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8,這群無恥混蛋又來了
不知不覺,Showtime的劇王又回來了。
還能是誰?當然是——
《無恥之徒》
Shameless(S9)
作為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旗下的一檔熱播劇,《無恥之徒》在國內的關注度其實不算特別高,但口碑一直都不錯。
過往幾季,其評分一直維持在9.5分左右,可以說是一部質量相當硬的家庭劇。
而到了最新一季,其評分更是直竄9.8!
這麼高的分,一般都是紀錄片才會拿到。
一部劇能長時間保持這麼逆天的成績是什麼概念呢?
這裡以我喜歡的奈飛舉例。
眾所周知,奈飛的成名作是《紙牌屋》,連續幾年下來,因為幕後團隊的變更,這部劇的表現時好時壞,一直不太穩定。
經歷換角風波後,11月的最終季十有八九難逃爛尾厄運。
▲下木總統不明不白領便當
《無恥之徒》就不一樣了,它的表現一直趨穩,最好的時候,據說收視率能和《行屍走肉》不分伯仲。
別忘了,和《紙牌屋》類似,《行屍走肉》現在也在開始走下坡路。
一季比一季拖沓,一集比一集神經。
回過頭來看看新一季的《無恥之徒》,評論區則是一邊倒的好評。
今天就來給你們掰扯掰扯,這部劇為什麼如此受觀眾待見?
首先必須聲明,這是一部收費的劇。
這意味著什麼呢?題材少兒不宜唄!
所以故事中,你時不時能找到類似這樣畫面。
還有這樣的。
畫面成人向就算了,關鍵是台詞也帶壞很多小朋友。
原本純潔的小天使,看完這部劇,全部變成「問題兒童」。
相較主流的劇而言,這樣一來也有個好處,就是它足夠接地氣。
別跟我說你生活中不爆粗口昂。
接下來簡單介紹下家庭成員。
《無恥之徒》聚焦的是一個生活在美國底層的大家族,故事中的每個人物形象都格外鮮明。
父親Frank,活脫脫一個中年loser,雖然早年受過良好教育,但隨後輟學,很快滑入社會底層。
他平時最大的愛好是偷腥之餘,順帶幹些偷雞摸狗的事兒,一人吃飽,其餘一概不管。
家裡最沒責任心的,不是別人,正是他這個當爹的。
拜父親所賜,長女Fiona自小就養成了照顧弟弟妹妹的習慣。
作為家中的靈魂人物,她在劇中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
不過和故事相反,目前有消息指出,長女將在新一季結束後離開。
雖然主演Emmy至今未公布自己離組的原因,不過從長遠來看,這個人物的消失,勢必會給這個劇的後續發展埋雷。
畢竟,關鍵人物離隊,接下來的故事該怎麼圓,成為擺在編劇面前的一大難題。
說完大姐再來介紹下二哥Lip。
這位小哥雖然出身貧民窟,但絕對是家中智商最在線的一位——人家大學可是在MIT(麻省理工)就讀哦。
只可惜,因為得罪了教授,最終他被開除學籍,落得和父親一樣,成為不起眼的小角色。
▲新一季中,Lip在一家維修店打工
至於老三Ian,一個美型同性戀,雖然個兒不高,但為人仗義。
在他身上,有一種不服輸的強力光環,軸起來的時候,八匹馬都拉不回來。
家中最小的三個孩子Debbie、Carl、Liam,也在本季中迎來成長。
他們或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或開始自己的校園生活,原本混亂不堪的家庭環境,因為孩子們慢慢長大,也迎來轉機。
這麼多人物,是不是一時半會兒捋不清?
