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每當說到「彌勒」,我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應該是那位慈眉善目、垂耳大肚、敞懷而坐的「大肚彌勒」。殊不知,原本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彌勒相是威嚴凜然、身材頎長的。

「大肚彌勒」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產物,原本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彌勒相是威嚴凜然、莊嚴肅穆的。據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彌勒造像是在十六國苻秦時期。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高僧傳·釋道安傳》中記載:「苻堅遣使送外國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結珠彌勒像、金縷繡像、織成像,各一張。」

莊嚴肅穆的彌勒相

「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在《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中記載,彌勒出身於婆羅門家庭,但最後皈依佛門,成為釋迦摩尼佛的弟子,但彌勒將先於釋迦摩尼佛去世,此後升至兜率天。釋迦摩尼佛告誡眾生,在他涅槃四千歲後,彌勒將以佛的身份從兜率天下凡,在華林園弘揚佛法,普度大眾。

早期的彌勒造像,分為「彌勒菩薩像」和「彌勒佛像」。以「菩薩」身份出現的彌勒造像大多為菩薩裝,頭戴寶冠,有些身披瓔珞等配飾,身材修長挺拔。以「佛」身份出現的彌勒造像,多具有背光、佛座,身穿僧祗衣,雙手作轉法輪印。佛教傳入中國後王朝的興衰變遷讓中國百姓熱切地盼望著彌勒佛的降生,於是塑造了數量眾多的以「佛」之身份出現的彌勒造像。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在當今的佛教寺廟中,威嚴清瘦的彌勒相相對比較少見。最為著名的是被譽為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的白檀木邁達拉彌勒大佛,它位於雍和宮萬福閣內。

相傳在雍和宮改為佛教寺院時,並未建萬福閣,這裡只是一座觀音殿,殿內供奉著觀音菩薩,背景是木製山巒。改為寺院後,乾隆皇帝覺得寺院的北面太空曠,欲建一座高大樓閣,為北面的屏障。但一直苦於沒有一尊與之相稱的大佛像。此消息被西藏貢使帶回,當第七世達賴喇嘛得知後,立即派人搜尋大佛造像原料。恰好尼泊爾王國從印度運回一根高大白檀木,達賴喇嘛聞訊,既以大量珍寶購得,並由西藏經四川走水路,歷時三載運至京城。

檀木到京後,乾隆皇帝命察罕達爾罕活佛指揮設計,並由皇宮養心殿造辦處的「廣木作」、「木作」、「漆作」、「雕鑾作」等在雍和宮負責施工。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與雍和宮合編的《清代雍和宮檔案史料》滿文文獻載:雍和宮的萬福閣主樓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日,將京城景山內的樓閣拆了之後,在景山北面的圍牆打開了一個豁口,如此連木帶石經這豁口一車車運至雍和宮。這年十二月開始組裝樓閣並雕刻大佛。經辛勤勞作,圓滿完工。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大肚彌勒的由來

如今,在大多數寺廟內供奉的彌勒佛其實已不是佛教經典中的那位彌勒佛形象,而是五代後梁的「布袋和尚」的造像。

布袋和尚法名為契此,號「長汀子」。據《宋高僧傳》卷二十一、《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記載,布袋和尚是明州奉化(今浙江寧波)人。他容貌並不威儀,身矮而腹大,時常用木棍挑著布袋。人們不知他從何來又到哪去。他隨處躺倒休息,睡在雨雪之中卻不濕身,能向人們預示福禍。公元916年,他端坐於奉化岳林寺東廊下盤石上,說偈語曰:「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 。偈畢,便安然而逝。人們才醒悟,發現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化身。

「布袋和尚」從此就被寫進了中國佛教史里,隨處可見的大肚彌勒也儼然成為了已經成了中國佛教的象徵。不僅在中國,乃至國際社會,都可以看到笑口常開的尊像。作為世界聞名的彌勒道場,浙江寧波的雪竇資聖禪寺見證了歷代祖師彌勒示現的記載。

「瘦」彌勒與「胖」彌勒——彌勒佛真實身材大揭秘!

唐昭宗景福元年,禪宗南嶽五世常通禪師,闢為禪宗叢林。五代之後,禪宗興起,後梁布袋和尚常來寺說法,成為彌勒應跡聖地 。智覺延壽禪師弘法雪竇,時人嘆為慈氏下生,至清雍正十二年,世宗盛讚為「慈氏下生,慈氏再來,現同慈氏本說」。清光緒年間,慈運法師領眾熏修,禪風遠播,因其德化,被「八指頭陀」稱為「明州布袋和尚再來、彌勒菩薩化身」。太虛大師就任雪竇寺方丈,弘揚「慈宗」,並將雪竇山奉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奉雪竇寺為彌勒道場。

除此之外,在中國民間還廣泛流傳著有關布袋和尚神跡的傳說故事,眾多的文學作品都融入了「布袋和尚」的彌勒佛形象,如元朝的雜劇《布袋和尚忍字記》、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以及各大彌勒道場殿前頗具意味的對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再生網 的精彩文章:

7月27日 若修身積德,必有財福入門庭
打開這個粽子,了解佛教中的端午節

TAG:再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