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將的兒子, 戰鬥力卻太渣, 丟掉明朝經營二十多年的一個省

名將的兒子, 戰鬥力卻太渣, 丟掉明朝經營二十多年的一個省

原標題:名將的兒子, 戰鬥力卻太渣, 丟掉明朝經營二十多年的一個省


王真是朱棣帳前的一員猛將,官至都指揮使。在建文四年三月的淝河之戰中,王真被平安的軍隊圍困,不肯被俘,自刎而死。朱棣對王真的死非常痛惜,經常對別人誇獎王真,說:「王真如果不死,必定軍功第一。」


朱棣登基,追封王真為金鄉侯,明仁宗時加封為寧國公,並且配享太廟。


王真有一個兒子,名叫王通,接替王真成為都指揮使,率領父親的部下,立過一些戰功,做到了都督僉事。王通沒有繼承父親的爵位,朱棣另外給他一個武義伯,年祿一千石。到了永樂十一年,進封他為成山侯,年祿一千二百石。


後來,王通兩次帶兵跟隨朱棣出征,明仁宗繼位後,又派他掌管後軍府,加太子太保。看起來,王通的地位很高,又是名將的兒子,卻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惡戰。


自從永樂十四年英國公張輔被召回之後,交阯總兵官一直由豐城侯李彬擔任,但交阯叛亂不定,最強悍的是黎利率領的一股。


到了明宣宗元年, 交阯形勢再度惡化。此時李彬已死,明宣宗任命王通為交阯總兵官,佩征夷將軍印,率軍增援,兵部尚書陳洽為參謀,同時命令黔國公沐晟從雲南方向進軍。


隨後就有了應平之戰。宣德元年十一月,王通率領的明軍抵達應平的寧橋。當地地勢險惡,陳洽和許多大將擔心敵人會有埋伏,建議停留觀望。


剛愎的王通哪裡肯聽,揮師過河。明軍在泥濘當中艱難進軍,伏擊的敵軍殺出來,明軍很快崩潰,二萬多人戰死。兵部尚書陳洽催馬殺入敵陣,受傷落馬。部下要帶他逃離,他堅決不肯,大聲說:「吾為國大臣,食祿四十年,報國在今日,義不苟生。」


一番拼殺之後,陳洽揮刀自刎,王通自己也肋部受傷,退往交州。黎利趁機大舉進攻。


王通不但缺少軍事才能,心理素質也極差,首戰失利之後,整個人方寸大亂,《明史》中說他:「心膽皆喪,舉動乖張,不奉朝命」。


他自作主張,開始與黎利談判,割讓清化以南給黎利,撤回當地的軍民。明宣宗得到前方失敗的消息,一方面命令王通原地固守,同時任命安遠侯柳升為交阯總兵官,率軍趕赴交阯。又任命沐晟為征南將軍,率軍從雲南進軍交阯。


到了宣德二年初,王通猶豫不敢出戰,錯過戰機,而沐晟進軍不利,新來的柳升戰死。同年十月,王通與黎利盟誓,宣布退兵,率領八萬多軍民退回廣西,留在交阯或者被殺的百姓,不可勝數。


當時,在是否放棄交阯的問題上,朝廷中爭議很大,王通直接放棄交阯,讓爭議失去了意義。


回到北京之後,王通被追究罪責,判了死罪,奪去爵位並且籍沒家財。到了明景帝時,王通被釋放,重新帶兵,升到了都督僉事,不久死去。


明英宗復辟之後,重新允許王通的後代繼承爵位,但不是成山侯,而是降級為成山伯,一直傳到了明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賤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做了一件事情,讓人難以接受
老人帶一寶刀去鑒定,看到刀上4個字後,專家哆嗦稱:您父親是?

TAG:小賤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