首先全幅景緻具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鳥群集。在真實的大自然中,這許多種鳥類並不可能同時出現,卻不論棲息於地面或枝頭上,都在適當的位置展示其習性,顯得生意盎然。站立畫前,似可聽見其鳴聲此起彼落。足見邊文進對生態觀察非常仔細,鈐印曰:「多識於草木鳥獸」,正可印證此畫寄意所在。

邊文進是明初宮廷花鳥畫的代表人物,宗法北宋院畫風格,卻也在同中顯異。基本上來說,布局方面北宋重視前後的層次,表現空間感,邊文進的安排採用由下往上層疊的方式。筆墨方面,北宋用色細膩,溫潤柔和,邊文進較為明麗;北宋的用筆在工細中不失生動,筆法應物而生,邊文進則已出現重複使用的用筆,並在工細外加入南宋馬遠、夏珪較放逸的筆趣。

這幅《三友百禽》最能體現他的繪畫特色。近百隻禽鳥,有飛有翔、有立有起、有躍有跳,或露或藏,或高瞻遠矚,或轉首探望,或啄或叫,或自理羽毛,或追逐嬉斗,皆各具姿態,無一重複,非具有高度的觀察能力和精絕技巧者不能達。且鳥的種類很多,生物學家皆能一一叫出它們的名字。鳥的畫法不但繼承了南宋的傳統,更上追到五代黃筌的畫法,勾勒後著色,著色後再加勾,色與墨皆比黃筌畫得厚,但比南宋畫秀雅,從中可以看出明代的氣息和邊氏自己的風格。松竹梅的畫法亦然,雖然畫法來自南宋,但比南宋畫嚴謹,秀潤,工整。石頭的畫法更明顯地來自南宋,用硬筆勾勒,加以斧劈皴法,但不似南宋皴法那樣激蕩。

總的看來,邊景昭這幅畫的風格基本上和元畫無涉,而屬於南宋的流風,但又大異於南宋,南宋的畫是簡潔的,邊畫則詳細,反覆增加,不僅是畫面的內容增加,更是用筆增加。因而,畫中的形象更加豐滿,但卻缺少南宋那樣利索和生動的感覺。其次是南宋繪畫下筆迅猛,有一股猛烈的氣勢,邊畫則下筆穩健,因而,他的畫更加雄渾厚重且工整嚴謹,但卻缺少南宋那樣激烈的情緒。這不僅是邊畫和南宋畫的區別,也正是明代前期一代畫風和南宋畫的區別。此外,南宋畫家筆下的線條硬而剛,基底卻有無窮的力量;明人學南宋的畫,線條硬而不剛,外狀更加渾凝,基底力量不足。但邊景昭因是十分傑出的畫家,他的畫下筆還是頗深入的,基底力量不足的缺點是不存在的。

一、沈銓

(清)沈銓 《百鳥圖》

沈銓(1682-約1760),清代畫家。字衡之,號南蘋,浙江德清縣新市鎮人,一作吳興(今湖州)。工寫花卉翎毛,設色妍麗,畫人物得不傳之秘。嘗寫花蕊夫人宮詞為圖,殊極巧妙。日本國王見其百馬圖大悅,雍正七年(1729)聘往三年,歸得金帛散給友朋,橐仍蕭然。黃行健有詩紀其事。卒年八十餘。

沈銓的花鳥畫,行筆精緻,格調高古,達到了一般畫家難以企及的「有聲有色」的境界。除得益於精湛的筆墨功夫外,能意在筆先,以意為魂,化法度為活力,故妙得神韻。

清 沈銓 松鶴圖 上海博物館藏

沈銓 桂鶴圖 遼寧博物館藏

沈銓 桂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沈銓 松梅雙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沈銓畫鹿

