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美國,與科學松鼠會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在美國,與科學松鼠會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科學松鼠會的讀者中有不少是在國外留學的學生,經常有小夥伴在後台問我們「你們啥時候能來美國辦活動呀?」

這不,這周末我們就來啦!

期待ing

9月15日,科學松鼠會將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與安城文化沙龍聯合舉辦線下沙龍活動「達爾文之後的演化學家,都在幹些啥?」

現場或在線(YouTube 直播鏈接:http://www.aashalong.com/videos/)參加活動,和一線科學家面對面,一起討論那些我們不知道的」進化論「吧。

主講人:鄒征廷,美國密歇根大學生態與演化系博士後。a.k.a. 果殼物種日曆、我是科學家作者盧平。

研究領域:分子演化,系統發生。

(掃描本文末尾二維碼,關注「盧平的神奇生物」公眾號)

如果你熱愛自然

想了解科學界對進化論的態度

想了解生物演化的有趣小故事

本次由科學松鼠會舉辦的活動

一定不要錯過哦

我們不知道的「進化論」

人是猴子變的嗎?

嬌鶲如何撩妹?

魷魚和你有什麼驚人的相似?

甲蟲里為什麼同時存在「兄貴」和「娘炮」?

為什麼人類沒有「骨器」?

家貓吃鳥是不是優勝劣汰?

說到底,生物演化究竟是什麼?真的是優勝劣汰嗎?是,也不是。

說起生物演化,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想到一些有趣的例子,或者用優勝劣汰的理論來解釋一些自然界中的有趣現象。而從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理論以來,演化作為一個科研領域,經歷了以群體遺傳、系統發生理論為代表的數學模型化和源自分子生物學的中性學說帶來的「範式轉移」,幾經波折,形成了現代演化生物學的理論框架。而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只是這個體系中的一個因素而已。

然而從《物種起源》至今沒有改變的是,演化研究者們仍在關注著自然界中千奇百怪、鬼斧神工的生命奇蹟。會彈琴的鳥,玩捆綁的真菌,長壽的虎鯨,難治的癌症,背後都有著演化鐘錶匠的身影。

在為大家展示「神奇生物在哪裡」的同時,我也會涉及一些現代演化理論的簡單元素,讓我們一起一窺生命世界的史詩,討論看待演化的正確視角,發現演化科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達爾文之後的演化學家,都在幹些啥?

時間(美國東部):2018年9月15日星期六 下午3:00-5:30 (北京時間9月16日星期日 凌晨 3:00-5:30)

地點:密歇根大學中校區 Hatcher Library South 二樓 Clark Library

YouTube 直播:http://www.aashalong.com/videos/

(稍後會放出錄像,敬請關注科學松鼠會微信公眾號)

安城文化沙龍(aashalong.com)

安城文化沙龍創辦於2008年,是密歇根大學華人學生的重要活動組織之一。沙龍通常於周六舉辦,其話題涉及文史理政等諸多方面,主講人多為密大在讀的博士生或訪問學者。

交流讓思維更深入,分享使見識更廣闊。每個人都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獨到的見解,我們希望建立這樣一個平台,讓思維的火花交相碰撞,使知識的疆域相互拓展。不願在循規蹈矩的生活中逐漸平庸的朋友們,歡迎加入我們的文化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媽媽,我想讀一個基礎學科的博士?」「孩子,你是要做居里夫人么?」
Nature審了個稿,卻卷進一樁諾貝爾獎的公案!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