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郎溪縣姚村山區梅氏初考

郎溪縣姚村山區梅氏初考

原標題:郎溪縣姚村山區梅氏初考


郎溪縣姚村山區梅氏初考


梅府軍


微信版第361期

這不是一個大家族,本文也不是所謂傳記,僅僅是鉤陳幾筆家族史跡。——題記


宣城梅氏在宣州一帶為名門旺族,出了眾多的名人,如梅詢、梅堯臣、梅守德、梅鼎祚、梅文鼎、梅庚、梅清、梅光迪等,在文化領域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千餘年來傳承清晰,其支系也遍及全國各地,現有梅姓人口100餘萬人。從其影響與歷史地位來講,梅姓可謂是宣城第一大姓氏。本文就梅氏的一個小支系在郎溪縣姚村山區的生活繁衍狀況作一點調查,力求真實展現該支系生存圖景。


安徽郎溪縣姚村鄉陳梅村一帶梅氏始祖不詳,估計應是宣城梅氏分出的一支。從位於姚村社區羅家沖梅氏祖墳山碑刻文字記載有梅守龍、梅守敬字跡(「守」字輩),據此判斷,其應為正宗宣城梅氏分支(如宣城有較著名的明代文學家,「宣城心學」奠基人梅守德等),應該和梅守德同出一系一輩。從當地流傳故事來說,梅家在當地為一顯姓,可能是很有錢的財主一類。如村莊陳梅村之冠名,即應為陳、梅兩姓的居住地。


陳梅村現為一自然村,人口有300多人,山區人稀,屬於較大村落。上世紀30年代該村曾為國民黨郎溪縣政府所在地,地處郎廣兩縣交界處,有沖田山地,長溪河從村腳繞過,四周群山圍繞,適合隱蔽、游擊。國民黨縣政權選址於此,(以及蘇維埃政權選址姚村鄉夏橋)當是如此考量。上世紀40年代,郎溪縣中學堂曾遷址姚村,可見陳梅村、姚村在當時的影響。現存古建築除石橋、石井外,余幾無保存;國民黨縣政權信息,除檔案照片資料外,實物也不多見。



郎溪縣天子湖


一、姚村梅氏來歷


梅姓出自子姓,為商湯後裔。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殷商時,君王太丁封其弟於梅,為伯爵,世稱梅伯。殷商時,見紂王荒淫無道,冒顏進諫,被紂王殘忍殺害。其後世子孫遂以祖先的封邑為氏,尊梅伯為其得姓始祖。梅伯為宣城梅姓始祖業已據實確認。還有一說,是梅姓起源於殷姓,殷姓祖先曾在朝為官,因受迫害追殺,逃至宣城某地,時憂恐如驚鳥,尋思解脫。一日晨起,見手心有梅花圖形,遂悟,乃改姓梅氏(可能源於文化心理學有「梅報平安」之說)。梅姓宋顯於宛陵,代表人物有翰林侍讀學士梅詢、詩人梅堯臣等。


梅氏子孫在陳梅村一帶生活比較確信的信息可追至清代中期。當地傳說梅家人曾以金盆洗臉,金碗盛飯,可見其為有錢財主是十足可信的,應該也比較有勢力。加之因為宣城梅氏的興盛,按現在說法就是家族裡有「人」吧,他們中的少數過得應該是比較驕奢淫逸;但也不全然是不勞而獲,勤勞也是其傳家的本色,當地曾有梅家「十八條扁擔」的傳說,可見一個個皆為勇武精幹之後生。


因陳梅村村莊據史實考證存在有五六百年了,應該是元末明初時,其某一世祖梅某某從宣城柏硯山遷徙至現在的陳梅村。為何放棄家族興盛、人才輩出的寶地而深入到這山野深處,我們已無從得知,或許是出於「不知秦漢,無論魏晉」之見吧。

二、「十八條扁擔」的傳說


「十八條扁擔」至今仍然被當地老輩人提及,主要有兩層意思,一為梅姓家族大,幹活時人手多;二為團結,協力齊心。五六百年前,某一梅姓氏祖來到此地,這裡應該已遍及了很多姚姓子民了,那時的姚村先叫磚橋,後改名為妙泉。他們是如何爭得這一帶的山林地域的,可見也是歷經千辛萬苦。因為來得人口肯定不會太多,是逐步逐步才得以繁衍壯大的。


