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漢武帝修建一座城,兩千多年後,日本卻發了大財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一個流派,叫做「邊塞流派」,其中最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王昌齡,高適等等,高適曾經寫過的《燕歌行》,岑參曾寫下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還有王之煥寫下的十分有名的《涼州詞》,他們都從各個方面描寫出了守邊者的情懷與落寞。
其實對於很多沒有過親身經歷的邊塞詩人,他們只能是憑空想像,但是也依舊是創作出了許許多多的氣勢磅礴的邊塞詩,但是其中有一種題材,就是「受降城」,在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中,「受降城」一共是有三處,那就是漢受降城,唐受降城,以及明受降城,而被我們提到最多的就是漢「受降城」。
漢受降城是位於秦漢長城以北,屬於自西漢以來,在文獻中所記載的受降城中,唯一的一座真正的為接受敵人投降而建造的受降城,是為漢武帝的騎郎公孫敖所建造,在前105年烏維單于死,後來兒子繼位,但是因為常常遭遇大雪,很多畜生全都被餓死。
因為受降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使得其在後來的歷史傳說中一直都擁有著很多很多的較為神秘的色彩,而受降城也是中國的古典詩歌當中的十分重要的邊塞意象之一,從唐朝開始,就一直都受到很多詩人的喜愛,而對於那些沒有邊塞經歷的詩人,他們就會靠自己的想像去虛擬情景,以這樣的一種做法來寄託自己的希望殺敵報國,建國立業的抱負,希望可以構造出一副別樣的情景,來抒發自己別樣的感情。
而且,有傳說,這座受降城中有許許多多寶貝,而且在天氣好的時候,還會出現金光,但是,在從日本人入侵了中華之後,受降城的遺址被他們全都糟踐了,而這種金光也在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所以,就會有人懷疑說日本人其實已經從受降城拿走了很多很多的寶貝,這也是導致出現奇異現象的重要原因。
暫且不說這種傳說是真是假,受降城對於我們後人的意義一定是重要的,他經歷了太多洗禮,是十分具有科學價值的。
據記載,漢受降城確實是埋葬了許許多多的寶貝,遺址也在後來被發掘,而在此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大多都是西漢時期的軍用文物,有青銅器,還有陶瓷,蓋弓帽、生鐵等等很多很多。


※歷史上常勝不敗的八大虎將,霍去病僅排名第三,第一卻是這位大神
※兩萬年前,這種古人類滅絕,但還有一些基因依舊存在於我們的體內
TAG:史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