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網紅「管狗不嚴」引發思考,利物浦大學教你提前識別狗的攻擊跡象

網紅「管狗不嚴」引發思考,利物浦大學教你提前識別狗的攻擊跡象

原標題:網紅「管狗不嚴」引發思考,利物浦大學教你提前識別狗的攻擊跡象


近日,「網紅遛狗不拴繩,毆打孕婦致先兆早產」的事件成為熱議話題,新京報、澎湃新聞、沸騰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評論此次事件,「校長」王思聰也下場怒懟該網紅。而「管狗不嚴有什麼後果?被狗咬傷怎麼辦?」等問題也成為討論熱點。


另外,據今年5月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寵物狗數量已突破一億隻。而在此基數下,流浪狗的數量之龐大亦不難想像,一定的安全隱患也存在。

無疑,狗是非常受歡迎的動物。然而,被狗咬傷事件也時有發生。狗咬人的危害,輕則對人體皮膚和肌肉造成損傷,比如留下傷疤;重則造成心理陰影、引發狂犬病,甚至危及生命。

狗咬傷人相關數據

在美國,目前超過35萬名狗咬傷患者,在急診室接受過治療;2017年狗咬傷併發症等治療費用超過10億美元。在英國,每年記錄的狗咬傷入院人數超過7000人;2013年,英國有6740名狗咬傷患者停工入院救治,實際數值遠大於此。而在中國,每年至少1000萬人被狗咬傷。



狗咬傷人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識別狗顯示的惡意信號也是一個因素。因此,無論作為狗主人還是路人,對狗發出的相關信號多一些了解,總歸是有益無害的。尤其是,了解的方式還比較有趣,且不必冒被咬風險的話。

利物浦大學開發VR體驗,幫助人們預防犬類攻擊

今年2月,利物浦大學曾發表研究表明,神經質的人更容易被狗咬。在該研究中,神經質評估量表對焦慮恐懼值進行了打分(1-7打分,數值越高情緒越穩定)。得分每下降1分,被狗咬的幾率就會增加33%。或者,可以將該結論粗暴地理解為,狗能「聞出恐懼」。


而現在,利物浦大學又開發出了一種防止被狗咬的「解決方案」。



利物浦大學的虛擬工程中心(VEC)與利物浦大學感染與全球健康研究所、Dogs Trust,以及心理學健康與社會研究所合作,創建了一個VR體驗。該體驗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狗的行為,包括識別狗的一系列威脅(攻擊)性行為,以教育公眾、實現更好的安全預防。


畢竟,在現實生活,要想深入地了解狗可能會略微棘手,尤其對於怕狗的人而言。但在VR中,所有人都能夠放心大膽地與狗接觸了。因為VR中虛擬狗的攻擊跡象是安全和可控的。


在該VR體驗中,用戶將接觸一隻虛擬狗。隨著用戶不斷靠近,狗的行為和肢體語言會逐漸改變,例如出現舔嘴唇、降低頭部和身體、前爪抬起、咆哮和露出牙齒等行為。這些行為表明狗此刻有攻擊的跡象,用戶不應該再繼續靠近。

該項體驗的意義與繼續發展的空間

1.該體驗表明,VR可作為一種教育工具,讓用戶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行為模擬(克服學習的心理障礙)、安全知識學習等。


2.與傳統的書本式教學相比,通過逼真的沉浸式環境看到狗肢體語言的變化,可以提升用戶的學習興趣與效率。


3.後期需要繼續將強與動物行為專家和心理學家的合作,增強VR環境中犬類肢體語言和細節等方面的真實性,儘可能提供更逼真的沉浸式體驗。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Pinea 的精彩文章:

韓國首部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VR動畫,《Buddy VR》將展現其沉浸式交互體驗
紛紛入局VR/AR的國內外零售巨頭們,今年還好嗎?

TAG:VRPi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