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鯨鯊旅遊業中的亂象

鯨鯊旅遊業中的亂象

菲律賓奧斯洛布(Oslob)的觀鯊產業,靠的是人工給鯊魚餵養蝦子。這一飼養行為的長期影響尚不明了。

攝影:DAVID DOUBILET, NATIONAL GEOGRAPHIC

導語:菲律賓的鯨鯊旅遊業發展勢頭迅猛。船夫們靠餵養蝦子吸引鯨鯊,搞起了旅遊業還掙了點錢,遊客們與鯨鯊合影、伴遊,景點周邊也熱鬧起來,似乎是皆大歡喜。然而,如若鯨鯊習慣了被人飼養,與人親近,是否會使自身陷入危險之中?這樣的喧囂是否應該持續下去?

撰文:KENNEDY WARNE

歡迎來到奧斯洛布(Oslob),這裡是與鯨鯊自拍的天堂。

奧斯洛布鎮位於菲律賓宿務島南端,這裡的鯨鯊是當地旅遊業的一大噱頭。越來越多的人想來觀賞這種世界最大的魚,並與之伴遊、合影。

奧斯洛布的觀鯨鯊旅遊產業自2011年起步至今,已經成為了全世界類似產業中的龍頭老大。但是,這一產業爭議不斷,因為鯨鯊並非天然聚集於此,這與該國的其它類似地點不盡相同。奧斯洛布的鯊魚是人工飼養的,因此能保證它們露面,帶給遊客驚喜,並讓遊客能夠近距離拍照。

這一狀況引發了許多棘手的問題,比如,人工飼養的影響、人類與鯨鯊的相互作用、此類產業的可持續性及環境保育價值等等。該產業帶來的益處與潛在的風險,孰輕孰重?

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學術討論,畢竟全球的鯨鯊都已瀕危,而且菲律賓地區的種群數量正急劇減少。1998年,鯨鯊獲得了菲律賓的法律保護,此前,菲律賓每年都會殺害數百頭鯨鯊,以獲取魚肉和魚翅。

但是,各地仍時有偷獵發生,因為消費鯨鯊的市場和需求仍未消減,其中一個主要需求地就是中國;一頭鯨鯊就能賺回幾萬美元。它們的魚肉、魚鰭和魚油可用作食物,而魚皮則被製成了皮包。

奧斯洛布的日出

奧斯洛布的一天從早上六點鐘開始,此時,第一批到來的遊客開始聽取簡短的講解:不準摸、不準騎、不準使用閃光燈,並且隨時要與鯨鯊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遊客們戴上面罩、潛水鏡,穿上救生衣,坐在小船邊上看鯊魚。在距離岸邊約45米的「互動區」,若干小船排成一列,表演開始。飼養員駕著單人小舟,向等待的鯨鯊拋灑出解凍的蝦,而許多鯨鯊都會在幾分鐘的餵養時間內前來。

雖然名曰「觀賞」,但其實更像「擺造型」。這一景象十分奇異:水上的一排遊客坐在小船邊上,背對著鯨鯊,對著手機做鬼臉,船夫們則為他們按下快門。鯨鯊,只是他們的背景。

旅客們被告知,如若觸摸鯊魚或靠得太近,都會坐牢。但是,研究人員發現,95%的游泳者都違反了律條。多數情況下都是無意的。他們在水中就像是一場混戰,接觸在所難免。

游到奧斯洛布的鯨鯊幾乎都是青年雄性。其中多數都只是短暫性的訪客,但有一些則成了「常住居民」。

攝影:DAVID DOUBILET, NATIONAL GEOGRAPHIC

一些鯊魚懶洋洋地游著,尾巴像是被重物拖拽著似的。一些鯊魚則幾乎不動,完全直立著,張著嘴,等水漩渦把蝦帶到嘴裡去。

中午時分,餵養完畢。鯊魚解散,船夫收工。表演結束,次日繼續。

誰是受益者?

觀鯊是旅遊業中日漸增長的一個細分產業,其它國家的類似產業會採用誘餌或餵食來吸引動物。觀鯊一般歸為生態旅遊,不過有時候似乎有些牽強。生態旅遊最佳的狀態,就是把人類吸引到野生動物生活的地方,尋求偶遇;它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很小,保育價值也顯而易見。但很多人認為,奧斯洛布的觀鯊產業並非如此。

這一產業帶來了諸多好處。比如,奧斯洛布的鯨鯊還活著。我的同事David Doubilet正在菲律賓為《國家地理》下一個選題拍攝,他說:「奧斯洛布的情形很混亂,爭議也確實存在。但是,至少鯊魚仍然活著,而不是被砍去了魚鰭,裝進亞洲某座冷庫里。」

