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唐名相醉心花草寫名篇

大唐名相醉心花草寫名篇

修建平泉山居不是為了自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希望這一片園林能夠成為後人們隱居養德、遠禍離災的世外桃源,也希望它能夠千秋萬代地傳下去。

私家園林是古代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多為達官貴人、富豪鄉紳等修建。唐朝時期,朝廷權貴喜在東都洛陽置辦私家園林,一則顯示其尊貴,二則休憩娛情。私家園林的興起,也帶動了園林草木學的發展。官員們或醉心於私家園林的草木研究,或著書記錄園林的草木盛景,或詩詞唱詠花草山石,一時間湧現出不少園林草木學著作。

它們之中的代表作,當屬一位大唐宰相的「平泉體驗」。此書不但科普了唐朝私家園林的花草山石,還寄託了作者諸多心愿……

黨爭不忘修園林

洛陽伊川縣城西北有一座山,名喚平泉山;山谷自西向北流淌著一條河,名喚平泉河;河谷西岸有一處方圓十餘里的私家園林,名喚平泉居,又叫平泉山居。

霧鎖平泉河。(洛陽網)

平泉山居遍布亭台樓榭。泉水縈迴之處,奇花異草、珍木貴石隨處可見。平泉山居的主人,正是被譽為「萬古良相,一代高士」的大唐宰相李德裕。他修建此園林有諸多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對花草山石的喜愛。

李德裕是中晚唐時期政壇上響噹噹的人物。他先世本是趙郡(今河北贊皇縣)人,祖父李棲筠帶族人遷居洛陽;父親李吉甫任朝廷的中書侍郎,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出身名門、才思敏捷的李德裕熟讀經史,從任校書郎開始,一路開掛做到宰相位置,並成為「牛李之爭」中李黨的首領。

李德裕畫像。(網路圖)

中唐時期朋黨之爭甚是激烈,連唐文宗都發出「平河北藩鎮之亂易,平息朝中黨爭難」的感嘆。朋黨之爭的直接結果是,李德裕數次被貶出京,又數次回到朝堂。

與當時大多數官員一樣,李德裕在仕途上拼博的同時,也想為自己建一個私家園林,享受生活。經過多次觀察,他相中了離洛陽二十多里遠的平泉谷。此谷原為喬姓隱士的故居地,安史之亂後喬隱士遠遊,是以荒廢。李德裕把平泉谷購置過來,決定當作自己安放靈魂的風水寶地,當作真正的家。一方面,他下朝後帶人「剪荊棘,驅狐狸,始立班生之宅,漸成應叟之地」(《平泉山居誡子孫記》),並搜羅各地的花木草石,建造園林;另一方面,他欣然接受各地諸侯的禮物贈送,可謂「隴右諸侯供語鳥,日南太守送名花」。

825年,時任浙西觀察使的李德裕建成了堪稱唐朝北方私家園林代表的平泉山居。

這一年,他42歲。

平泉山居遺址,已成為「洛陽八景」之一。(網路圖)

醉心花草寫名篇

朝堂之外,李德裕是一個頗有花木情懷的人,他寫過《柳柏賦》、《白芙蓉賦》、《重讀芙蓉賦》等花木辭賦。平泉山居奇花上百種,四時開放,數次讓他流連往返。山居還收藏了許多名貴的奇石,其中有一塊平石,刻有雲蒸霞蔚、龍飛鳳舞之景,維妙維肖;最特別的是具有醒酒功用,人稱其「醉醒石」。每每喝酒之後,他躺在醉醒石上,聽著音樂,賦詩作詞,甚是愜意。

如此珍貴的奇花異石,到底能保留多久?我苦心經營的平泉山莊能為後人庇福嗎?該用怎樣的方式讓後人知道我的用心呢?李德裕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想來想去,他覺得詳細記錄才是最好的辦法,一是便於學者們研究,二是更易於讓後人記住此園林。很快,一部名為《平泉山居草木記》的草木學雜著誕生了。

《平泉山居草木記》影印本。(網路圖)

《平泉山居草木記》是一篇記錄園林花草的科普文章,結尾附錄作者二十多首稱讚平泉山居的詩歌。文中當然是自己喜愛的石頭,和平泉山居六十多種木本樹種、花卉、水生植物以及珍稀葯苗,「伊、洛名園所有,今並不載……陶歸衡宇,喜松菊之猶存」。很顯然,別人園林有的,我不寫;我寫的,一般園林找不到。

此文最寶貴之處在於,作者詳細分析了園中草木的地理成分,比如紹興的紫菀、榧樹;東陽的牡桂、山楠等。從這方面可以得知園林植物的造景特色及形成原因,進而得知造園藝術和新品種培育技術。這些材料對後世私家園林的草木種植具有參考價值。園林草木造景多採用亞熱帶植物,這一點就被宋代洛陽的不少私家園林所借鑒。

產於紹興的榧樹。(網路圖)

激勵後人再作文

話說李德裕完成《平泉山居草木記》後,感覺無法通過此文讓後人了解其良苦用心,所以他又寫了《平泉山居誡子孫記》一文。「鬻(yù,賣之意)吾平泉者,非吾子孫也;以平泉一樹一石與人者,非佳子弟也。」通過兩篇文章,李德裕告訴後人,修建平泉山居不是為了自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希望這一片園林能夠成為後人們隱居養德、遠禍離災的世外桃源,也希望它能夠千秋萬代地傳下去。

李德裕一生只有三次住在平泉山居里,總時間不超過一年。貶官時客居他鄉;回朝後在長安忙著處理政務。「平泉體驗」只是午夜時的夢囈。

遺憾的是,後世子孫雖然從《平泉山居草木記》記中讀懂了先人的用心,但沒法完成李德裕的願望。戰亂頻繁的年代,洛陽數度陷入戰火,平泉山居也難倖免。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後,平泉山居玉碎,只留下後人憑弔的遺址。

無園可依,李氏後人可念的,唯有《平泉山居草木記》!

《平泉山居草木記跋》影印本。(網路圖)

後記

唐宣宗即位後,勤於政事,立志結束「牛李之爭」。846年,李德裕被嚴斥遠貶,李黨成員紛紛被罷官。三年後,64歲的李德裕謫居崖州(今海南省內),帶著遺憾客死他鄉。

《平泉山居草木記》並沒隨著作者的去世而被湮沒。李氏後人將此文與《平泉山居草木記跋》、《平泉山居誡子孫記》等文章及李氏族人描寫平泉山、平泉山莊的詩歌綜合在一起結集出版,是為後世流傳的《平泉山居草木記》。

後世文人、學者對結集出版的《平泉山居草木記》異常重視。一是傾慕李德裕的為人,唐末詩人李商隱在《會昌一品集》序言中將其譽為「萬古良相」,清末維新派領袖梁啟超更是把他與商鞅、諸葛亮、王安石等並列為古代六大名相;二則是,《平泉山居草木記》所記載的園林植物,對後世草木學、地理學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史學家、自然科學家研究唐宋園林建築,尤其是私家園林時,都會參考結集版的《平泉山居草木記》。

或許,這才是李德裕真心留給後人的「平泉體驗」吧!

作者:魏德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消毒濕紙巾里藏著可致癌的有毒成分
北京奧運10周年,讓我們再回頭看看鳥巢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