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擲骰子的!我國科學家基於星光隨機數,檢驗了貝爾不等式!
據《中國網》報道,中科大教授潘建偉等人,率先實現了利用11光年外的星光產生隨機數,來排除貝爾實驗中的隨機數漏洞,成功驗證了量子力學的完備性!該項成果也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1935年,愛因斯坦為論證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謬」,並對波爾說「上帝不擲骰子」;
1964年,英國科學家貝爾,提出能檢驗EPR的理論基礎——貝爾不等式;
1982年,科學家阿斯派克特,首次完成了驗證貝爾不等式的實驗,實驗結果支持量子力學,但實驗中存在的局域性漏洞和檢測漏洞(某些地方也稱「探測效率漏洞」)備受爭議;
2015年,科學家排除了局域性漏洞和檢測漏洞,實驗結果同樣支持量子力學;但實驗中隨機數的選取來自量子隨機,也被人質疑量子隨機可能和實驗結果存在未知關聯,稱為隨機數漏洞。
2016年11月30日,科學家又進行了大貝爾實驗,在全球隨機選取3萬人,讓他們憑藉「自由意志」來隨機選取一個數(實際上就是一個隨機數選取遊戲),然後把得到的隨機數作為貝爾實驗的隨機數,以此排除隨機數漏洞,但實驗結果一直未公布(或許艾伯菌的消息不靈通);
2017年6月,中科大教授潘建偉等人,首次實現了基於遙遠星光來產生隨機數方法,並獲成功;
2018年8月近日,潘教授等人,利用11光年外星光產生的隨機數,完成了貝爾實驗,同時關閉了局域性漏洞和檢測漏洞,實驗結果證明貝爾不等式不成立,驗證了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意義:這是一個非常巧妙且完美的實驗,利用11光年外的星光產生隨機數,意味著就算隨機數和實驗結果存在關聯(也就是說量子力學不完備),那麼也是從11年前就開始「預謀」的,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的範疇, 那我們更願意接受「量子力學是完備性的」這個結論!
該項工作相當有意義,量子力學的完備性一直備受質疑,如今隨機數漏洞的補上,說明愛因斯坦這次真的錯了——上帝真是擲骰子的!
相關閱讀《大貝爾實驗為何遲遲未公布結果,難道真發現了上帝存在的證據?》
好啦!這篇內容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我們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TAG:艾伯史密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