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些城市幾千年都沒改過名字

這些城市幾千年都沒改過名字

城市·你的名字

作家改筆名,演員改藝名

戶口本上專門有個小框框

寫著「曾用名」

改名實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人的一生,百十來年,尚且如此

城市在千百年的傳承中

改個名字,換換稱呼

便更是尋常事件了吧

有時候我們覺得

改過的名字不夠好聽

就這樣的吐槽——

你好,在下棗莊王高長恭

你好,在下臨沂榜首梅長蘇

不過以下這些城市

幾千年了都沒改過名字

邯 鄲

地名由來有三說,一說戰國以前寫作甘丹,二說由姓氏而取名,三說源於邯鄲山。

邯鄲,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建安文化和成語典故文化等。同時還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太極之鄉和指南針的故鄉。

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長 沙

簡稱長,古稱臨湘、潭州。

地名由來有五說,一說得名於長沙星,二說得名於萬里沙祠,三說得名於「沙土之地」,四說得名於長形的沙洲,五說得名於「蠻越」語「祭禮女神的地方」。

長沙,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發源地,因屈原和賈誼的影響而被稱為「屈賈之鄉」。

長沙又稱「楚漢名城」,而起源和發展於此的湘繡,為四大名綉之一。

長沙過賈誼宅

唐·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成 都

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

成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迹。

成都曲

唐·張籍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荊 州

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荊州,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

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鷓鴣天

宋·張孝祥

又向荊州住半年。西風催放五湖船。

來時露菊團金顆,去日池荷疊綠錢。

斟別酒,扣離弦。一時賓從最多賢。

今宵拚醉花迷坐,後夜相思月滿川。

孝 感

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縣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諱,遂根據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衾溫被和孟宗哭竹生筍等孝子感天動地的故事,改孝昌縣為孝感縣,「孝感」得名之始。

孝感,中國孝文化之鄉。膏、鹽、磷被譽為孝感「三寶」。

發孝感

宋·張耒

裊裊檣烏轉晚空,娟娟霜月入窗櫳。

岸頭楊柳如憐客,猶舞蕭蕭五兩風。

六 安

別稱皋城。公元前 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元末,始設六安州。

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並盛產茶葉,六安瓜片聞名全國,是中國十大歷史名茶之一。

夏月自六安舟行還安豐

宋·王之道

灧灧溪流漲淥波,乍晴天氣自清和。

露梢抽翠交新竹,風葉翻紅颭嫩荷。

水外遠山晨霧重,道傍佳樹午陰多。

頭旋更苦舟搖兀,說與篙師往得麽。

常 州

古稱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別稱龍城。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

常州,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保存著常州梳篦、留青竹刻、常州吟誦和常州天寧寺梵唄唱誦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再過常州

宋·楊萬里

淮浦回春舫,荊溪又早炊。

向來迎客處,還似迓儂時。

父老今余幾,山川別後奇。

舊遊休再至,再至只成悲。

揚 州

古稱廣陵、江都、維揚。為古九州之一,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

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環境宜人,景色秀麗,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

遣懷

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蕪 湖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因多湖泊、蕪藻而名蕪湖。

明代的紡織業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美譽。

近代蕪湖是全國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時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是長江下游地區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過蕪湖

宋·林逋

詩中長愛杜池州,說著蕪湖是勝游。

山掩縣城當北起,渡沖官道向西流。

風稍檣碇網初下,雨擺魚薪市未收。

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發斗山幽。

無 錫

古稱梁溪、金匱。

周秦之際,西郊錫山的鉛錫礦開採,但因漢初錫礦已告衰落,故名無錫。

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江南文明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太湖明珠」。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小上海之稱。

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

宋·蘇軾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石路縈迴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

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梧 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稱梧州。梧州,享有「綠城水都」、「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的美譽。

自宋代起就形成了梧州八景:桂江春泛、雲嶺晴嵐、龍洲砥峙、鶴岡返照、金牛仙渡、鱷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

經梧州

唐·宋之問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

青林暗換葉,紅蕊續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

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佛 山

古稱季華鄉。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正所謂是:「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佛山,是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也是粵劇的發源地,嶺南文化分支廣府文化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崇文尚武彰顯佛山精神。

雁塔瑤篸

明·李士安

花樹似簪山,晴香高惹步。

縱有五湖來,不浮孤影去!

福 州

別稱榕城。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稱「福州」。

城內于山、烏山、屏山「三山」鼎峙,閩江宛如綠帶穿城而過,「三山一水」成為榕城主要標誌,故福州亦稱「三山」。

東陽觀酴醾

宋·陸遊

福州正月把離杯,已見酴醾壓架開。

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

咸 陽

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秦國遷都於此。

咸陽,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和漢唐等13個王朝的京畿之地。自古就有「秦地最勝,無如咸陽」之說,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也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園,號稱「東方金字塔」之都。

咸陽值雨

唐·溫庭筠

咸陽橋上雨如懸, 萬點空濛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 曉雲將入岳陽天。

渭 南

東晉前秦苻堅甘露二年(360年),以渭河南岸而得名。

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

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里和將相之鄉的美譽,也是我國戲曲之鄉和民俗之鄉,華縣皮影、華陰老腔和合陽提線木偶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登渭南縣樓

唐·許棠

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寬。

半空分太華,極目是長安。

雪助河流漲,人耕燒色殘。

閑來時甚少,欲下重憑欄。

遼 陽

古稱襄平、遼東城。因地處小遼水之北,故名遼陽,始於漢代。

遼陽,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境內歷史人文景觀主要有漢魏時期墓群壁畫,唐代高句麗燕州城(白岩城)、八寶琉璃井,遼代白塔,明代清風寺、古城牆遺址;清代東京城、東京陵和曹雪芹高祖曹振彥名碑等。

獨不見

唐·沈佺期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葉,十年征戌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讓你瞬間記住中國的23張地理知識圖!
中國地圖上的省界都是怎麼劃分的?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