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期三款「最經典手槍」大比拼,日本的最弱,誰的最強?

二戰時期三款「最經典手槍」大比拼,日本的最弱,誰的最強?

一提起戰爭,必定會談到手槍,手槍是最便攜的作戰武器,每個士兵都會配備手槍,在50米左右的範圍內可以打擊敵人,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但是,每種手槍都有各自的特點,在這裡我們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使用的三種手槍,分別是蘇聯的托卡列夫手槍、德國的毛瑟手槍和日本的南部十四式手槍,這其中蘇聯的手槍火力最為強大,日本的手槍最弱,人們都稱之為垃圾手槍。

首先是蘇聯的托卡列夫手槍,研製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一種半自動式手槍。在之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性能極佳被廣泛使用,此種手槍的初始速度非常高,火力十足,在50米左右的射程內一槍致命,無需進行二次射擊。在二戰中死在托卡列夫槍口下的士兵不計其數,雖然蘇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已經停止生產此種手槍,但是如今非洲的不少國家依然在使用托卡列夫手槍,所以二戰中最強的手槍名副其實。

其次是德國的毛瑟手槍,德國的製造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種手槍是自動式手槍,這種手槍以單發和連發的射擊方法聞名,每分鐘可以發射900發左右的子彈,彈殼滿殼為20發,所以用起來比較省時省力。由於可以連發的性能廣泛應用於各個戰場,我國的駁殼槍指的就是這種德國產的手槍。

最後是日本的南部十四式手槍,抗日戰爭中我們經常聽到它的另一個綽號,叫做王八盒子,通過這個綽號也能知道它的性能不是很突出,美軍稱使用這種手槍的士兵自身安全都很難保證,我國士兵稱它穿透木質門都夠嗆,這種手槍的火力太差,看來稱為垃圾一點兒也不為過。

綜上所述,二戰時期的三種手槍中,蘇聯的托卡列夫手槍最強,日本的南部十四式手槍性能最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要塞陣地 的精彩文章:

如果美軍不在後面支持以色列,它的武器裝備能夠完勝土耳其嗎?
胡塞武裝抓獲一名美國僱傭軍,阿聯軍不得不停戰

TAG:要塞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