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把壹休

【星標】


就不用每天忙著和壹休捉迷藏啦?

    


富書(ID:kolfrc)







01






我哥做貸款生意,最近遇到一個客戶。



這個客戶從縣城局機關接到一個小工程,可資金鏈緊張,沒法進工程材料。




於是找到我哥所在公司借錢,可按規定查詢客戶個人徵信,發現他有一筆銀行爛帳未結清,這樣貸款風險極高。




眼見賺到手的錢因資金不到位泡湯,還要付違約金,客戶愁容滿面。




我哥問:「這個工程如果做完你能賺多少?」




客戶說:「刨去成本費用我能賺10萬。」




我哥說:「我給你出個主意,你把工程直接交給供應商,10萬塊的利潤五五分成,你負責客戶關係和施工,他負責材料,如果你能談到三七或四六當然更好。」




客戶覺得一下少賺5萬難以接受。



我哥勸他:「貸款利息和手續費其實也不少,與其這樣整天為錢奔波無結果,不如讓別人也賺點。」




一個月後,客戶上門給我哥送香煙。原來工程已結束,他不僅沒付違約金,還賺到6萬塊。




供應商也很高興,本來只賺材料的利潤,結果多賺3萬,還為倆人下次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讓別人賺錢,是一種互惠雙贏,也是未來共同發展的動力和前提。









02





這些年,代購市場如火如荼,可在一些人看來,好像代購就是剪刀差、吸血鬼。




朋友小許做香港代購,她有一個永遠「價比三家」的同學。




買東西前永遠拿別人的低價來談,一盒面膜朋友代購價298,這位同學說某某店只要278,能不能這個價幫我帶一盒。



小許感嘆:「我是小代購,買不到這個價,你說的是皇冠店,拿貨量大有折扣。」




可人家不理,覺得同學不給全行業最低價,就是昧著良心掙錢。




上個月那個同學又讓小許買負離子吹風機。




小許說:「不帶外盒可以嗎?說明書配件小包裝有,就那個外包裝太大,過關風險大。」




結果同學非得要那盒子,還說某某店就有外盒,服務怎麼如此差。




小許到那店鋪瞅一眼,比她這貴200不說,如果要外包裝另收費。




小許無奈地說:「這一次幫你吧,下一次還是請你移步別家」。




一段友誼也基本告吹。




任何行業,失去利潤服務都會打折。




如果總以窮人思維去算計別人的塊兒八毛利潤,輸了姿態,折了情誼,更可能享受不到好的服務。




即便是同學或朋友、親戚,也要將錢和情分開相處,別總想著賣面子,不論什麼感情都不可能永遠靠面子合作。




讓別人賺錢,是對待感情的最好修養;讓別人賺點錢,可以讓感情更堅固,讓彼此更有尊嚴。






03






現代社會是一個商業社會,我們早已超越了物物交換的原始階段,而邁向現金——電子交換複合發展的時代。




在這個社會裡,商業的鏈條異常複雜,即使你只想買張桌子,也必然經過多道的交易程序。




在這個過程中,你有機會賺錢,別人也有機會賺錢。




能做到1+1>2,要比一方永遠賺錢、一方永遠虧損的零和博弈更持久,也更高效。




自己賺錢就開心,別人賺錢就不開心,說到底這是一種窮人思維,只能看到既有蛋糕的分割,而看不到可以一起努力把蛋糕做大。




一定要讓別人賺到錢,這才是正常的商業邏輯,也是基本的商業思維。




越是能賺錢的人,越是懂得這個道理。




2016年底,李嘉誠以358億港元賣掉香港中環中心物業,第三方中介房產經紀人收傭金超7億元,幾百億的交易額,李嘉誠照樣給齊傭金。




李嘉誠曾說:「守行規才能走得遠,才能掙大錢。你想要從別人那兒得到你想要的,就要把別人想要的給予別人,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一個大氣之人才能成就大事,李嘉誠這一生成在眼光,贏在大格局。




讓別人賺錢,是對行業乃至社會規則的尊重。




若不講規則,只看重眼前的可得利益,路只會越走越窄。




唯有規矩做事,才能走得更遠。









04






最近這半年,有兩個行業,成了眾矢之的,一是房屋中介,二是藥廠。




前段時間一線城市房租猛漲,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中介。




這其中,有血淋淋的資本擴張,有黑心的騙子,這些人無論怎麼抨擊都不為過。




不過,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樣將中介一棒子打死,好像中間商賺差價就是一個天然的毒瘤,一切中間人都是素質低劣,品質敗壞。


 


就像買二手房的客戶,很多人覺得中介不就提供個信息、帶我看個房嗎?憑什麼收這麼多錢?太坑人了。




更有親朋好友覺得,你的信息應該免費給大家用,互通有無最好。




可是公允地說,中介這個行業就是賺信息費的,他們最有能力幫我們成功買到想要的東西。




再說,中介公司的很多費用客戶並不了解,比如一手信息費、銷售人員提成、辦證人員工資、各網站的廣告費用等等。




所以,對於那些吸干年輕人血液的黑心中間商,我堅決反對,但是對於中介這個行業,我還是抱著理解。




只要有交易,就會有環節,只要有環節,就需要給予相應報酬,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就是一個商業社會的必備。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醫藥行業。




