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地球是我們稱之為「家園」的地方,但地球有許多未解之謎令我們困惑:地球是如何從一片塵埃雲中誕生的,地球是如何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生命的,地球深處的地心正在發生著什麼……科學家從多角度出發,探討和揭示美麗而神秘的地球混沌初開時的奧秘。

1 地球為何擁有許多適宜生命生存的有利條件?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縱觀太陽系,八大行星似乎來自宇宙中的不同角落,其實它們都是從45億年前圍繞太陽的一團氣體塵埃雲中誕生的。巨大的引力將氣體塵埃雲聚攏在一起,氣體塵埃雲塵粒在互相碰撞彼此粘附的過程中形成更大的團塊,產生更大的引力場,團塊不斷碰撞合併,最後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太陽系八大行星。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可是,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為什麼只有地球成為獨一無二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呢?我們知道,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正好能給地球提供適合生命生存的光和熱,但只有這一點是不夠的,如果沒有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元素的獨特「配方」,沒有地球表面的液態水,我們所了解的地球生命形式是無法形成的。從化學的角度看,地球顯然比其他幾大行星更適合生命的誕生和生存。那麼,為什麼地球會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呢?

現在我們已無法探知太陽系誕生時的詳情。地球上的岩石經過無數次的擠壓、融熔和風化等作用,早已失去了當時形成過程的任何線索。太陽系的其他行星與地球在同一時期形成,但它們遙不可及,而且也基本上沒有經歷如地球這樣的巨變。隕石或許是我們了解它們的最好希望,但要研究隕石,我們只能等待天降隕石。

還有一個問題:地球是如何獲得生命之源的水的?地球在形成之初與太陽的距離很近,氣體中的水分大多都被蒸發了,即使有部分水保存了下來,也在形成月亮的巨大碰撞中蒸發殆盡。關於地球之水的最流行的解釋是,水是以後來到地球上的。在40億年前的被稱為「後期大規模碰撞」時期里,星際物質大撞擊中含有冰態物質的彗星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不過,迄至今日還沒有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顯然,我們需要用新的眼光去探索行星形成之謎。歐洲宇航局的「赫歇爾」太空望遠鏡的鏡面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一倍半大,利用其紅外探測器可探測到太空深處的塵埃雲,也許人類有機會前所未有地看到像地球這樣幸運的新的行星誕生的過程。

2 在地球的「黑暗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麼?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科學家相信大約45.3億年前是地球最古老岩石的形成時期,他們稱之為「冥古代」,即地質學上的「黑暗時代」。剛誕生不久的地球開始沿著固定的軌道繞太陽運轉。之後,一場大災難發生了。一塊如火星般大的天體撞擊了地球,被撞飛的那部分「碎片」形成了月亮,撞擊的巨大能量產生的高溫足以熔化地球表面的一切,抹去了地球形成之初的地質而貌,也因此造成了我們對地球形成之初5億年問這段歷史認識的一段空白。

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太陽系的「時間零點」開始於45.67億年前,到大約45.5億年前,65%的地球物質已經形成並聚攏在一起。又過了大約2000萬年,橫衝直撞的天體物質令汽化硅進入大氣層,冷凝後的熔岩雨降落地面,以每天大約1米的速度堆積成熔岩之海,地球的中心呈融熔狀態,表面漸漸變成堅固的岩石。

然而,今天地球地殼的岩石几乎完全由不超過36億年的年輕岩石構成。地球形成之初的蹤跡幾乎已經無跡可尋,遺留下來的大約只佔地殼岩石1%的古老岩石也因高溫高壓作用而不復其原始模樣,所幸,有一種叫做「鋯石」的殘留下來的微小結晶物質為我們留下了些許線索。

在澳大利亞西部傑克山發現的鋯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地殼碎片,由極耐侵蝕的硅酸鋯結晶構成,並含有高濃度的鈾,因此可用放射性年代測定法確定其年齡。雖然人們是在非常年輕的岩石中發現它們的,但它們的年代卻可追溯到40億年之前。