別急,其他配角的加入,會讓你更加凌亂。
好在《無恥之徒》比較聰明,在人物眾多的情況下,它用碎片化的穿插敘事手段,挨個兒展示了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
不知不覺中,你就可以快速入手每個人的人設和他們面對的問題。
如前面所講,這部劇能夠每季平均下來拿到9.5的評分,自然有它的道理。
那麼它究竟好在哪兒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敢於把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展示出來。
在新一季的首集故事中,Frank如過往一樣,和他認為有魅力的任何女人苟合。
一次,小兒子Liam的學校召開家長會,內容是關於如何杜絕校內性病傳染的。
校長表示,之所以召集這次會議,是因為衛生局通知她,有部分家長染上了性病。
巧的是,Frank和在座的每個媽媽都有私情,且他自己就是病毒攜帶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校方決定安排每位家長進行疫檢。
由此帶來的問題是,一旦疫檢結束,另外三個和Frank私通的女人,將面臨醜聞被揭穿的可能。
當女人們誠惶誠恐抱怨自己受到校方不禮貌對待時,丈夫們也開始找理由拒絕這次疫檢。
然而隨著故事推進,你會發現他們說的這些理由不過是借口——
有問題的除了和Frank私通的人妻,男人們在外面也不幹凈。
於是,原本看起來更應該讓妻子背鍋的事兒,瞬間擴大到整個家庭。
當丈夫和妻子互相指責彼此的不忠時,Frank一語道破天機:
比起性病傳染,你們集體偷吃的事兒要嚴重多了。
荒誕嗎?一個對偷吃習以為常的人,竟然教訓起那些對偷吃不屑一顧的「正人君子」!
這恰恰是《無恥之徒》高明的地方,它用反烏托邦的形式,嘲諷了人類社會中的道貌岸然。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它嘗試喚醒人們時刻保持懷疑的精神。因為保不齊什麼時候,那個貌似是直男的人,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個gay。
以此類推,現實中你看到的一切現象未必是它的本來面目,透過表象,你一定會看到另一面。
故事中,Frank和人妻的出軌引發了更大程度的醜聞。在醜聞公開後,一些人選擇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一些人,仍舊為了孩子逢場作戲。
隱忍背後,實際上也包含了編劇對婚姻制度的反思。一個原本看似荒唐的喜劇,在這裡卻又顯得分外真實。
▲回看前期丈夫們的矯揉造作,誰比誰更無恥?
除了把最真實的人性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無恥之徒》另一個做得比較到位的地方,是和生活的緊密貼合。
故事中,四女兒Debbie在職場中遭遇的性別歧視最有代表性。
為了爭取和男性一樣的薪酬地位,她必須通過自製的尿布,才能避免被上級挑刺扣錢。
在Me Too運動進行得火熱朝天的當下,Debbie的遭遇和她隨後的反抗,同樣有喚起人們反思男女平等的功效。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無恥之徒》對於每個角色的處理都恰到好處。
無論主角還是配角,編劇總能夠挖掘出這些人物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顯得更有人味兒。
但與此同時,劇本並沒有去神話某個人物,讓TA自帶主角光環開掛逆襲。
相反,故事中的每個角色,都不完美。
還是以第九季首播的這一集為例。
大姐Fiona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她待人誠懇,願意為了兄弟姐妹赴湯蹈火。
即便如此,女人的天性還是讓她有時候顯得有些神經質——尤其在和男友相處的時候。
在整理男友的衣物時,Fiona偶然發現對方有第二個手機。上面出現的陌生女子姓名,讓Fiona很快懷疑男友偷腥。
無論對方如何解釋,她都將信將疑。
最終,在男友解釋清楚「真相」後,Fiona仍舊決定親自接電話進行確認這個細節,可以看出這個人物非同尋常的執拗勁兒。
而這一點,和她的兄弟姐妹如出一轍(包括Frank),無非是一些人執著於泡妞、一些人執著於維權罷了。
有意思的是,從男友的反應來看,他對Fiona的坦白似乎也有水分。這個眼神,彷彿預示著電話背後另藏玄機。
這群不完美的人最終將何去何從?這一季等待大姐的又將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切,都只有等到最後才會柳暗花明。
還等什麼?追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