始祖苦心經營,節儉度日,過了些年,這一帶幾乎都是梅姓的天下了,他們和宣城梅氏走得也挺熱乎。據講後來有陳姓人口過來給梅姓人口作長工,年長日久,自然陳、梅兩姓間互通婚配亦多,於是梅姓割讓了很多山產田地給陳姓落腳,由此,村子裡也有了一些陳姓人口了。終於到了某年份,陳姓在人口或某些方面超過了梅姓,自此村莊被喚作「陳梅村」。直至今日,當地梅姓已經沒有傳人了,但陳姓家族人談及往事,仍有感激梅姓先人之意,這也成了他們一代代傳下來的祖訓。


「十八條扁擔」,即十八條好漢,故事源於陳梅村。現版本很多,有說是梅姓勞動時場面壯觀,也有說是用十八條扁擔驅散土匪豪強,還有說法是他們在徽商古道上形成了自己的運輸隊,即押鏢,替商人護送財物。還有是鄰近廣德有石灰窯,有專職梅姓「十八條扁擔」從事石灰挑運等。不管屬於哪一種,即他們人多勢眾,儼然形成了自己的幫派品牌。


「十八條扁擔」聲名遠揚,鄰近宣郎廣三縣無人不知。「十八條扁擔」及其流傳的故事,距今應該有兩百餘年了,那時還是清朝的姚村鄉,曾生活過一個強盛的梅氏家族!



郎溪縣石佛山


三、梅氏在陳梅村所遭遇過的戰火


世事變幻,陳梅村並不是一方桃源世界。


明天啟七年,一股流寇突然光顧了涇縣大梅村。勇士梅景選高呼「大丈夫宜用馬革裹屍而歸」,與堂弟梅景迎挺身而出,生死不顧,勇往直前,直至戰死。御史楊春茂、縣令李士謙聯合旌表其「激烈如生」,勒石於通衢大道以供萬人觀瞻而流芳千秋。從此,梅景迎兄弟就成了梅氏家族心目中的保護神。傳說每當外人入侮時,保護神都會現形在天空保佑他們作戰。

此壯舉也曾影響了建平(現稱郎溪)陳梅村之梅姓子弟,故子弟間時有習武者。不求科舉進仕,但求自保。


咸豐六年,為激勵地方與太平軍作戰,涇縣縣令崔琳敕建忠義祠,將梅景迎之神位列入中享,又賜「忠義可嘉」匾褒獎。這大概也說明了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太平。梅景迎事迹曾激勵鼓舞著姚村的梅姓子弟,涇縣、建平皆有梅姓大家族,梅姓自古詩書傳家,維護朝庭正統也溶入了其子孫的血液,這也為他們日後慘遭不幸種下了禍根。


大約在咸豐十年正月前後,太平軍李侍賢部曾進襲陳梅村。據說太平軍事先打探了消息,聽說梅姓在當地最為有錢,便決定趕盡殺絕,盡占家財;還有就是梅姓族人一貫維護清政府,遭致怨恨。此時的太平軍的某些組織,儘是一些無惡不作的流氓地痞收編,這些人專幹壞事,狂聚錢財。起先有正規太平軍組織來此,均由梅姓頭人出面,適量散些錢財,提供些便利,大都能平安自保。這次不同了,他們來了約兩百多兵丁(長毛子),一路殺氣騰騰。除了那些已逃跑或躲藏的梅姓男丁外,長毛把在村的梅姓青壯男丁40多人,用繩索捆綁至村西至羅家沖方向一較開闊平地處,集體屠殺處絕,一時血流成河,令人髮指。一時間風聲鶴唳,為斬草除根和免於日後遭報應,他們連遺腹子也不放過,後來連梅家姑娘媳婦也全部被列為追殺對象。自此後陳梅村再無梅姓人口!此等屠殺事件也曾同樣發生在涇縣梅氏大姓......


