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要用銅這種不值錢的東西做貨幣?而不用黃金,是因為窮嗎
我們看有關中國的影視作品,總是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為什麼咱們的古人要用銅這種不值錢的東西做貨幣?而不用更有價值的黃金呢?畢竟金子可比銅錢珍貴多了。而且,反觀當時世界上,大多數的西方國家都是用金銀做貨幣,幾乎沒有銅幣。
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比較窮,用不起黃金,而只能用廉價的銅嗎?其實不然,中國之所以用銅錢做貨幣,並不是因為窮得用不起黃金。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中國人古代太有錢了,所以才不用黃金的。
我們知道,在古代,中國的經濟一直都是領先於世界的。即便是重農抑商,商業的發展也是相當繁榮的。否則不會出現這麼多的富商大賈了。而由於商品交易的頻繁,要是用黃金的話就會帶來諸多不便。
首先,黃金的價值太高了。你可以想像一下,要是你現在去買一包5毛錢的辣條,結果給老闆一張百元大鈔。老闆估計會像看傻子一樣看你。而古代用黃金就會產生這樣的尷尬。古代的東西大多價廉物美。一碗面可能只需要一點點黃金,這要切下來再稱的話,就太麻煩了。店家還不好找錢。所以民間肯定不會用這玩意來交易的。
而反觀歐洲呢,由於是封建制度,各個封建主可能在自己的境內都會發行自己的貨幣。但是,出了自己的領地,別人就不承認自己的貨幣了啊。只能用硬通貨黃金來交易。
再加上,當時的歐洲連年混戰,商業很難有著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了交易的順利進行,也只能用黃金這樣公認的貨幣來進行商業往來。而且,由於歐洲資源匱乏,物價是比較高的。尤其是購買東方的絲綢、瓷器啥的。往往都翻了好幾十倍。這也只能用黃金來支付了。
所以說,古代中國並不是因為沒錢才不用黃金,用銅錢。恰恰是因為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程度高於歐洲的那些國家,才不用刻意地去使用黃金作為貨幣。


※乾隆的后妃們,受寵的令妃只活到49,不受寵的居然熬死了乾隆!
※1980年,1個農民自立稱帝,冊封6個嬪妃,招募50人兵馬
TAG:悅讀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