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詩聖杜甫為何發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詩聖杜甫為何發狂?

安史之亂的發生使得唐帝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更要命的是,安史之亂禍害了大唐子民長達八年之久的時間,將近三千個日夜。多少個家庭妻離子散,多少屍骸葬身荒野。如同人們生了一場重病,元氣大傷,要想恢復談何容易!

所以,當史朝義被梟首代表著安史之亂結束的消息傳到詩聖杜甫耳朵里時,其驚喜莫名的心情可想而知。

詩人激動的不知要幹什麼了,還是要拿起筆管,記錄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所以就有了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詩人的老家在河南洛陽鞏縣,自安史之亂髮生後,杜甫已經多年沒回過老家了,因為老家洛陽屬於「敵占區」,長期被叛軍佔領奴役和蹂躪。

杜甫長期和父母兄弟離散,現在好不容易戰爭結束了,敵人被消滅了,所以,要「回家看看」的心理急劇膨脹起來,詩人按捺不住自己的狂喜之情,恨不得立馬趕回家鄉,去看望闊別已久的父老鄉親,問候一聲:你們這些年還好嗎?

最初的消息來臨時「初聞涕淚滿衣裳」,自己激動落淚,然後妻子們也都揮去了愁容高興起來。此時正值鳥語花香的春天來臨,身邊又有妻兒相伴,大家正好結伴還鄉。甚至連線路都規劃好了:從巴峽坐船穿過巫峽,到達漢水之濱的襄陽後,再從陸路到達洛陽老家。

每天讀點英文·世界文化常識全集(超值白金版)

¥29.90

經過了八年多鬱悶憂愁痛苦的戰亂生活,詩人此時的心境可以說是暢快淋漓痛快之至!所以該詩的旋律也很明快充滿了喜悅之情,也最為後人所稱道。若論杜甫生平第一首歡快已極的詩篇,我看非此篇莫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餵豬丞相公孫弘:為人狡黠媚俗皇帝文官封侯的代表
豆腐的發明人淮南王劉安編著淮南子、離騷傳因謀反被誅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