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突破!科學家破解神經科學研究難題!成功使迷你大腦長出血管

突破!科學家破解神經科學研究難題!成功使迷你大腦長出血管

一組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在神經類器官上長出毛細血管。在他們近日發表在《NeuroReport》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在類器官中長出血管,他們希望這項研究可以在將來某天幫助治療腦損傷的病人。

突破!科學家破解神經科學研究難題!成功使迷你大腦長出血管

  • 圖片來源:NeuroReport (2018). DOI: 10.1097/WNR.0000000000001014

類器官是一大團人工生長的細胞,可以代表人類的某些器官。類器官使得科學家們可以在人類活器官高度模擬的器官上進行研究,而不是使用真實的器官。醫學科學家們還希望在將來某天,這樣的研究可以帶來從病人細胞長出來的類器官替代受損的器官。這個領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涉及神經細胞類器官的生長,也叫作迷你大腦。它們當然不是真實的大腦,它們不能思考、加工信息或者產生意識(至少現在還不能)。但是它們具有大腦樣的結構,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在臨床試驗之前檢測藥物,觀察藥物如何影響腦細胞。

直到最近,神經類器官的壽命都很短,主要是由於難以在營養液中保存,因為在營養液中只能保存很短時間,內部細胞就開始死亡。而真實的大腦會在毛細血管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的情況下保持長期存活的狀態。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找到了方法延長類器官的存活時間,他們讓這些類器官長出了毛細血管。他們發現神經類器官生存周期越長越有助於它們進一步發育,長出更大更接近真實狀況的神經組織。

研究團隊首先在治療志願者非相關疾病時提取了腦膜,然後使用方法使膜上的細胞變成幹細胞,隨後被編程成熟為神經細胞。同時研究團隊還從相同病人身上收集了內皮細胞。這些內皮細胞被放在用於培養幹細胞的液體中——幹細胞在這種液體里培養了3周。然後幹細胞被移出放入健康小鼠的大腦中。細胞可以在這裡成熟形成人神經類器官。研究團隊發現兩周後毛細血管就長進了類器官內層,這就可以幫助將營養物質輸送到類器官內部。(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Missy T. Pham et al.Generation of human vascularized brain organoids, NeuroReport (2018). DOI: 10.1097/WNR.0000000000001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負責醫你負責學 的精彩文章:

TAG:我負責醫你負責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