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止觀治病十法——《治病炒方——健康長壽的秘訣》

止觀治病十法——《治病炒方——健康長壽的秘訣》

《治病炒方——健康長壽的秘訣》——止觀治病十法

上凈下空老法師講述

華藏凈宗學會恭敬整理

我們身心都有病,而且是大病,不是小病。《小止觀》有十種治病的方法,何謂止?放下,何謂觀?看破。真能看破放下的人,少病少惱,這我們應當要學習。

第一、「信,信此法必能治病。」此法是什麼 法?斷惡修善,具體來說,就是《弟子規》、《感 應篇》、《十善業道》。

《十善業道經》云:「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 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佛告訴龍王,龍王是我們地球眾生的代表。 為什麼叫龍王?在畜生道裡面,龍、蛇是最善變的,比喻我們人心的善變。四大天王中的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龍或是蛇,左手拿著龍、蛇,右手 拿珠,龍、蛇代表社會人心善變;珠就是佛法,它永遠不變。我們處在這個動亂、善變的社會中,要保持著清凈平等覺,守住十善業道永恆不變。「十 善業道」真的是永恆不變,十善是綱,十善業展開就是《弟子規》、《感應篇》,這是細目。我們起 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決定不能夠違背,這就是處善 變的社會中保持自己不變,不變能治病,能治身心 各種不同的病。

《感應篇》講因果,真的懺悔、斷惡修善,極其嚴重、醫生不能治的病症突然好了,這樣的例子 很多,你要相信。用什麼來治病?用你的良心治病,因為你本來沒有病,病從哪裡來的?病從煩惱、貪瞋痴慢來的,因為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 瞋痴慢,讓你身體的細胞產生病毒,你就生病了。 如果能把不善的思惟統統放下,不善的言行統統改正過來,你身體裡面所有這些病毒的細胞慢慢就恢復正常,你改得勇猛,它恢復得很快,恢復正常你 就健康了。

中醫治病的原理,可以說百分之七十是調整心 態,用藥只是外面幫助你,只有三分功,七分是調整心態,心態好了病就沒有了。最好的心態是什 么?孝順父母、尊敬尊長,你要是百分之百做到, 百病不生。古人所謂,十二歲以下的小孩生奇奇怪 怪的病,沒法子治好,他的病因出在哪裡?出在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一定是不孝順的人,不知道尊敬長輩,這個業讓他的兒女來承擔,他得病了。如果真正懺悔,改過自新,小孩的病就會好,醫治會有效果,這個例子很多。孝順父母、孝順公婆,你的兒女好養,一定要相信!用現在的話說,良好的心態、清凈的心態,清凈平等覺,必能治病。

第二、「用,隨時常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我們對於「十善業 道」的理論要明了,事相要完全落實。落實在《弟 子規》、《感應篇》,要真正相信。真正學習的 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若遇到困難,一定會查經中哪一句話能夠幫助他化解,統統找得到。我們這幾年在提倡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看到很好的效果,用在自身,得癌症的、不治之疾的都好了,家庭不和的,家庭幸福了,事業上有問題 的,問題都沒有了,一帆風順。你要相信,你要會用。

第三、「勤,勤用不息,取差為度。」這是講活學活用。老師教的是原理原則,原理原則在日常 生活當中要活用,所謂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它不 是死呆板的。

第四、「常住緣中,細心念念依法,而不異緣。」沒有信心,做不到,一定要把信心擺在第一。你對法可不能懷疑,懷疑就錯了。聖賢人的法 經過千萬年的承傳,如果它有問題早就被淘汰了, 怎麼能傳到今天?特別是綱領,只有幾條。中國傳 統文化的綱領,要是用一個字來說,就是「孝」 字,中國傳統文化是孝文化,從孝演繹出五倫、五 常、四維、八德,總綱領。世世代代,千經萬論, 都沒有能超越這個綱領。從四書五經、十三經,再 擴大到《四庫全書》,它們有沒有離開五倫、五 常、四維、八德?沒有。這四條統攝千萬年傳統的文化,留下來的典籍沒有一句是廢話,要細細揣摩、學習,有大利益。古諺語說得好,「不聽老人 言,吃虧在眼前」。中國文化的樞紐是教學,「建 國君民,教學為先」。

個人,從身體健康或者是一身的病痛,與這個有關係,你要是念念依法,身心健康。這個法就是 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如果你完全相違背,就會得重病,這是真的,一點不假。在家庭也如此, 家庭念念依法,家庭興旺,如果完全相違背,這個家庭決定會滅亡,家破人亡。事業也是如此,念念依法,事業成功,不可思議!所以病的根源要知 道,它從哪裡起的,從自己身心到家庭、到事業、 到社會、到國家,乃至於整個世界。斷惡,什麼是 惡?違背倫常道德的就是惡.,修善,什麼是善?倫 常道德就是善。連科學家都告訴我們,反常,常是 五常,社會動亂,導致世界末日。如果回過頭來, 我們所有的人,各個人都能夠念念依法,就能恢復正常,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第五、「別病因起,分別是病從何因起。」今天地球病了,社會病了,這病怎麼來的?是什麼原 因起來的?把這個原因消除,病就好了。今天社會、地球上的病因,第一個因是什麼?自私自利、 貪婪不止,貪縝痴發展到極處。佛怎麼治這個病? 佛用戒定慧,轉貪婪為戒行,《弟子規》是戒行, 《感應篇》也是戒行,《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根本 戒。戒什麼?戒貪瞋痴。若不從因上消除,用什麼 樣的方法都產生不了效果。現在西方人用種種法令規章來約束,有沒有效?沒效,正是有些人講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收不到效果,能真正收到效 果還是聖賢教育,它真管用!