另外一個好處可能就是:奧斯洛布周邊的漁業壓力降低。當地漁民協會中約有170名漁民,如今改行餵養鯊魚,為遊客擺渡,不再需要依賴從日漸消亡的珊瑚中捕魚為生。與此同時,附近的漁民靠著每天供應幾百公斤蝦給鯊魚,也謀得了生計,當地日漸減少的漁業資源所面臨的威脅也因此減少。

這一巨無霸產業還使當地經濟受益。夜晚來臨,奧斯洛布的海濱燈光閃閃。燈光來自於50多家旅舍、度假村、小旅館,當然還來自於當地的住戶。一位當地居民跟我說:「鯨鯊給我們帶來了光亮。」誰能想到,將幾把蝦子扔進游過的鯊魚嘴裡,就能給奧斯洛布帶來此般繁榮?

熱情與憂慮

Mark Rendon是一位26歲的船夫,已經在奧斯洛布工作了三年。此前,他是宿務市政府的一名僱員,離家很遠。如今,他掙的錢更多,卻少了舟車勞頓,花費更少,而且能與家人住在一起。

據Rendon說,當地旅遊業總收入的6成裝進了漁民的腰包,3成進了市政當局,還有1成流入了當地村莊。

受益的還不僅僅是漁民。家庭主婦們也成了小企業家。她們向遊客兜售花環、紀念品、水果冰沙和小吃。

至於鯨鯊,多數都只在此處停留幾天或幾周就會離去。但是,也有大約4%的鯨鯊成了「常住居民」。科學家擔心,長期享用免費投喂的鯊魚,可能會在生理上和行為上產生不良作用。

1998年起,鯨鯊在菲律賓全國受到法律保護,但是,在菲律賓國內,以及鯨鯊廣泛的分布範圍內的其它地方,仍然存在著偷獵現象。

攝影:DAVID DOUBILET, NATIONAL GEOGRAPHIC

儘管菲律賓大型海洋脊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項目已經開始,但是,關於奧斯洛布餵養鯨鯊所產生的影響,仍有幾個問題懸而未答。他們所餵養的蝦,與鯨鯊天然食用的各類浮游生物相比,種類相對單一。雖然蝦並非垃圾食物,但也並非天然的健康飲食。

鯨鯊把船隻與免費的食物聯繫在了一起,而這種聯繫將會導致它們在別處陷入危險。半數被研究的奧斯洛布鯨鯊身上,都有螺旋槳的傷痕。它們肯定是在別處受傷的,因為漁民們只用人工划槳的小船。有朝一日,這些鯨鯊接近捕鯊船的可能性也會更大。1998年起,鯨鯊在菲律賓全國受到法律保護,但是,在菲律賓國內,以及鯨鯊廣泛的分布範圍內未對其立法保護的地方,仍然存在著偷獵現象。

戴罪的歡愉?

當遷徙性的鯨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受制於一個地方,究竟會發生什麼?對它們的社交互動及運動模式會有何影響?目前尚不得而知。菲律賓經過鑒定的650頭鯨鯊中,有四分之一都曾在奧斯洛布出現過。這說明,相當比例的鯨鯊種群已經暴露在了未知的生存危險之中。

一些人可能會爭論說:鯨鯊,與鯨、大熊貓、北極熊、老虎和大象一樣,都是大自然的使者:這些魅力超群的生物感動著我們去關愛地球及其眾多生靈。因此,干擾這些動物的天然生活所帶來的益處,或許能抵消一些影響。

在奧斯洛布背對著鯨鯊拍照的所有遊客中,會不會有誰凝視鯨鯊的眼睛,看出其中的內在價值,到底誰的存在必須得到保護?難道這些鯨鯊只是自我陶醉的遊客們的道具嗎?

最近,研究人員研究了遊客對奧斯洛布鯨鯊產業的認知,結果發現,許多遊客認為:為了旅遊目的而餵養一個瀕危物種,即便在道德上沒錯,在倫理上也有問題。但是,這些遊客仍然樂在其中。一些研究者將這種託詞稱為「戴罪的歡愉」。

我採訪的漁民們擔心政府會認定保育風險大於經濟收益,從而禁止餵養鯊魚。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意也會走到盡頭。他們希望政府認定喂鯊魚的收益大於風險。

年輕的漁民Rendon的想法很簡單。「我想永遠都做這一行。」他說。

那些倡議保護鯨鯊的人們的呼籲也很簡單:不應該餵養野生動物。

與此同時,雖然鯨鯊旅遊對鯨鯊的影響尚且未知,這一產業仍然方興未艾。

(譯者:Mike-ga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火星6年:「好奇號」火星車的奇幻之旅
環保新操作:原料來自大氣的零碳排放汽油,絕對值得擁有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