陳梅村因其地理位置,一時也成為太平軍的臨時巢穴。梅氏族人損失怠盡,宗祠、庵堂、房屋等重要建築在太平軍開拔時,皆毀於放火焚燒。


陳梅村遺存的古建築並不多,值得參觀的有村口古橋古樹,和用整塊石板開鑿而成供路人飲水用的井台,當為清中晚期建築。


四、江南瘟役之後的梅姓


先是「咸豐兵燹」,後有江南瘟役,十室九空,存人不足十之其一。梅姓就更為可憐了,在姚村一帶已被趕盡殺絕。但太平軍失敗後,社會又逐漸恢復了秩序,畢竟在姚村一帶有很多山地田產還是屬於梅姓人的。其間還有本地梅和外地梅融合的事情,外地梅即從湖北、河南等地遷來的人口。


那些逃離太平軍追殺的梅姓後人,雖人已無多,但還是回來接管了部分山林田產;也有零星湖北等地梅姓人口投奔過來,彼此認了祖宗。但他們人口太少,力量太小,維護不了自身的利益,把大量的山林田產拱手讓給了別人。現潘村村楊村村民組土地山產就是一例,據楊姓村民講,他們的土地和剛來時居住的房屋全部得益於梅姓家族。據講那時雖在山區,但房子蓋得極好,一看就屬於大戶人家的,他們祖先從湖北遷來時,見這些房子里沒人,就徑直住了下來。後來有梅姓後人尋來,彼此見了卻沒提出索回,算是慷慨拱手相送。楊姓人口很是感激,彼此結為世交,世代友好!這種友誼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體現,每年春節祭祖,楊姓人丁總是先祭梅氏祖再寄楊氏祖,每年清明「插青」,總是插滿已知的梅姓墳頭,代代相襲!如此交情,真的古道熱腸,令人唏噓感嘆!當地也流傳了不少梅楊兩姓生死結義,相幫相助的佳話。


但梅姓人口在後期一直處於凋落狀態,畢竟橫遭趕盡殺絕,元氣大傷!較近傳說的他們中有走鏢的,有戲子,有煙販,有混混,有誠實農夫,均在社會下流,再也難聚當年大家豪氣。


郎溪雲舞


五、梅氏及今居住地概況


陳梅村位於連綿山丘腹地,與廣德誓節鎮七塔村界嶺相距不遠,近有廣德腰山,為高大山體。陳梅村北不足五里即石佛山,該村也即將闢為旅遊勝地,在建的一條觀光旅遊大道經過此村。現當地以竹、柴山為主,有茶葉種植及水田山地等,基本能自給自足。其東北不足兩公里為姚村集鎮。姚村古為妙泉鄉,有一沙河流經;廣德方向來水為長溪河,其最高源頭即為腰山。


現姚村鄉的梅姓人口為從「咸豐兵燹」陳梅村外逃出的一懷孕梅氏媳婦所傳,其孫名梅金玉,現梅金玉夫婦及其父母墓仍葬在位於陳梅村前山的梅姓祖墳山,年年清明接受祭拜。現這一分支後輩分散在潘村村莊村嶺和姚村社區張家灣兩地,人口近40人。皆為普通民眾,然家族團結,和睦鄰里,耕讀傳家。


另該鄉四青、袁村、妙泉等村也有少量梅姓人口,皆孤名獨姓,默默無聞。


六、遺存信息


至今,在梅姓祖墳山上,不時能見到一些殘碑,上面能尋見前人在此地生活的信息,也印證了和宣城梅氏的源流關係。解放後,曾和廣德月灣鄉(現為村)梅姓建立了聯繫,子孫字輩取名也曾參考用之;但事實證明,這一信息可能是不可靠的。


其它信息還有姚村鄉劉家沖(因在徽商古道沿線)發現的一處碑刻,記述了某一梅姓先祖較為詳細的事迹,其字輩也能與宣城梅氏家譜相印證,應該與陳梅村梅氏有較深之淵源。待考。



2008年雲舞獲批省級文化遺產

(作者系郎溪縣姚村鄉文廣站工作人員、郎溪縣作家協會副主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宣城對韓愈的影響(上)
敬亭山緣何聲名鵲起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