後面幾條是講方法,補助的方法。

第六講「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就是最恰當的方法。每個人根性不同,業障、習氣不一 樣,生活環境也不相同,因此,每個人使用的方法 也不一樣。要隨順自己的善根、習氣、環境,這個 方法你就能收到效果。

「吐納氣中,運心緣想,不失其宜。」吐納是 呼吸,修凈土的人,有用呼吸的方法來念佛,呼吸不斷佛號就不斷。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功夫用久了確實能攝心,也就是說妄念少、煩惱輕、智慧長,能收到這個效果。

第七、「久行,用之未即有益,常習不廢。」 你用這個方法沒收到效果,你不要放棄,你繼續努 力下去,長時薰修,利益就現前。我們習氣太深, 養成習氣的時間太久,哪有那麼簡單一下就能把習氣控制住,這是不可能的,佛菩薩再好的方法,你 也得有耐心才能收到效果。古人講「讀書千遍,其 義自見」,你讀書,對書不能了解,那是你功夫不 夠,功夫夠了,展卷一看意思就現前。為什麼從前 展卷意思不能現前,現在一展卷意思就現前?從前有業障,現在業障消除了,障礙沒有了,道理就在於此。

第八、「知取捨,知益即勤,有損即舍。」原 則裡面都是好的,沒有取捨,你統統都要受。可是在這千百年當中,許許多多的前人依照這個方法去做,都能夠得到好處,我們要依照做能不能得益? 不一定,為什麼?古人跟我們現在人所處的環境不相同,他那個時候可以這麼做,現在不能做,所以 就有損有益。原理原則決定沒動,古今經驗有不同,這必須有智慧才能夠揀別、選擇,哪些對我有 益處,我要好好學習,哪些對我沒有益處,我要把 它舍掉、放下。雖然放下,不能說它錯,它在那個 時代是對的,在這個時代不合宜,這個道理要懂。

第九、「持護,善識異緣,不令觸犯。」不同的緣,有沒有?有,尤其現在,不同的族群、信 仰、文化,這叫異緣。我們要不要學習?要學習、 要尊重,要認真學習,要十分尊重,我們才能夠和 睦相處。雖然和睦相處,但是,和而不同,不能產 生對立,這比什麼都重要。何謂和而不同?如同幾個人在一塊吃飯,有人喜歡吃甜的,有人喜歡吃鹹的,有人喜歡吃辣的,沒有衝突,他愛怎麼做都好,不要要求別人跟我一樣,各有所需,各有所取,各得利益,人就好相處了。要互相學習,和睦 相處,不令觸犯,這叫持護,持是受持;護,不但 護自己,也要護別人。

第十、「識遮障,得益不向外說,失損不生疑謗。」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得到好處不要去誇耀, 為什麼?會引起別人反感。尤其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這是敏感問題。別人來問你,可以說,不問,不主動宣揚,而要讚歎各種不同文化。對於不同的信仰,要學十大願王之「禮敬諸佛」,平等的禮敬、供養,這就對了,世界大同、社會和諧肯 定能夠出現。我依照這個修學,可是所得的結果不是福德,而是災難,而是病苦,這怎麼辦?會不會懷疑?會不會毀謗?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這種行為出現。佛菩薩、祖師大德在此教給我們,不可以,為什麼?你失損,那就是你得到的,學佛學久了知道,這是消自己的業障,得了一次大病,業障消了,業障消了病就好了。所以要知道懺悔,不能懷疑,不能謗佛,不能謗法,謗佛、謗法罪上加罪;你對於佛法更虔誠、更認真、更努力,業障很 快就消除。所以,佛在大乘教中說,疑是菩薩第一 重障,一定要記住,對於聖人的教誨、佛菩薩的經 教,不懷疑、不毀謗。

(節錄自華嚴經12-17-2092集)


編輯說明

世人都希望無病無災、長命百歲,但要怎幺做到?《華嚴經》上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 變」。一切法是宇宙一切現象,從哪來的?心現識變。所以疾病的根源都是源於心,只要把心給治好 了,這一切法都治好了。

儒釋道三家都重視修心,三家修學的宗旨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就是把病的根源告訴你,根源是什幺?是惡。我們都不要造惡, 自然就不會生病。眾善奉行就是治病的藥方。所以 治心是防病,人要是有了毛病才治,那是屬於次等 的,上等的是你還沒得病之前就已經幫你防治。

本書彙整上凈下空老法師相關的講演內容,期能協助大家了解疾病的事實真相,當我們明白後,心就安了,心安之後妄念自然減少,清凈心就浮現起 來,身體自然就健康,許多毛病也都能恢復正常。 本書內容若有彙整不當,或是文字訛誤之處,尚望諸位仁者大德不吝賜教,以使爾後再版時, 以修改完善,廣益大眾,至誠感恩!

華藏凈宗學會謹識

止觀治病十法——《治病炒方——健康長壽的秘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大圓滿光明雲」——《地藏經》大意(3)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24)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