鋯石也無法準確告訴我們融熔狀態的地球在冷卻時的情形,但其中的含氧成分卻表明它們是在水中形成的,這說明地球上的海洋在40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了。這引起了另一個問題:海洋的形成需要有堅實的海床,這部分地殼是什麼樣的呢?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也許關於地球冥古代的一切都不復存在。這讓我們略感失望,但這本身也許是一條線索:地球的板塊構造運動在那時也許非常激烈。

還有兩種方式可以讓我們對地球冥古代有更多的了解:對古老岩石和礦物的研究,以及日益改善的微量分析法。 這樣永遠失去了水,失去了控制金星氣候溫度的「恆溫器」。

火星則因體積太小而無法維持其「恆溫器」。由於體積太小,火星相對較弱的地心引力很難留住大氣層中含有熱量的氣體。而火星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大於地球,其核心迅速冷卻,遏制了地質板塊構造運動,從而阻斷了令火星保持溫暖的二氧化碳的來源。

除此之外,月亮對地球保持適宜的居住環境也起到了某種附加作用,並有助於抑制地軸大幅度傾斜引起的顫動,因為即使是幅度很小的顫動,也足以引發地球冰河期。

地球生命對地球氣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許多海洋有機生命利用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來構築它們的外骨骼和碳酸鈣外殼。這些有機生物死後沉到海底,經歷無數年代形成新的富含碳的岩石。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升高,這一過程就會加速,更多的二氧化碳被吸納到海洋里,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溫度下降。

當然,今天人類的活動也介入了這一過程。因人類燃燒化石燃料而引起的氣候變化可以延續數百萬年之久。當人類消失之後,地球固有的天然「恆溫器」想必會重新恢復正常(不過,這一點還無法得到確認)。金星和火星也曾經有過適宜居住的環境,也許我們應該以金星和火星的歷史引以為戒,小心呵護大自然慷慨賦予我們美麗星球的「恆溫器」。

3 我們能預測地震和火山爆發嗎?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經常蠢動不安的由構造板塊構成的星球上,火山爆發和地震活動就是看得見的證據。由於大多數斷層和火山都分布在板塊邊界處,預測世界上哪些地方是火山爆發和地震活動多發地區,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遺憾的是,對於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們來說,要預測它們何時發生卻要複雜得多。

長期地震預報是建立在對以往地震史研究的基礎上的,所以問題不是很大。比如,生活在舊金山海灣地區的人,在未來30年里再經歷一次大地震的可能性為62%。在地震前幾秒鐘發出地震警報,目前已成為可能。日本最近就啟用了這樣的地震預警系統,它的意義在於能夠給予人們足夠的時間跑出建築物,或者找到藏身處,或者就地躲在桌子底下得到保護。

這類措施無疑起到了保護生命拯救生命的重要作用,但如果能夠提前幾周或幾天發出地震預報,將最具風險地區的人員及時疏散,其意義將更為重大,只是目前還很難做到這一點。

用來預測地震的主流方法,是通過模型來測算某個斷層的應力應變,這種估算建立在上一次斷層活動以及衛星對地面移動情況測量的基礎上。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在一些大地震發生之前,地球大氣層邊緣會出現電子干擾,他們認為這可以作為地震的一種先兆。該理論認為,導致一場地震的應力變化會加大對岩石的壓力,感生電流,誘發氡氣體的釋放,或使地表溫度產生變化,最終影響到地球的磁場,而磁場變化是可通過衛星檢測到的。地震之前在斷層上方出現的奇怪雲層也被有些人看作是一種可能的地震預警信號。

