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上市後首次迎來組織機構大調整,兩大看點了解雷軍宏大布局!

小米上市後首次迎來組織機構大調整,兩大看點了解雷軍宏大布局!

今年年初的小米2018年會上,雷軍曾提出一個新目標,就是要在10個季度內,小米重回國內市場的第一。

作為一項吹響集結號的決戰,雷軍為此提到了多個實現策略,比如要堅定地將戰場前移,將指揮部設在前線;再比如說為各條戰線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管理護航。而從那個時間起,小米也開始培養並提拔一大批年輕的管理幹部,以構建更具活力、更有進取心的各級前線指揮團隊。

此前,大家都被小米的10個季度重回國內第一的目標所吸引,並沒有太多注意到雷軍所說的戰場前移和後備幹部管理、培養工作。今天,在距離年會時間過去整整半年多時間後,雷軍的一部內部郵件曝光了小米歷史上的最大一次組織架構規模調整,其在業界造成的熱議現象大有超越蘋果新品發布會風頭。

總結來說,本次的小米組織架構調整有兩大看點,而且其也與半年前雷軍的說法絲絲相扣。

一是架構職能更加扁平化後,戰場全面前移。

說到小米的主營業務,只要看過小米財報的人都知道其分為三塊:智能手機、IoT和互聯網服務。這三大業務中IoT和互聯網服務將是以後的發展之重,不過其業務線卻非常龐雜,目前的發展遠不如手機業務那麼聚焦。比如從此前存在的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四大部門來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職能重疊和重複建設的問題。另外眾所周知,現在的手機業務都開始細分市場,所以小米在涉及自己的主要業務發展方向上自然不能放任分散,故之本次業務架構改組後,將此前的四大部門重組成10個更加聚焦的業務部門,其中有四個互聯網業務部門、四個硬體產品部、一個技術平台部和一個消費升級的電商部。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將如何發展,組織結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過來,從組織結構也不難發現一家公司對未來的謀篇布局。雷軍表示,小米營收已過千億,員工已過兩萬,下一階段的目標直指營收萬億,員工規模十萬,而小米的一切制度設計都將以此為目標。

二是合伙人回集團,把一線陣地交給年輕人,同時成立集團組織部和集團參謀部兩大職能部門。

此前,說到小米的領導階層,可能大家最多的印象就是那幾個創始人,雖說他們還年富力強,但如果沒有新一代的接班人,小米的發展前途肯定會受阻。

本次組織結構調整,就是大力加強總部職能,合伙人回到集團,把一線業務陣地交給年輕人,同時從戰略和公司管理層面為年輕的管理者引路護航。比如集團組織部的成立,主要負責中高層管理幹部的聘用、升遷、培訓和考核激勵等,以及各個部門的組織建設和編製審批工作。而說到專門設立組織部,將用人機制放到公司的發展戰略地位,在小米之前也就華為和阿里有自己的組織部,小米是巨頭公司中的第三家。雷軍表示,小米要成為萬億營收的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大腦能力,將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核心高管集中在總部工作。同時這一行動也表明,小米已經把組織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放到了公司發展的頭等位置。

有了人才的梯層培養,對於戰略規劃小米也伸出重拳,專門成立了集團參謀部,該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協助CEO制定集團的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

從本次的組織架構調整來看,其最大看點是架構調整後,內部溝通和管理決策將更為高效,年輕管理層挂帥的一線部門將擁有更多的主動權。這同時也意味著,一旦有新的業務形態,小米可以靈活地設置一線部門。另外從本次新改組的10個一級部門的高管年齡來看,平均年齡僅為38.5歲,80後佔大多數。更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創立才只有8年時間,而本次新晉的10位部門總經理的小米供職的平均時間達到了5.9年,所以這批年輕高管對小米有著絕對的罕見忠誠度。

雷軍在這個內部郵件中表示,「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顯然,小米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地進行長期性發展的戰略規劃和人才布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ocusOne 的精彩文章:

不止表象這麼簡單,小米公布重要新數據!
全面屏下的新系統:MIUI10全新設計理念解讀

TAG:Focus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