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進補,高檔中藥材如何煎煮才不浪費?
廣東人家裡幾乎都儲備了一些高檔中藥材,人蔘、鹿茸、西洋參、黃芪、黃精、蟲草……但是這些中藥材該如何煎煮才能發揮最大的藥效?因為不正確的煎藥方法直接影響到藥效的發揮。
不正確的煎藥方法會直接影響藥效的發揮 圖/視覺中國
清代名醫徐靈胎曾說:「煎藥之法最宜深究,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飪禽、魚、牛、羊,失其度,尚能損人,況藥專主治病,而可不講乎。」可見煎藥法的重要性。
為了給在秋後進補的你一個全面、正確、科學的煎煮中藥材的方法,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鄭智敏特別給兩步走的清晰路線,記得一定要收藏哦。
第一步:選瓦罐和純凈水
煎中藥第一步就是選鍋,別以為隨便拿個鐵鍋就行?鄭智敏說,對中藥材來說,最忌鐵、銅、鋁等金屬器皿,這些金屬很容易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效。按照老祖宗的規矩,還是選擇陶瓷砂鍋和瓦罐為好,實在沒有的話,勉強用不鏽鋼器皿也可以。
應選陶瓷砂鍋或瓦罐 圖/張華
接下來就要處理一下中藥材了。一般來說,在醫院拿回來的都是處理好的中藥飲片,比如西洋參已經切成片。除了部分需要特殊處理(如烊化、焗服、沖服等)外,飲片都要提前浸泡,加水量超過葯面2-5cm。有的人會發現,往藥罐子里注水,藥材都是浮在表面,怎麼辦?鄭智敏說,經驗的做法就是用手輕壓藥物,讓其充分吸收水分,慢慢加水至剛好超過手背面即可。
當然,如果你非常講究的話,用蒸餾水煮藥材最好。潔凈少含礦物質的水也是比較好的。礦泉水則是不宜用的。
人蔘要充分煎出的其有效成分,但又不能被其它藥渣吸 圖/視覺中國
第二步:煎一次之後還要翻渣
按照傳統的辦法,煎煮一劑中藥,應該前後分兩次:頭煎和二煎。具體做法就是,將浸泡後的飲片連同水一起倒入器皿中(浸泡過程中藥物的有效成分已部分溶出,倒掉就是浪費)開火煎煮。
圖/受訪者提供
一般火候控制「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使藥液保持微沸狀態,中途攪拌2-3次避免煎糊、煎干,煮至藥液剩約一碗的量(約150-200ml)時,停火,稍冷卻後及時倒出藥液(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藥渣吸附),此為頭煎。
剩下的藥渣,再加入比第一次略少量的水繼續煎煮, 此為二煎,即廣東人說的「翻渣」 ,煎煮時間比第一煎略短。將兩次煎煮出的藥液合併,分早晚二次服用。特殊情況按醫囑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開始加的水不夠,可加適量溫熱水繼續煎,不建議加冷水,易導致陶瓷鍋出現裂縫。
知多D
1.先煎:動物類藥材(如龜甲等)一般先煮10-15分鐘,有毒藥材(如附子、川烏、草烏等)文火先煮1-2小時以降低毒性,具體留意先煎袋上的時間或遵醫囑。
2.包煎:顆粒微小、富含黏液質(如車前子)或含絨毛(如辛夷)的藥材,宜用紗布密封包好再和其它藥材同煎,防止粘鍋或刺激喉嚨。
3.另煎(單煎):有些貴重藥材(如人蔘)這樣做可充分煎出其有效成分而不被其它藥渣吸附,建議單獨煮1-2小時。
4.烊化的藥物,比如阿膠,加熱過中要不斷攪拌以免粘鍋。
貴重藥材有特別的處理方法 圖/視覺中國
Tips
一般湯劑宜飯前或飯後1小時服用;滋補藥宜飯前服用;安神葯宜睡前服用;慢性病定時服。
來源| 羊城派「精讀」頻道
文圖 | 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魏星
編輯 | 大方、CC
審簽 | 夏楊
猜你喜歡
「天價鞋墊」進價260,醫院售價2650!還沒法講價!涉事醫院回應了 | 晨讀天下
痛心!28歲女教師車禍瞬間推開2名學生,自己卻被撞身亡!留下不滿1歲的女兒…
【醬紫FM·鄉音】對所有味道失去期待時,懷念久違的那一小粒欖仁
你有什麼養生小竅門?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


※【說聞解事】「東方麥加」釣魚城申遺,曾以一己之力阻擋蒙古鐵騎36年
※人生若缺了善良,生命便了無光彩
TAG: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