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戰俘被三五個敵人槍決時為什麼沒人敢反抗?原因有二
原標題:上百戰俘被三五個敵人槍決時為什麼沒人敢反抗?原因有二
文|書生
在很多二戰題材的影視劇中都有這樣一幕:三五個士兵趕著幾十上百戰俘站成一排,然後用機槍掃射,一個不留。讓人奇怪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反抗,也沒有一個人逃離,大家都像認命了一樣默默的等著死亡的到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觀眾看到這一段時可能會覺得這是假的,怎麼會有人傻到站著等死而不知道反抗啊,還有人可能會在心裡暗罵導演編出這麼腦殘的劇情,其實這些在二戰中都是真實存在的。南京大屠殺中,9萬多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以及30多萬百姓,被5萬不到的日軍屠戮殆盡,中間基本上沒遇到反抗。
1942年的巴丹死大行軍中,近8萬美菲聯軍俘虜被幾百名鬼子士兵像趕牲口一樣走了200多里,4萬多人被屠殺也沒人敢反抗;還有1945年日本關東軍被擊敗後,50多萬日軍戰俘被蘇聯紅軍趕到西伯利亞做苦力去了,一路上也殺了不少人,也沒見有鬼子敢反抗,還不是乖乖的任打任殺?那麼這些俘虜為什麼不反抗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士兵大多習慣聽從上級命令,一旦被俘就會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組織起來。而且大多還存在著僥倖心理,當第一個人被殺時,他們普遍會認為,都已經殺過一個了,應該不會再殺了吧?當身邊的人都倒下時,他們會覺得,都殺這麼多了,應該不會再殺了吧?即使有些想反抗的人,心裡也會想著,再等等吧,等第一個人站出來的時候就跟著反抗,結果到最後一個也活不了。
第二,士兵被俘虜,肯定是被打敗了,被打怕了,鬥志已經全沒了,只想著怎麼保命,哪裡會有反抗的心思?更多的人被俘時,都被嚇得魂不附體,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還不是敵人叫幹嘛就幹嘛?等反應過來要被屠殺時,一切都晚了。而且在亂世中,很多士兵的家人、親人都不在了,對生活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沒有求生慾望,所以也不會反抗。
戰爭帶給人類的創傷是生活在和平時期的人們永遠也無法想像的,我們沒有權利去指責那些俘虜為什麼不起來反抗,我們能做到就是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旅順大屠殺的劊子手,兩次率軍侵華,63歲時和妻子一起為天皇殉葬
※清朝最大的王府,和珅因它而死,周總理在病床上還為它操勞
TAG:古今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