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看煩的玉雕佛像作品,你真讀懂了嗎?

看煩的玉雕佛像作品,你真讀懂了嗎?

置頂玉雕界,享一手資訊

藝術名家 / 玉雕視界

作品首發 / 獨家視角

名家推薦 / 藝術美學

市場觀察 / 原創雕刻

唐卡作品

從古至今,全國各地都塑造了大量的佛像,這些佛像中包括強巴佛、觀音菩薩、阿彌陀佛等等,廣義的佛像也包括菩薩以及佛教類的所有造像。然而,菩薩像在佛教造像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例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就是我們最為常見的四大菩薩,他們的造像風格以及其中寓意更顯得親切、莊嚴,表現出了慈祥、優美、寧靜的審美情調。


阿彌陀佛

其實,佛教文化於我們是一種精神信仰,流傳千年依舊不衰,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的精神食糧。很多佛教作品中也蘊含了大量的歷史、文化及思想,見證著佛教文化的發展以及時代的變遷。從現存的大量文獻以及洞窟、佛像來看,每一個朝代都有不同的造像風格,也反映著當代人們的需求以及重視程度,其中反映最多的地方是衣著、表情變化、情感色彩、造像風格等等。


禪心佛容

作者:吳劍光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玉石被大量開採並運用,佛教類題材也逐漸成為了玉雕主流主題之一,被許多玉雕師巧妙設計融入於玉石中。當佛教作品濃縮融合在一件小巧的玉作中時,寓意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精神信仰也轉變成為隨身佩戴的寶物,更加彰顯出佛教作品其中的價值。很多人說:「男戴觀音女戴佛」,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準確,但是如今也成為了許多人購買佛像作品默認的「真理」,多少有些讓人汗顏。


佛在心中

縱觀古今玉雕題材及文化,流傳下來的多是佛教題材、動物題材、山水題材、人物題材幾大類,證明這其中與我們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關係,佛教文化是精神信仰;動物是圖騰崇拜;山水作品是對新事物的嚮往;人物則是一種直觀的反應社會現象,無疑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


梵修

常常聽人說,佛像作品天天看都厭倦了,但是最主要給我們的就是視覺疲勞,其中很多寓意我們並沒有去重視,也沒有去真正接觸過。佛教類題材能淵源流傳,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內涵。


普賢菩薩

作者:昱文軒玉雕工作室

文化

廣義的說是一種宗教,包括經典、習慣、儀式等,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也是佛教最大的特色。狹義所說為言教,佛教固定術語稱佛法。綜上而言,佛教就是佛引導人們止惡揚善、自凈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容禪心

作者:蔣紅兵

神韻

佛教類作品不管基於何處,都受信徒供奉與敬仰。其中,玉雕作品中的佛像很講求神韻,不同的佛像有不同的表情符號,或威嚴,或慈祥,或寧靜,或優美,這樣的一種信仰,不同心地的人也能看到不同的神韻。


千手觀音

作者:朱順青

氣度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佛的肚裡更是能包容一切蒼生,將惡緩和變成善,將善變得更善,能聽一切教徒的傾訴與祈求,用最大的氣度去將這些世間美好的、醜惡的包容,逐漸讓教徒改變。


佛生萬象

材料與題材結合度

想要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必定要從多角度考慮其中問題,最大的就是材料與題材的結合度,這也考驗玉雕師的很多整合能力。


梵凈

「心誠則成,心靜則進」!佛像雖然是給我們一種信仰,一種精神寄託,但是也得是自己心誠、向善才能去得到自己想要的。對於佛像,我們更應該嚴謹和虔誠,不只是創作,還有佩戴。

看後你有什麼樣的見解?

歡迎在文末留言交流,

也許下一篇文章的主題就是你的觀點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雕界- 的精彩文章:

學霸男神蘇東坡是憑藉詩歌上熱搜的嗎?
色彩雜亂的翡翠,這樣設計後瞬間乾淨了

TAG:玉雕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