沈銓 百鹿圖 乾隆庚午(1750年)作

沈銓 受天百祿

沈銓 松溪群鹿圖

清 沈銓 雙鹿圖 遼寧博物館藏

沈詮 花鳥圖軸 116.4 × 50厘米 美國大都會美術博物館藏

沈銓 花鳥

沈銓 桃紅梨白鸚鵡綠

沈銓 花鳥冊頁

沈銓 花鳥 立軸四屏

沈銓 走獸圖

沈銓 蜂猴圖 故宮博物院

沈銓(款) 擬松雪翁筆意

沈銓 兔圖

沈銓 雪中游兔圖 日本泉屋博古館藏

沈銓 歡歡喜喜圖

----------------------------------------------------

二、呂紀

呂紀(活動於1439-1505)明代畫家,字廷振,號樂愚,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人。以花鳥畫著稱,初學邊景昭工筆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響,後臨仿唐宋諸家名跡,遂自成一體,獨步當代。其花鳥畫風呈兩種面貌,一作工筆重彩,精工富麗,多繪鳳鶴、孔雀、鴛鴦之類,輔以樹木坡石、灘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氣。另一類為水墨寫意畫,粗筆揮灑,簡練奔放,接近林良的風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馬遠、夏圭畫法。他的花鳥畫風在當時宮廷內外影響甚大,繼承者不乏其人。

明弘治年間,入值仁智殿,官至錦衛指揮使,是明代與邊景昭、林良齊名的院體花鳥畫代表畫家。其繪畫風格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水墨為主略淡彩,用筆較為豪縱,另一類則是設色濃麗,用和工緻,具有富麗的宮廷裝飾趣味。呂紀由水墨淡色畫轉為工筆重設色畫,更直接的原因是為了適應不同皇帝的不同口味,具體說來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欣賞口味不同於他的父輩成化皇帝朱見深,從而造成了呂紀多畫鳳凰、雉雞、仙鶴、孔雀、鴛鴦之類,雜以花木草石,具有生氣。工筆著色與水墨寫意能,並善於將兩體結合。呂紀初學唐宋各家和同時代的邊景昭,後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花鳥設色鮮艷,生氣奕奕,被稱為明代花鳥畫第一家。據說呂紀在畫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對皇帝勸諫,皇帝知其用心,曾說:「工執藝事以,諫呂紀有之。」其代表作品有《新春雙雉圖》、《桂花山禽圖》、《殘荷鷹鷺圖》、《秋鷺芙蓉圖》等。

呂紀 殘荷鷹鷺圖 絹本設色 190×105.2cm 故宮博物院

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呂紀畫選 殘荷鷹鷺圖 - 潮河邊人 - 潮河邊人博客

呂紀 荷渚睡鳧 軸 絹本設色畫 174.5×104.2公分 台北故宮典藏

月夜時分,嵐霧凄迷,蘆葦、荷葉隱現其間,洲渚上棲息大雁四隻。構圖上只有近、中景,遠景則多省略不繪。本幅雖有呂紀名款,然有存疑之處,且通幅之筆力較為薄弱,當非呂氏之原跡。但其景物布置與氣氛營造與另一張本院收藏呂紀「秋渚水禽」頗為接近,故此應為一相當忠實於呂氏風格之仿作,可從此畫中一窺呂紀寫意風格的面貌。

呂紀 杏花孔雀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原)

畫中以一姿態優雅的盛開杏花樹圈圍出一對姿態各異的孔雀,周圍紅白牡丹盛開,樹梢麻雀跳躍,畫面用色華麗且細緻,整體呈現一既優雅又不失熱鬧的景象。杏花為春天的象徵,孔雀與牡丹意指富貴,而「雀」與「爵」諧音,則暗示高官祿位,為原本富麗堂皇的表現更添吉祥寓意。

呂紀 秋鷺芙蓉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原)

秋日粉色芙蓉盛開,綠柳搖曳,搭配白鷺,展現明媚秋色。構圖上,有大型禽鳥如白鷺立於前景坡石,主要樹木如柳枝斜跨畫面,上棲較小型雀鳥,為呂紀常見的構景方式。幅中花鳥用筆均勻流暢,不硬挺;樹石有起落變化,間有斷續感;色澤明麗淳厚,為呂紀宮廷系列富麗面貌的代表。

呂紀 秋諸水禽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原)