電影《我不是葯神》提到的救命藥物,在現實中就是瑞士格列衛。




很多人看完片子後,罵醫院狠心,救命葯為什麼賣如此貴?罵瑞士諾華公司黑心,為什麼霸著專利權不鬆手。




可研發藥物比我們想的要複雜的多,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諾華公司並不是魔鬼。




瑞士格列衛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分子靶向葯,能精準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體變異。




這個葯從發現到研製、合成,再到臨床應用,歷時長達半世紀,這期間瑞士諾華公司為此投入的研發費用為78億美元,折人民幣超500億。




因為研發成本高,所以原廠申請藥品專利保護,在保護期未到之前,其它廠商不得生產、不得仿製。




一位醫生朋友說,任何一款新葯,除了生產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外,還會有高風險。




風險在哪裡?




在過程。




新葯的有效成分從發現、提取、理論試驗、動物試驗、臨床試驗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試驗的次數越多,失敗的可能性越大,研發的不確定性越高。




研發到最後還會出現不適用人類的情況,也就是說你前期所有投入和工作都OK,最後卻不能用在人身上,只能GAME OVER。




你想,如果研發公司沒有賺到預期可觀的利潤,他們拿什麼投入到下一個新葯研究?誰又願意再花大成本去攻克下一個難題。




人類更迭,新的疾病與細菌變異層出不窮,如果沒有有效地保護研發者的專利和利益,又有誰挽救我們於未來?




所以,讓製藥公司合理地賺錢才是醫藥行業良性循環的長久之道,當然不能讓它無限制地賺。






  • 資本就是天使與魔鬼的共體,你不節制它,它就無限制的賺錢,直到把其他人榨乾為止;但是你若控制好它,它能創造許多奇蹟。




讓別人賺錢,是長遠生存和共贏的基礎,只有讓專業的人賺錢,他們才會為我們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專業的產品,乃到更安全的保障。





 


總害怕被別人賺去錢的人,永遠賺不到別人的錢。





只有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看待別人賺取合理的利潤,先予後取,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讓辛苦的人賺錢,他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讓懂行的人賺錢,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也讓我們少走彎路;


讓專業的人賺錢,他們可以專註研發,讓大家生活得更好。




這個世界上,一切財富都是流動的,我們的心胸和視野才是獲取一切財富的源泉。




花該花的錢,賺該得的錢。




有時候,多給一點,是為自己的財富做播種。




人這一生,就是不停為自己布施,有播種才會有收穫。




讓別人賺錢,是給彼此多條路。





壹休小吐槽




說到這個話題,我就想分享一個自己身邊的故事。




有一次

,朋友Daniel去韓國旅遊,另外一位朋友小美,就讓他幫忙帶點化妝品回來。




因為Daniel是男生,所以買起來尤其費力。再加上小美給的清單,基本上要跑3、4個地方才能買全,所以Daniel只是為了她的東西都逛上了一天。




最後,化妝品摺合人民幣1679元,Daniel就收了小美1700元現金,開玩笑地說:化妝品都是特價幫你買的,這錢我就不找啦,當請我喝杯飲料吧。




沒想到,之後小美就跑來跟我們抱怨,說Daniel幫忙買東西居然還多收她21塊,真的不夠朋友balabala的。




但實際上,Daniel為了幫小美買東西,耽誤了自己一天的行程不說,只是打的去各大商場買東西,都自掏了2、3百塊的費用,更別說還拉著那麼大的行李箱跑了幾天,而且那些化妝品還沒賺小美任何一分錢。




相信其中的辛苦,體驗過的人都會懂。




得知小美的抱怨後,Daniel逐漸疏離了她。




有些時候,太注重眼前的利益,只會失去更多重要的東西。




愛折騰的壹休





- End -




  •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作者 | 

    羅家豆豆,富書籤約作者,我有一個小花園,看庭前花開花落;我還有一支筆,願將所有溫暖寫給你看。微博@羅家豆豆,頭條號@羅家豆豆。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



壹休推薦




關注壹休,打開公眾號的對話框,回複數字「666」,6篇熱門文章等著你翻牌:




《遠離那些低質量的交往》


《你的局限思維,正在摧毀你的努力》


《人與人的差距,是從不好好說話拉開的》


《你拿著4K+的工資,說月薪過萬也不過如此》


《做人沒有分寸感,就是耍流氓!》


《別讓這個細節毀了你的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折騰的壹休 的精彩文章:

靠譜的人千篇一律,不靠譜的人各掉各的鏈子(5點忠告)
25歲給瑞士總統當翻譯:逆襲的根本,在於你的一技之長

TAG:愛折騰的壹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