精確預測地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預測火山何時爆發卻正在成為可能。一些在火山爆發前成功撤離人員的例子要歸功於近年來火山爆發預測技術的長足進步。例如1991年6月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之前三個月,科學家就檢測到了火山爆發前的一些預兆。先是在火山側翼檢測到了震顫現象,沒過多久,火山開始冒出蒸汽並噴吐雲霧狀的火山灰。隨著火山前兆活動的加劇,使政府果斷髮出撤離人員的命令,6萬人安全轉移,及時的預警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並非所有的火山都有如此明確的預兆,但一些較細微的徵兆也有可能被用於火山爆發預測。科學家曾利用海洋聲波的微妙變化成功預測了印度洋留尼汪島上富爾奈斯火山的爆發。科學家在監測海底低頻地震波時注意到,當火山即將爆發前,聲波穿越岩漿房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當地人在火山爆發前幾天得到了警報,得以及時安全撤離。

密切注意觀察天氣變化也有助於預測火山爆發。阿拉斯加半島上的巴甫洛夫火山在秋冬兩季更顯活躍。一種解釋是,這段時期的暴雨暴雪導致火山周圍的水位上升,像擠牙膏一樣將岩漿往上擠出來。氣候變化也可能會產生類似的影響:融化的冰塊和上升的海平面改變地震斷層處和沿海火山側翼的負荷,更容易引發地震和火山爆發。

科學家預測,下一次超級火山大爆發將會是災難性的,發生在大約75000年前的最近一次火山大爆發使整個地球陷入了長達幾個世紀的「火山冬天」,使當時的地球人口減少了60%。

火山大爆發每隔幾十萬年發生一次,所以我們知道下一次火山大爆發可能為期不遠。美國黃石公園的「超級火山」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爆發,目前處於休眠狀態的義大利維蘇威火山也可能隨時再次張開它的「大口」。這兩座火山目前都處於科學家的嚴密監測之下,但沒有人能確切知道它們究竟在何時爆發,也許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因為即使我們知道,我們也無法阻止。

在月亮和火星上發現的礦物也有可能揭示地球災難性大撞擊之前的狀態,因為月亮正是那次大碰撞的產物。與地球不同的是,月亮和火星都沒有經歷過融熔過程,所以在月亮或火星表面找到真正古老岩石的希望還是很大的,我們甚至還有可能在那上面找到因小行星襲擊而撞飛到火星或月亮上的地球冥古代時期的小塊碎片。

4 地球早期的生命來自哪裡?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早期地球的線索已經難覓蹤跡,這個問題似乎很難找到確定的答案。

迄自今日,關於生命起源的最早線索來自38億年前的沉積岩,這些岩石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在格陵蘭西部被發現的,岩石中碳的重同位素比例特別低,這可能是有微生物活動存在的徵兆,因為較輕的同位素更容易穿過細胞壁,聚集在微生物活躍之處。

這些岩石是在地球經歷月球形成那次天外小行星大撞擊之後形成的。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那時原始的海洋和大陸正在形成,但這一過程經常被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令海洋沸騰而打斷。達爾文曾如此設想,生命是在一個「溫暖的小池塘」中誕生的。事實上,那兒乎是一個熱氣騰騰的「鹽水大汽鍋」,是一個與我們如今所生存的地球完全不同的環境。

地球生命起源之初的地球環境如今已不復存在,不過在今天的海底熱液噴口周圍,擁有一個與早期地球環境類似的熱泉生態環境。在那裡,地質活動十分活躍,滾燙的海底間歇泉水源源不斷地從海底湧出,注入海洋。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孕育了大量的微生物。令人吃驚的是,許多微生物仍然呈現非常原始的新陳代謝方式,它們都不依靠陽光獲取能量。那麼這些海底熱液噴口是否就是地球生命的發源地,或是早期地球生命的「天堂」呢?目前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地球生命起源的另一個未解之謎是:究竟是什麼促使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有生命的有機體?這個問題讓我們陷入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境:DNA需要蛋白質才能正常工作,然而蛋白質的基因藍圖卻是由DNA決定的。誰能解開這個孰先孰後之謎?目前最可信的答案是,兩者是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同時獲得進化的。但如果真是這樣,要探索早期微生物如何跨過從化學物質到有機生命這道坎的奧秘將更為困難。

