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新軍陣營被打壓,此人倖免卻在日後倒戈吳佩孚

湖北新軍陣營被打壓,此人倖免卻在日後倒戈吳佩孚

原標題:湖北新軍陣營被打壓,此人倖免卻在日後倒戈吳佩孚


民國二年的暮春,剛坐穩江山的北洋軍閥,就遇上了南軍扯旗放炮。粵贛皖三省都督率先發難,湖北陣營的黎元洪本想做個「和事佬」,沒想到袁世凱根本不買賬,癸丑之役爆發。結果打腫臉充胖子的南軍,沒經過像樣的抵抗就倉皇落敗。其實,袁世凱一開始落子布局之時,就沒有把南軍放在主要敵手的位置,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有「首義」光環的湖北新軍陣營。善於沽名釣譽的黎元洪,絕不是心寬體胖,畢竟作為甲午一役可以蹈海赴國難的「人傑」,黎元洪這位清朝的二品武官,更是在武昌起義後被擁為「都督」,湖北新軍亦是源於張之洞的「自強軍」,也就是可以和北洋新軍比肩的「南洋新軍」。


所以說清廷遜位之後,能有籌碼和袁世凱逐鹿天下的對手,黎元洪屬於最具威脅性的角兒。而且黎元洪是一個優秀的宦海的演員,時不時通電錶態自己的人畜無害:「沉機默運,智勇深沉,洪不如項城;明測事機,襟懷恬曠,洪不如逸仙;堅苦卓絕,一意孤行,洪不如黃善化。」袁世凱豈會看不出這一套故意示弱的把戲,遂一再邀請黎元洪赴京任職,意欲調虎離山。黎元洪也清楚這是一出「請君入甕」的戲碼,所以一再拖延,結果卻被袁世凱麾下的段祺瑞,以近乎綁架的方式請入京,段祺瑞以陸軍總長之職兼任湖北都督,湖北新軍陣營中的牌面轟然倒塌。



但是,袁世凱清楚斬草務必要除根,所以無論是蔣翊武亦或是張振武,武昌首義中威名赫赫的「三武」,算是借黎元洪之手除掉了其中兩位。段祺瑞督鄂後,袁世凱更是「秘授方略,首先裁兵,凡是因武昌起義,有功升遷師旅長者,先後罷斥,僅一劉佐龍碩果僅存。」湖北新軍陣營被打壓,近乎土崩瓦解,而且袁世凱對於亡清之功,一直也不待見湖北新軍的功勞,感覺這一根導火索,讓黎元洪搶了本該屬於他的風頭,常對人言:「華甫已攻下漢陽,宋卿已逃往洪山,我如不密電阻攻武昌,黎已被擒,都督何來?」儘管湖北新軍陣營經袁世凱之手被大肆清除,但是正如吳虯所言「劉佐龍是為留一倒吳線索,此中若有定數」。


最終在民國十五年,吳佩孚麾下北洋軍鏖戰於湘鄂前線,時任鄂軍第二師師長的劉佐龍倒戈,炮擊吳佩孚在山下的指揮部,與南軍裡應外合,北洋軍丟掉武漢三鎮中的漢陽、漢口,吳佩孚狼狽撤退,不得不北上收整人馬,曾經的十四省聯帥聲望掃地,留下劉玉春率部困守武昌孤城。四十五天的孤立無援,劉玉春在武昌城破後被俘,孫傳芳意欲漁翁得利的「五省聯軍」也在江西戰場相繼失利,不得不北上向張作霖求援。曾經不可一世的北洋集團,僅留下旁系奉系軍閥一個「東北王」張作霖獨木難支,北洋軍閥在固步自封的道路上終於自食苦果。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菜根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另類臉譜:閻錫山與張敬堯過招,爭奪山西地盤上演真假剿匪
抗戰中的「布衣將軍」,守一城而捍天下,出征前跪地為母洗腳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