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藏在心靈深處的嚮往

藏在心靈深處的嚮往

原標題:藏在心靈深處的嚮往


沒有入黨的時候,覺得入黨難,認為只有足夠優秀的人,才可以入黨,才能擁有「共產黨員」這一神聖的身份。


在延安上大學的時候,班裡很多同學都想入黨,但只有表現突出的同學才有機會,我把入黨申請書寫了又寫,讀了又讀,卻沒有勇氣交上去,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優秀。心裡想,等英語四級過了吧!等期末考試得了優秀吧!等作文競賽得了獎吧!可等到四年過去,入黨申請書還沒交上去,心中懊惱不已,入黨的念頭時時在心中打轉,成為黨員的那種光榮感讓我著迷。

2008年,我到祖國的邊疆地區當了一名特崗教師,常會向身邊的同事打聽學校里的老師怎麼入黨,有什麼要求,入黨難不難等問題,有的同事說當老師入黨不起什麼作用,又不是公務員。我很震驚,我一直想入黨,並不是為了能得到什麼,會有什麼好處。


入黨,是我藏在內心深處的嚮往。


這顆「種子」應該是在讀小學的時候就深深埋下的了吧!在我最喜歡的語文課本里,我把《倔強的小紅軍》《小蘿蔔頭》《七根火柴》等課文反覆背誦,他們的事迹讓我感動,佩服,想著小紅軍會餓死,難過得掉了眼淚,小蘿蔔頭吃發霉發臭的飯,自己吃點冷飯算什麼,那個無名戰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一根一根的移交火柴的樣子,印在了我的心上,默默中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的人,不怕困難,對認定的事不變心,不妥協。


最初萌生入黨的念頭,是源於我的爺爺。他是一名鄉村醫生,他兩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遠嫁,吃了很多苦。他常說是組織給他去學醫的機會,才有他的今天,當鄉村醫生幾十年,風裡來雨里去,為村裡和鄰村的人看病抓藥,無怨無悔。他對黨對國家深懷感激,認為過上好日子就是黨的恩澤。爺爺遍山尋草藥的身影,省吃儉用的習慣,常教導我做人要厚道的言行,大聲宣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才是好詩的樣子,看歷史戰爭片時的肅穆,看新聞聯播時的專註,一直影響著我。他的一些品質,是我認同的一種精神,心中除了自己,還要有一些高尚的東西。我們常常一起看歷史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對裡面的人物反覆評價,一遍遍在心中描摹,共產黨員的形象逐漸在心中生成。

年紀稍長,我對黨員這一身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要成為一個做事讓人放心,說話算數的人,首先就要努力成為一名黨員,這樣的念頭,在無形中給我一種力量。


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後,我考上了公務員,在一個鄉鎮工作,因在辦公室,在七一紀念建黨活動中我參加做後勤工作,活動結束後,我很慎重地跟鄉上的組織委員說我想入黨的事情,她說,入黨難還是不難,在於你的表現,要有信心。經過一年多考驗,我終於遞交了我的入黨申請書。


當初,對成為了黨員的同學、同事滿懷仰慕。當自己也成為黨員後,才明白,「共產黨員」是光榮稱號,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與入黨相比,做一個合格黨員更難,更考驗人。怎樣才能「無愧於黨員的稱號」?這是我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更是需要用一生去踐行的承諾。在鄉黨政辦的時候,接打電話,收發文件,複印資料,接待群眾來訪……做的都是一件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似乎沒有以前自己想的那麼「轟轟烈烈」。


後來因工作調動,我主要負責接待群眾查閱檔案。有些群眾記不得結婚時間,無法查找,她們會說,結婚有十多年了,或是說屬狗那年,生第一個孩子那年,你幫我算算。有的時候很費力的解釋了,他們還是不明白,難免有些氣急。過後,總是後悔不已,心裡堵得慌,群眾走很遠的路來辦事,很不容易,提升他們的幸福感,不就是要從這樣的小事做起嗎?我時常在想,黨和國家為了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在不懈努力,我自己更不能不儘力,每當自己做得不好,我都會很難過。也才明白,做一名合格黨員,首先要經得起小事的磨鍊,也漸漸明白,在事關群眾利益面前,沒有小事。共產黨員的光輝,是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凝聚的,是在實幹苦幹中綻放的。


如今,我成了一名紀檢幹部,對黨員這一稱號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認為對的就堅持到底,認為不對的就堅決反對,沒有迴旋的餘地,也沒有折中的辦法。在開展「兩學一做」的時候,認真讀黨章,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讓自己的心,沉靜,再沉靜,掃除心靈原野上的一切障礙,這樣精神層面的濯洗,讓我自信了很多。

「和內在力量相比,外在之物顯得微不足道」,成為一名好黨員,就是我內心的一種力量,在人生的長途中,是這種力量,讓我變得堅強。(牛英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紀檢網 的精彩文章:

清廉父子

TAG:雲南紀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