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老話有云:虎父無犬子,然而歷史的教訓卻告訴人們——光耀門楣的孝子賢孫始終為鶴立雞群的少數,而坑爹的紈絝子弟倒是如過江之鯽數都數不完。這些坑爹案例中,清代康熙朝的趙申橋父子就是尤為經典的一例。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趙家是貨真價實的仕宦之家,趙申橋之父趙繼鼎在明崇禎一朝時就已出仕為官了。趙繼鼎從地方知縣一路做到中央兵部主事,行走官場他不靠別的,唯清廉二字。

明亡後,趙繼鼎為保存自己不失臣節,決定不事二朝,便告老還鄉去做教書先生以了殘年。在這段時間裡他給趙申橋進行了深刻的教育,除了之乎者也、四書五經的那些老一套以外,趙繼鼎更注重培養為人的品德,這對於做官之人來說那最要緊的就是清廉。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而對於處事之道他有勸誡說「為官既清矣,不可傲,清而傲,取禍之道也!」這些本是一名老父的肺腑之言,卻不意一語成讖。

在康熙年間趙申橋考中進士,他高高興興入了京城開始他的為官之路,希望自己也能如父親一樣干出一番事業。康熙二十年時,他受調外出為商丘縣令,在任多年清廉奉公又處事老練,由於在縣長任上傑出的表現,他很快又走了官運升到刑部主事,以至於成了後來的浙江布政使。

做到一省布政使這樣的大官後趙申橋沒有改變初衷,他裁撤冗員、事必躬親,同時對官僚之間送禮等惡習全部回絕,到了離任之時這個布政使反倒騰出兩千多兩銀子補貼府庫。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皇帝康熙聞此訊都為其拍手稱快,讚歎道:「趙申橋居官甚清!」皇帝把他視為清官之楷模。而在封建時代得到了皇帝的賞識那就如同坐上了火箭,趙申橋的路從此走寬,他一路高升直至戶部尚書,總管天下賦稅收支以及戶口。

從為官一方面說,趙申橋可謂不謹遵教誨、不違父道,然而在為人處世方面他卻做得有所欠佳,這還不是他最遭的地方,趙申橋大概萬萬沒想到作為父親他養出了一個極為坑爹的兒子。

首先說說他那壞脾氣,早年在地方為官這還不算大事,但干到京師的戶部尚書就不得不面對怎麼與皇帝相處的問題了。趙申橋為人急躁頗有傲氣,巧的是戶部與內務府存在著隱形的矛盾,內務府總管宮廷受皇帝直轄而不受戶部管理,於是這便成了趙申橋跟康熙之間矛盾的著火索。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同時趙申橋總不留人情面,清朝的制度是各部滿漢兩族各有一人主事,在戶部的滿族尚書面對趙申橋的剛直那是處處受氣,於是在他和內務府的多次上書之下,康熙對趙申橋產生了極大不滿。

偏偏這時,趙申橋那不爭氣的兒子出事了。古時有富不過三代之說,而到了趙家卻成了廉不過三代,趙申橋之子趙鳳詔於康熙五十四年被彈劾貪污,贓款多達三十餘萬兩銀子。

康熙皇帝對此事感到異常憤怒,原來這趙鳳詔不僅是個貪污分子,還犯了欺君罔上之罪。早前康熙巡視山西,趙鳳詔對康熙說當地巡撫噶禮是第一清官,爾後不久噶禮就因貪贓枉法被下獄誅殺,這還不算,趙鳳詔自稱「做官不要錢,如婦不養漢」。

爺爺是清官,父親也是第一大清官,他卻因為貪污害死了自己和父親

如今自己貪污了幾十萬兩銀子卻大白天下。以上種種,加之皇帝對趙申橋亦早有不滿,導致康熙一怒之下親自下令處死趙鳳詔,而作為父親的趙申橋難辭其咎,他也遭革職處理。

這時趙申橋已經七十四、五歲了,這樣的打擊使他哀慟成疾,不久便去世了。一個如此清廉的好官卻攤上這麼個坑爹兒子以至於最後鬱鬱而終,怎不令人嘆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古代戰爭中第一排士兵為何要拚命衝鋒,難道不怕死嗎?原因有點出乎意料
老兵退伍後隱姓埋名,30年後鄧小平說:就算是大海撈針也要找到他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