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背井離鄉去尋找新的機遇新的發展,等到生活富足之時,回望家鄉,卻發現再也不是那個記憶中的故鄉了。鄉愁,停留在綠水青山的記憶里。這些年,再苦再累,往前走的時候總記著,故鄉是自己心中最迷人的風景,可是,回不去了啊。原來故鄉不只是一個地點,而是一段歲月,一幅畫。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小時候,最早學習的詩便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20個字,現在讀來倒是情真意切。只可惜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經事的你我,甚至一度叛逆偏執地相信「外國的月亮會比較圓」,硬是要出去闖一闖,見識一番。出去的路四通八達,但返鄉時卻會忘了來時的方向,又哪能明白「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淺顯道理。「詩仙」「詩聖」誠不欺我,現今歸鄉,依舊如初的,也只剩那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氤氳著柔和的光,撫慰遊子失落的心緒了。

年少輕狂時,將蘇軾的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作為理據,覺得世界這麼大,總是要離開故鄉,去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生活的,更令人安心的地方來作為未來的定居之處。卻不知,一個自覺滿身傷痕想要逃離的人,置身於一個陌生的環境,總是會覺得放鬆乃至幸福的。因為這樣,你就不必在熟悉的人和事面前故作堅強,對著往日的風景嘆惋自憐,你大可以釋放自我,放縱才情,勇敢生活。異域風景的確帶給人新鮮感,給人以一種「這裡比故鄉強多了」的錯覺,乃至使人樂不思蜀,這是人之常情。但請別忘了,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熱愛自然的陶淵明,以田園為精神故鄉,若以這世間萬物作譬,當道:「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雖然鳥兒可以飛向更廣闊的天空,池魚可以順流而注入更廣袤的湖泊,卻總是會對來時的舊地依戀不舍。正如世人穿行在繁華世界裡,但內心的一方凈土便是故鄉。人天性有著對草木深林、新鮮空氣的嚮往,平常人家的炊煙裊裊都會讓你覺得很美好,因為這浸潤著人世間百態,精粹出最質樸最醇厚的一種「小確幸」。不管前途世態有多麼炎涼,人心有多麼不古,你都可以安之若素,因為有一方土地在等著你。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但斯人已逝,你的故鄉又會為你停留多久呢?早已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滄海桑田變幻間,那份親切感和歸屬感無處安放,踏上歸鄉的路,卻以找不到記憶中的家鄉了,身在自詡最熟悉的土地,卻發現自己對它是一點都不了解了。不由苦澀,歸去,歸哪個故鄉?正如賀知章所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我怎麼「被」成了家鄉的遊客?這種心酸只有自己體會了才能感受的,人如草芥,身似浮萍,關於故鄉的情感,只好託付於那一場場滿是鳥語花香的夢了。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漂泊在城市中的你,還有寡淡的鄉愁值得珍惜嗎?自從少時離家,讀書、工作、發展,故鄉就只有冬夏,再無春秋。而當你再度回到「家鄉」的時候,青山綠水不在在,故鄉的人們也已經不再是想像中的那般純樸,這才驚覺,鄉愁只是苟延殘喘地留在記憶和想像之中。故鄉已死,回不去了。

文 | 南隹(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圈 的精彩文章:

一首《縛雞行》,看杜甫歷經沉浮後的滄桑與憂慮

TAG:詩詞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