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日前,紫光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實際控制人清華控股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據消息稱,此舉主要是為了貫徹中央文件精神。在清華控股轉讓紫光集團部分股權後,對於清華來說,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育方面;對於紫光來說,也是解除行政體制束縛,進一步提升公司效率的契機。在引入新股東後,紫光有機會獲得更多資源,幫助其打贏與高通、聯發科、三星、SK海力士、東芝、鎂光等海外巨頭的絞殺戰。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清華控股轉讓股權是基於中央文件精神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要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向,尊重教育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促進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高校所屬企業要進行全面清理和規範,理清產權和責任關係,"讓教育回歸教育",分類實施改革工作。

清華控股本次籌劃轉讓紫光集團部分股權,恐怕正是為了落實《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畢竟國家對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已納入重要日程,高校資產統一監管是改革趨勢,有些地方已經在將校企納入地方國資監管。本次股改是順應改革大勢、迅速落實高校企業國資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事實上,從清華大學對於本次股權轉讓的公開表態也能看出來是順應大勢,清華大學表示。清華大學為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決定推動所屬企業的市場化進程,優化國有產權結構。

根據公開消息,在本次股改以前,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股權。在清華控股與高鐵新城、海南聯合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後,分別轉讓持有的30%股份和6%股份給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

也就是說,原本是清華控股總共持有紫光集團51%股份,變成了清華控股、高鐵新城、海南聯合三家共同持有紫光集團51%股份。

這裡介紹一下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

高鐵新城的全稱是蘇州高鐵新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是高鐵新城管委會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高鐵新城管委會為高鐵新城唯一出資人和實際控制人。

海南聯合53.56%的股權由海南省國資委直接持有,其餘46.44%的股權由海南省國資委全資子公司海南發展持有,換言之,海南聯合其實也是海南省國資委掌控的。

因而,本次清華控股轉讓股權是教育部麾下的校辦企業的部分股份,轉給地方國資委統籌。更多的還是基於國家政策大方向做出的決策。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股改對於清華和紫光來說都是利好

在清華控股轉讓部分紫光集團股份後,對於清華和紫光來說,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由於高校企業改革相對滯後,加上教育部門沒有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所以很多資產是由學校在管。不過,教育部門本身相對缺乏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在制度和體系機制都有待進一步完善,甚至有過不少的教訓。將成熟的經營性資產從學校剝離出來,由國資委統一監管有利於高校"減負",讓"讓教育回歸教育",辦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使之成為中國尖端人才的搖籃。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同時,將高校管理的經營性資產轉由國資委監管,有利於紫光集團在市場競爭中更好的發展。

首先,有利於解除行政束縛,提升企業效率。在以往,由於體制問題,紫光很多決策需要層層審批,導致決策周期被行政體制拉長,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非常不利。在由地方國資委監管後,則有利於簡化審批流程,提升決策效率,使紫光更好的商業化、市場化。

其次,國資委和紫光在國資監管和企業經營上更有經驗。之前提到了,教育部門本身相對缺乏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而國資委在這方面則非常專業。就企業經營來說,紫光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晶元企業。據趙偉國在重慶的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透露,紫光集團2017年年在芯雲業務上營收達到了600億元,其中集成電路業務上營收200億,網路、計算業務上營收400億元,預計2018年紫光集團的營收會超過800億。很顯然,紫光集團在經營企業上比作為機關的教育部門更具經驗。因而在完成股權轉讓後,可以實現"讓教育回歸教育,企業由企業經營"。

最後,就是引入新股東後,紫光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在完成股權轉讓後,清華控股還是持有15%的股份,也就是說,紫光並沒有脫離和清華的關係,過去通過清華引入的資源,未來還能夠享有。同時,還引入了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兩家新股東。而這兩家新股東將會給紫光引入一些資源。引入高鐵新城後,有助於進一步加強紫光與江蘇地方政府的合作;引入海南聯合之後,將有助於推動紫光和海南地方政府的合作,特別是國家將在海南發展自貿區,而紫光麾下多家企業在海外有較高市場佔有率,因而引入海南聯合對於紫光擴展國際業務能起到積極作用。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紫光的有望成為中國版的三星

