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濮陽街頭有這樣一位手藝人,任何一塊木頭都能在他這兒得到完美重生!

濮陽街頭有這樣一位手藝人,任何一塊木頭都能在他這兒得到完美重生!

古語云,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可草木果真無情?

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

木器始終守著一份最古老的感動。

濮陽街頭就有這樣一位老藝人,

他用一生堅守木器手藝...

正在製作木器的楊鋼民。

街頭製作木器的老手藝人: 「幹了一輩子,丟下怪可惜的!」

在市城區街頭,有一位這樣的老漢,他名叫楊鋼民,今年62歲,祖籍清豐縣人。每天早起或者傍晚,老漢都會在街頭製作木器,不為掙多少錢,只為這門丟不下的手藝。

記者 趙國棟 攝影報道

認真對待每一個製品。

雕刻手藝也是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

木材都是親自挑選的。

由於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楊鋼民十幾歲就去了東北,在伐木場找了一份工作。在伐木場工作期間,有時候木材加工廠里剩下的碎木頭,楊鋼民捨不得扔,剛好家裡祖輩就有製作木器的手藝,他就憑著記憶開始摸索著製作些小玩意,既能打發枯燥的生活,也能多掙點零花錢。1992年,在外漂泊了20多年的楊鋼民,終於回到了家鄉。回到家後,楊鋼民製作木器的手藝已經如火純青,他父親很欣慰,就將傳了上百年的「車床」傳給了楊鋼民。從此,楊鋼民便以製作木器為生,到處走街串巷。

主要製作擀麵杖,和一些小玩意。

上百年的車床,滿滿的年代感。

上百年的「車床」使用起來依舊流暢。

手法嫻熟。

2000年之後,由於現代工藝的衝擊,楊鋼民的手工藝生意一度慘淡,但他依然堅持了下來,並靠這門手藝讓一雙兒女都順利大學畢業。

上百年的「車床」看似簡陋,用處卻相當廣泛。

楊鋼民口中吹的「木哨」,這可是失傳的玩具。

楊鋼民向記者展示自己製作的「木哨」。

多年的經驗使楊鋼民只用手摸就知道製品的完整度。

不管到哪裡,總能吸引很多人圍觀。

楊鋼民時而用東北口音,時而用本地口音對記者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平時在熟人的酒店裡幫幫忙,每天抽空在街邊鼓搗鼓搗,也掙不了多少錢,我就覺得人老了也不能閑著,而且這手藝幹了一輩子,丟下也怪可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濮陽早報 的精彩文章:

低調有內涵!家居搭配選非同,來濮陽這裡你就懂了!
寮國突發災情,這3個濮陽人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救援,一起看看最新進展……

TAG:濮陽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