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擲千金不顧家,「皇二子」袁克文收藏古董的巨款從哪裡來?

一擲千金不顧家,「皇二子」袁克文收藏古董的巨款從哪裡來?

作者:金滿樓

民國初年,袁克文作為「古董大玩家」的聲名可謂震響九州,而以其才情和富藏,也足以使他睥睨同儕。

也許有人要問,袁克文的這些藏物大多價值不菲,那他哪裡這麼多錢呢?

事實上,袁克文本身就收藏泉幣,他的藏品也是品種繁多,其中珍貴的有王莽布泉、宣和元寶銀小平泉、政和元寶和銀小泉、漢莽貨泉壓勝奇品、元承華普慶泉、南北朝宋廢帝永光泉、徐天啟小平泉、元黃慶通寶小銀泉、蒙古大朝通寶小平銀泉、太平天國金貨等,

這些藏品,多見載於他自編的《泉簡》、《泉文述變》、《古逸幣志》、《宋慶元玉泉記》、《述貨》、《貨腋》、《古泉雜詩》等書中。

一擲千金不顧家,「皇二子」袁克文收藏古董的巨款從哪裡來?

另外,袁克文兼收各國稀有金銀幣,如古印度、希臘、羅馬、法國、義大利、韓國、日本、越南等七十餘國的古幣。不過,這些古幣後來都成了金城銀行的貸款質物。

金屬古幣之外,袁克文也兼收紙幣,其曾登報徵求曰:

「中國古舊已廢之紙幣,宋代曰交子,曰會子。金代曰寶鈔,曰寶會。元明清均曰寶鈔,清又曰戶部官票。如有以此數類見讓者,毋任歡迎。」

據鄭逸梅所云:袁克文某次從董康經處易得元承華普慶泉(銀質),他很喜愛,佩不去身。一日易衣,忘末解下,便被浣衣人竊去,他非常痛惜,懸二百求之而不得。

數年後,忽有人持泉求售,即為該泉。失而復得,他又大為慶幸。這也算是一段小插曲。

一擲千金不顧家,「皇二子」袁克文收藏古董的巨款從哪裡來?

當然,泉幣收藏歸收藏,真要說到收藏,還得真金白銀。與袁克文同母所出的妹妹袁叔禎(靜雪)曾回憶說:

「父親對他(袁克文)是比較偏愛的,有時候得了好的古玩,總是叫了他來,當面『賞』給他。有時候看到飯桌上有好菜,也經常叫他來同吃」;

大姨太太沈氏「對二哥更是溺愛,二哥向她要錢用,她從不駁回;如實在不能滿足二哥的要求,她也會向我父親轉要回來,供給他用。因此,他從小就養成了用錢如流水的毛病」。

袁世凱死後,袁克文得了雙份遺產(每份八萬元,因袁世凱沈氏妾無後,以克文為嗣子,亦得一份)。

此外,袁克文還有一筆特殊收入,即河南焦作福中煤礦公司月送六百元乾薪,因公司主持人為袁世凱舊部(或有暗股)。

1927年北伐後,公司主持者易人,乾薪停止,袁克文的經濟狀況也就每況愈下了。

一擲千金不顧家,「皇二子」袁克文收藏古董的巨款從哪裡來?

如同時期的收藏玩家張丹翁在《哀寒雲》中說的:

「寒雲(袁克文之號)生平嗜古,所得佳品至夥,但亦偶供消遣,興盡則視若浮雲。或以質錢,或以易物,雖貶價受虧亦所弗計。」

袁克文出身豪門,見過大場面,自然有大氣魄,「興盡則棄」亦屬難免。此外,在其落魄失勢後,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將心愛的藏物抵押或出售,也是不得已之事。

此外,袁克文在收藏易物中也難免因交友不慎而被人欺騙,如前司法總長董康即設計騙走他的宋本《花齋詞選》,袁克文討要不得,也只能寫一篇《騙子總長》痛罵,以泄其憤。

再如《風塵三俠圖》亦被某趙姓商人騙去,袁克文撰文登報限三日內歸還,但也未見蹤影。

袁克文曾刻了一方印用於鈐蓋愛好的書籍與字畫,印文為「與身俱存亡」,其大意是希望自己有生之年,這些寶物能夠陪伴身邊。

在其藏書印中,也有一枚曰「袁氏子孫世世寶之」,亦如此意。

然而,在袁克文四十二歲的生涯中,經其摩挲寶愛而最終散失於民間的古董,誠不知凡幾矣。為了維持生計,其收藏的寶貝陸續脫手,身雖「存」而物已「亡」。

據說,待到其「身亡」之時,唯一僅剩的,就是筆筒里的二十塊錢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坑爹史冊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敗後,帝師翁同龢為何還要領著弟子們繼續搗亂?
莫名其妙一通火,大阿哥永璜竟被嚇死,乾隆把腸子都悔青了

TAG:坑爹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