近年來,紫光通過併購和資源整合,發展非常迅速,根據紫光官方介紹:

紫光集團以自主創新+國際合作為企業的創新驅動,將企業戰略與國家戰略相結合、科技產業與商業現實相結合、本土雄心與跨國經營相結合,定位於世界級「從芯到雲」的高科技產業集團。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紫光集團以移動晶元設計為突破口,以存儲晶元製造為縱深,關聯雲計算和整個網路產業生態,打造出了紫光特色的『從芯到雲』產業鏈條。

通過一系列的併購和資源整合,紫光已經形成從芯到雲的全產業鏈。

目前,紫光的晶元業務涵蓋移動通訊、存儲器、智能安全、可重構系統晶元(FPGA)、物聯網、數字電視晶元、AI晶元、半導體功率器等。其中紫光展銳在市場份額上,已經是僅次於高通和聯發科的手機晶元設計企業。在存儲晶元上,紫光研發了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元,並且將於今年內在武漢生產基地實現量產,完成國內高端存儲晶元"零"的突破。根據趙偉國的公開講話,紫光將籌集3700億資金,備足足夠五年的彈藥與三星、SK海力士、東芝、閃迪、鎂光等國外巨頭血拚。如果能夠做成,紫光將在存儲晶元上重複京東方的成功之路。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在網路設備和伺服器上,紫光通過收購華三,掌握了交換機、路由器等網路設備與伺服器的相關技術。其實,紫光的模式和華為很相似,都是基本能做到雲計算中心設備自主化,伺服器、存儲、網路設備基本都齊全了,特別是在存儲領域,紫光的自主化程度還要高於華為。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在雲方面,根據紫光的官方宣傳:

紫光雲產業是紫光集團芯雲戰略的另一個核心。前不久,紫光集團宣布投資120億元,開始進軍公有雲市場。紫光雲專註於企業級市場,聚焦城市雲和行業雲,以線下帶動線上,為企業級用戶提供無縫擴展的雲服務。

紫光雲是一朵芯雲一體、場景驅動、混合交付、授信安全的雲。紫光集團是國內少數可以提供從產品到諮詢、設計、建設和運營的全產業鏈雲網服務企業,並擁有計算、存儲、網路、安全、超融合系統和IT管理系統等全系列雲架構產品。

紫光集團將依託紫光雲公司和紫光旗下新華三、紫光雲數、紫光軟體、紫光數碼、紫光西部數據等雲網板塊企業在創新技術、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的優勢,為市場提供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以及行業雲、城市雲,和領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與服務的一體化能力,服務於中國及全球的雲計算市場。

紫光集團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是中國最佳私有雲/混合雲方案提供商,在企業網市場、雲管理平台、政務雲、國產虛擬化等領域佔據中國第一的市場份額。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政務雲等市場對雲平台的要求比較單一,穩定安全是第一位的,市場需求和紫光的條件非常匹配,因而紫光的發展前景良好。未來,如果紫光把存儲和晶元領域的技術優勢,整合到自己的雲計算中去,那在國內還真是人無我有的優勢。

紫光股改是清華和紫光雙贏 市場歸市場 教育歸教育


希望在引入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之後,紫光能夠獲得國資委更多的資金支持,幫助紫光麾下企業打贏與高通、聯發科、三星、SK海力士、東芝、鎂光等國際巨頭的絞殺戰。希望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能夠引入更多資源,幫助紫光更好的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成長,成為中國版的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PPT造芯 浮誇宣傳 上市套現 人工智慧獨角獸群魔亂舞
華為花大價錢在海外布局研發 是千金買馬骨么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