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后下葬後不到200年,憤怒的農民軍開始拿她出氣

呂后下葬後不到200年,憤怒的農民軍開始拿她出氣

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是咸陽原上修建的第一座西漢帝王陵墓,從此以後這裡的景觀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先後有九位西漢帝王埋葬在這裡,加上大小陪葬墓約計500左右,一目難及,煞是可觀!

長陵又名「長山」,或「長陵山」。長陵與西漢首都長安城隔著渭水相望,據說過去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為漢長安城中的未央宮前殿上,雄偉的長陵清晰可見。

在公元前201年的新春到來之前,劉邦遷都長安,他要在龍崗福地的八百里秦川坐牢自己打下的江山。

就在這一年,劉邦開始了實施執政以來最大的國家工程——修建自己的陵寢。他把陵地選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塬上,希望劉姓天下長安、自己長壽,把陵墓叫做長陵。長陵的陵園仿照都城長安建造,陵園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900米。

陵冢的下面是劉邦安寢的地宮,地宮裡「內梓棺、柏黃腸題湊,以次百官藏畢,其設四通羨門,容六車六馬,皆藏之。四方外涉,東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駑,設伏火」。

陵園以東,是功臣陪葬墓群。在西漢諸陵中,長陵陪葬人數之多,陪葬墓格局之規整,在漢代帝陵中是絕無僅有的。

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的功臣和貴戚,死後多陪葬長陵。陪葬墓從陵園東門一直到涇河岸邊,廣延15華里。據說,當時陪葬的有100多人,現在尚可見到的還有70多個墓冢。每個墓冢佔地不多,但墓冢之間前後左右的行列間距大致相當,排列得井然有序。

陪葬者大都是跟隨劉邦立下汗馬功勞的文臣武將和近親王侯。最知名的有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張耳等人。陪葬墓的封土較帝後陵小得多,形狀有覆斗形、圓錐形、山形三種。

現今地面上已看不到原有的禮制建築遺迹,經探測發現,高祖陵和呂后陵的北部東西並列分布著兩處建築遺址:東邊的在呂后陵北350米,西邊在高祖陵北130米。從兩處遺址分布位置來看,它們應為陵區中比較重要的禮制建築。

在陵園外呂后陵正南,北距陵園南牆30米,有一大型建築遺址,東西250米,南北亦在百米以上,遺址內有巨大的柱礎石,紅色牆皮,大量磚瓦堆積。距此遺址南約400米,有一較大型遺址,東西150米,南北近百米,遺址內縱橫分布著截面為圓形和五角形的水管道。

史料上說,劉邦是因為征討英布的時候被流矢所傷,傷勢過重外加年事已高而死,劉邦在去世以前就開始營建長陵,史料上說:「漢天子即位初年而陵,天下貢賦一分為三,一歸宗廟,一歸賓客,一歸山陵。」

儘管劉邦承襲了秦末以來天下大亂的局面,據說出門都湊不齊天子六乘之馬,地下大臣上朝甚至還要乘牛車,但是長陵的規模還是相當可觀的。

呂后死於劉邦十五年後,據說呂老太太是因為被她殘害致死的趙王劉如意幻化成的一隻小狗咬傷,狂犬病發外加年事已高而死的,看來呂老太太作惡都做的天怒人怨了,而且身後也沒落得什麼好結局。

呂后下葬二百年不到,長陵就被關外的農民起義軍掘開,呂后的屍體甚至遭到了農民軍的玷污,以至於她隨身佩戴的印章,都滾到了長陵附近的溝溝里,被放牛娃撿到,成了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只重點說了孫悟空長生不老?還有一人,而且是個凡人!
蘇軍炮火最猛的戰役:半小時打光2000千車皮的100萬發炮彈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