蕭疏雪景,江天如墨。群鳧畏寒相依,多已入眠,衰柳上棲息著凍雀寒鳩。作者充分掌握真實情境的氛圍,令人體現冬日的寒意。筆墨色澤展現呂紀渾厚的風味,但更為樸實簡潔,和其別的作品相比較,更添一層古樸的趣味。

呂紀 秋諸水禽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原)

煙嵐迷漫的秋夜,明月半懸。芙蓉、蘆葦坡地棲息豆雁四隻,三已入眠,一對月長鳴。幅中畫花鳥的筆法工細而不刻板,畫坡石則寫意。不但表現雁群夜間棲息時,由一雁警戒守夜的習性,也畫出秋夜的凄清,並寄託著借時、借景抒發情懷的心境,是表現呂紀結合工寫,擅於掌握情境氣氛特色的代表作。

明 呂紀 南極老人圖 立軸 絹本設色 217×24.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呂紀 榴花雙鶯圖 絹本設色 南京博物院藏

呂紀 寒雪山雞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呂紀 梅茶稚雀圖 絹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

呂紀 桂菊山禽圖 絹本設色 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 呂紀 雙雉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呂紀 鷹

呂紀 毛雞圖

呂紀 五倫圖

呂紀 梅花鴛鴦圖

呂紀 丹鳳朝陽

明 呂紀 竹禽圖 故宮博物院藏

呂紀 歸雁圖

呂紀 九鷺圖 絹本設色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呂紀 新春雙雉圖呂

呂紀 獅頭鵝圖 遼寧省博物館

呂紀 溪鶴圖絹本 水墨設色 (美)私人藏

呂紀 三思圖 絹本設色 219×107 公分

呂紀 焦岩鶴立圖

呂紀 孔雀鳳凰兩屏

呂紀 飛鷺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原)

本幅款印不符,筆墨取法呂紀,趨向間率,但有其渾樸意趣。內容取材自其不同的作品,白鷺的造型出自<秋鷺芙蓉>,中立者尤為雷同;蘆葦、坡石近於<秋諸水禽>,也呈現其煙江情境,為仿作中得其韻味者。

------------------------------------------------------

三、邊文進

邊文進(約1356-約1428),為明初重要的宮廷花鳥畫家,活躍於永樂(1403-1424)到宣德(1426-1435)時期。畫風延續北宋黃筌(約903-965)畫派工筆重彩傳統,並融合南宋院畫風格。

「三友百禽」款署:「永樂癸巳(1413)秋七月。隴西邊景昭寫三友百禽圖於長安官舍。」古人習將京城稱為「長安」,顯示此作成於首都南京,可能是應制之作。幅中松、竹、梅和石為主要架構,其間穿插近百隻鳥類,極具裝飾性。坡石、梅干輪廓和皴紋的用筆已較疏放,但通幅基本上仍是雙鉤填彩之法,展現工整細麗面貌,符合宮廷品味。明代宮廷繪畫大多有吉祥意義,此作中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象徵耐寒不凋的志節,竹和「祝」諧音,松表長壽,也有賀壽之意。所畫鳥類計九十七隻,未達百卻以百為名,表示豐美眾多,百為吉數,既為宮廷所作,或也有「百鳥朝鳳」之意。

「三友百禽」的另一特色在於作者使用較有生態趣味的安排來呈現。首先全幅景緻具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鳥群集。在真實的大自然中,這許多種鳥類並不可能同時出現,卻不論棲息於地面或枝頭上,都在適當的位置展示其習性,顯得生意盎然。站立畫前,似可聽見其鳴聲此起彼落。足見邊文進對生態觀察非常仔細,鈐印曰:「多識於草木鳥獸」,正可印證此畫寄意所在。

邊景昭 四喜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邊景昭 花竹聚禽圖 上海博物館

明 邊景昭 花鳥 拍品

邊景昭 雙鶴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邊景昭 百鳥朝鳳 鏡心 拍品

溫馨提示:ART藝術共賞轉載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生態,謝謝.

歡迎加入ART藝術收藏交流群,

由編輯邀請入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藝術共賞 的精彩文章:

100幅經典的女性黑白照,每一幅都美的令人心醉!
豐子愷:人間有味是清歡

TAG:ART藝術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