地質學家將眼光轉向火星以尋求答案。火星上沒有板塊構造活動,不會對行星早期歷史留下的證據造成破壞,在火星的沉積岩上記載的歷史可一直追溯到地球生命起源之時。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科學家希望,與地球不同的是,火星上的岩石能夠保存生命出現之前化學現象的一些記錄。他們甚至還希望,在火星上有可能留有生命起源重大事件的 遺迹,而當時產生的生命形式可能還隱藏在這顆紅色行星的某個地方。

5 地球為何存在板塊構造活動?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如果沒有地球的板塊構造活動,我們的地球將與現在完全不同。地球地殼持續不斷周而復始的循環活動給我們提供了穩定的氣候條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油儲藏,並使海洋擁有了能維持生命的化學物質的平衡。每隔幾億年,地球板塊構造活動甚至還對生命進化過程產生某種推動和促進的力量。

地球是目前我們所知擁有板塊構造運動的唯一行星。科學家的模型實驗表明,大小適中的行星才能擁有板塊構造活動,太小則其岩石圈(地殼和上層地幔的固體部分)會過於厚重,太大則其強大的引力場會將所有的板塊擠壓在一起,無法動彈。還有其他一些條件也必須適中,比如構成行星的岩石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不能太湖也不能太干。

即使這些條件都具備,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那就是各板塊的碰撞應該呈現這樣一種模式,即一個板塊在碰撞中被擠到另一個板塊之下,這一過程被稱為「俯衝」,在許多海洋盆地的邊緣,海底板塊沖入浮力更大的大陸地殼之下,沉入地幔之中。

早期地球比現在要溫暖得多,它的外層不是脆弱的地殼,而是覆蓋著一層黏稠的物質,最早的一些裂縫可能就是在那時出現的,但計算機模擬地殼裂縫自行出現均未獲成功。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第一個熾熱的地幔熱柱從地下往上打開了地殼的第一個缺口,也許是一顆小行星或彗星撞擊成為觸發因素,形成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建立起了地球板塊構造的第一次活動。

另一個未解之謎是:最早的板塊運動產生於何時?由於海底俯衝帶的板塊構造活動,大洋中脊產生後的2億年以來,海底俯衝帶的地殼屢遭破壞,幾乎沒有留下當初的任何痕迹。不過,在海洋地殼未遭俯衝運動破壞的地方卻可以提供一些線索。遠古海洋地殼留下來的蛇綠岩碎片可窺部分端倪,它在俯衝帶被推到大陸地殼之上而不是之下的地幔中。最近科學家對來自格陵蘭的一塊有著38億年歷史的蛇綠岩樣本進行了研究,它是最早的地質板塊構造運動留下來的遺迹。

無論板塊構造運動始於何時,從那以後它就不斷地重塑地球表面地形地貌,這一過程使水、碳和氮得到循環,創造了適合生命生存的理想環境。這一過程還在地球上生成了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各種礦產資源。火山活動將二氧化碳噴入大氣層,板塊之間的互相碰撞碾磨維持著適宜生命生存的氣候條件。

板塊構造運動讓大海變桑田,桑田變大海;讓大地隆起變成山脈,讓大地陷落成為深谷;讓世界各大陸分分合合——每隔5億年至7億年,地質板塊構造運動就將世界各大陸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超級大陸,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超級大陸在地質學上被稱為「泛古陸」,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存在於2.5億年之前。按此推算,大約再過2.5億年,板塊的衝撞運動又會將如今的世界各大陸重新合而為一。當超級大陸漸漸分崩離析之時,大陸被分開的地方形成淺海,進化獲得了超速的推動力量,許多新物種開始出現並佔領新的棲息地。

終有一天,地球岩石圈的運行機制會失靈,地球將漸漸冷卻下來,地幔內熾熱熔岩的對流運動將越來越弱,直至再無力推動地球板塊。沒有人能確切知道地球板塊構造運動還會持續多久。或者說,沒有人能確切知道地球板塊構造運動是否會在地球被太陽吞沒之前就停下來。

對於這一點,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因為當這些事情發生之時,人類很可能已經成為地球歷史的遙遠記憶了。

