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此城可抵擋百萬大軍,朱棣:擋不住我,多鐸:也擋不住我

朱元璋:此城可抵擋百萬大軍,朱棣:擋不住我,多鐸:也擋不住我

打天下時,朱元璋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做皇帝後,高築牆依然被朱元璋所沿用。所謂高築牆,意思就是鞏固自己的城池,創造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地位,始終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個城池,隨著朱元璋的進軍,一直在不斷變化,不過到了1356年,朱元璋終於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找到了一個固定的駐地。

朱元璋:此城可抵擋百萬大軍,朱棣:擋不住我,多鐸:也擋不住我

這個駐地,就是南京城,南京古稱金陵,秣陵。諸葛亮曾說過,秣陵之地,石城虎鋸,鍾阜龍盤,真乃帝王之宅。此後虎踞龍盤之說不脛而走,南京有王氣,也成了人們眼中的一個共識。這年三月,朱元璋只用了十天時間,即攻下了南京城。從他進入南京的那一刻起,便把這裡看成了自己問鼎天下的絕佳基地。

從此,朱元璋開始斷斷續續的建設南京城,至1368年,朱元璋稱帝,南京城已然初具規模,但距離朱元璋眼中大明都城的樣子,還差的很遠。為了保障子孫後代能坐穩皇帝寶座,朱元璋動用全國一百多個州縣的力量,徵發三十萬民工,開始修築南京城牆。

朱元璋:此城可抵擋百萬大軍,朱棣:擋不住我,多鐸:也擋不住我

整個工程力求精益求精,城基選用巨大的條石,城磚使用優質黏土燒制,並且每個城磚都要署上工匠的姓名,以此作為驗收和獎懲的依據。如此成年累月的修築,直到1393年,方才全部竣工。城牆全長三十三千米,寬十米,高六十米,總共耗費城磚三億五千萬塊,號稱高堅甲天下,即當時天下最高,最堅固的城池。

工程竣工後,朱元璋自豪的說,城高如此,誰能踰之?百萬大軍亦不可破。意思是說,這如此之高的城牆,足以擋住百萬雄師。朱元璋的話,代表了他對南京城池的自信,他覺得,這世間肯定沒人能夠攻下如此堅城。六年後,朱元璋去世,臨終前,他心滿意足,因為他覺得,自己該做的事,都已經做完了,再沒有留下什麼遺憾。自己的愛孫朱允炆一定能夠坐穩江山,傳承朱家的皇位。

朱元璋:此城可抵擋百萬大軍,朱棣:擋不住我,多鐸:也擋不住我

然而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他眼中固若金湯的南京城,根本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靖難戰爭中,朱棣大軍兵臨城下,老爸修的城池有多堅固,朱棣心知肚明。可就在他為如何攻城,頭疼不已的時候,負責守衛南京的李景隆打開了金川門,朱棣大軍不廢吹灰之力,就進入了南京。

無獨有偶,到了明朝末年,當多鐸率領清軍抵達南京城下時,南明的弘光帝早已放棄這座堅城,逃之夭夭了。守城的將士,眼看皇帝跑路,也沒有再做抵抗,隨即大開城門,把這座昔日的大明國都拱手獻給了清軍。也把朱元璋的心血和那三十萬民工的心血,都白白浪費掉了。這是朱元璋無法預料的,他沒有想到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秤砣 的精彩文章:

乾隆題字被嘲笑太俗,秀才連忙擋住了一個字,乾隆:重賞秀才
李世民繼位後,做了一件大事,李淵感嘆:我沒有看錯人

TAG:秤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