6 地球的中心是什麼?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一個字:鐵。當然,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地球中心是什麼樣?又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迄今所知的是,地球的核心從地底下2890千米處開始,地核直徑為6800千米,由內外兩層構成,外層是熔融態的鐵,內層為固態的鐵。地核的大小和月球差不多,其組成部分為鎳和鐵。地球並非從一開始就這樣,在形成之初,它只是無明顯層次結構的一大團混沌,漸漸地,一些較重的物質,主要是鐵,還有一小部分是鎳,沉到了地球中心形成了地核。

地核何時形成?如何形成?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沒有確切的定論。一種意見認為地核是在一次向中心崩塌的過程中驟然形成的,還有一些意見認為鐵是逐漸向地心方向滲透下去的。

對來自地球深處的火山熔岩進行的同位素年代測定表明,地核形成於地球年齡3000萬年至1億年之間。35億年前,地心中液態鐵的旋轉運動建立起了巨大的地球磁場。之後,在大約15億年前,地核中心冷卻形成固體的地心內核。

地核的一個謎團已在最近被揭開。雖然人們早已知道地震波穿越地球東側地核的速度快於西側,但卻不知其所以然。現如今科學家通過模擬實驗得知,這很有可能是由於液態鐵在地核核心外層產生的旋渦流造成的,旋渦流將與地幔接壤的邊界處的冷態物質往下拉扯,粘附到固態的地核內層。在過去3億年里,大部分鐵渦流部位於亞洲地底下,從而造成地核內層東側比西側膨大100千米。

這有可能會對由地核外層的對流所形成的地球磁場產生影響。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地核內層膨大引起的紊流擾動,會使磁場產生不穩定,並有可能引起地球南北磁極互換位置。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在過去曾發生過),地球會暫時失去磁場保護,受到太陽粒子流即太陽風的影響。太陽風會使計算機系統陷於癱瘓,地球生命受到傷害。那麼,下一次南北磁極易位將會在何時發生?沒有人能夠預測。

7 地球氣候為何如此穩定?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地球並非太陽系唯一有水的行星,水星和金星在初始階段似乎也有過水,但隨著其他環境條件的變化,這兩個星球都失去了曾經有過的海洋。那麼,地球是如何避免類似厄運的呢?

地球的氣候條件可以說是出奇的穩定,在40億年的時間裡,始終保持在一個可容生命生存的狹窄變化範圍內。地球氣候如此穩定的關鍵可能在於板塊構造運動、二氧化碳和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種相互作用的循環過程是這樣進行的:火山爆發向大氣層噴發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保持溫暖;溫室效應令海水蒸發,形成雲和雨,雨水中含有溶解的二氧化碳;呈微酸性的雨水與地面岩石發生作用,使含碳的礦物質溶解到水中;水流人海洋。礦物質在海底沉積起來,最終在海床上形成新的含碳岩石;由於板塊構造運動,這些岩石或遲或早都會進入俯衝帶;地熱使二氧化碳從岩石中逸出,並通過火山活動重新返回大氣層。這一循環過程起到了極其有效的「恆溫器」作用。當地球變暖時,降雨增多,加快了二氧化碳減少和全球溫度下降的速度;當地球變冷時,降雨減少,火山氣體在大氣層中積聚起來,地球就變得溫暖起來。

金星和火星在早期可能也曾有過與地球相似的「恆溫器」。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但是,金星離太陽太近,極度的高熱使得它的「恆溫器」不堪重負。在雨水降落到地面之前,溫度較高的大氣層比溫度較低的大氣層能夠容納更多的水,水蒸氣起著溫室氣體的作用,使星球變得更熱。如此循環往複,溫度越來越高,直至最後,金星上的海水被蒸發殆盡。與此同時,金星大氣層高處的太陽輻射將水分解為氫和氧,較輕的氫原子逃逸到太空中,金星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宇宙中的幾種「宜居帶」,它不僅僅是由空間創造的還有時間

TAG:宇宙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