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女兒獲清華大學錄取,媽媽同學群炫耀反被踢出群!

女兒獲清華大學錄取,媽媽同學群炫耀反被踢出群!

問父母:你努力培養出優異的孩子,有多少是為了攀比炫耀?

最近有一個新聞很火:

女兒獲清華大學錄取,媽媽同學群炫耀反被踢出群!

王女士的女兒從小成績就好,於是王女士經常把考試成績都曬到同學群炫耀一把,每次收到很多羨慕讚美的聲音,王女士覺得很享受。

女兒長大後考上了清華大學。王女士更是覺得喜不自禁,不僅僅在街坊領居面前「炫耀」,更是連忙跑到了老同學群里,秀一把女兒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而沒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鐘,王女士收穫的不是讚美,而是被踢出了群。

前兩天聽同事在電話里教育他表姐:

大致就是,他表姐把孩子給打了,打人的原因是「孩子上個期末考的不好,但閨蜜的孩子考的很好,她覺得跌面了,於是整個假期孩子都處在水深火熱、補課高壓中」,終於孩子提出想開學前出去玩玩,然後激起同事表姐的「羞憤怒火」,最終「乖了一個暑假」的孩子還是挨揍了。

到此,我特別想問一句父母們:你努力培養出優異的孩子,有多少是為攀比了炫耀?

其實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真的很多。有的家長看別人家的孩子學鋼琴,於是也給自家孩子報鋼琴課,不管孩子是否喜歡;有的家長聽說別人家娃娃練舞蹈,於是自家娃也不能落後,不管是否有天分;有的家長最大的快樂就是逢人就說自己孩子有多好,別家孩子一旦比不上,就彷彿贏了整個世界,成了終極王者。

我們可以體諒「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的殷切。可是,真的有那麼一些父母,冠冕堂皇的說為了孩子好,但是一旦剖開內心的「小九九」,竟會是「攀比炫耀的心理」佔了上風。

當然這類家長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孩子哪一局「比輸了」。一旦孩子「失敗」,家長就會覺得的臉上無光、人前跌面,從而把內心的「不甘」和「怒火」轉化為對孩子的「督促」甚至「逼迫」。

由此,這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反而變成了孩子自身的包袱,讓孩子接受的整個教育體系掛上了濃濃的功利色彩。於是「愛」被折扣,「關心」被染上雜色。

這些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這些被「過分炫耀、過分透支、過分關注」的孩子最後極有可能會產生3種困境:

一、「活在我最優秀的虛榮里」

這類家長雖然在廣大「聽眾」面前被應和讚美,但實際大多不被歡迎。同時那個孩子其實也成了反感的衝突點。父母在公開場合經常炫耀孩子,得到的多半是一種「禮貌認同」。可孩子會當真!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優秀、閃亮和高人一等的。有些孩子,甚至深陷於父母用「表揚的話」所編織的那個美麗世界裡。父母越表揚,就等於一次次加固了他們自我想像的圍牆。導致這些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更很難接受別人的建議,進步緩慢,甚至莫名驕傲的不合群,以至於人生的路上可能會吃大虧。

二、「過分注重成敗得失」。

「聽眾們」對被炫耀的那個「孩子」的聚焦關注,也會轉化為孩子的壓力,就如同事表姐的孩子說「不敢考不好,那些叔叔阿姨們會笑我」。其實,大多數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來自於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些被推倒「公共場合」接受了「太多掌聲」的孩子,更害怕批評,也更敏感、更脆弱。一旦遭遇小的挫敗,對他們卻是巨大打擊。

三、「做事目的性過強」

長期「功利氛圍」的熏陶很容易導致「做事心思不純」,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的一位教授表示過「中國的學生做事很多都目的太強,這樣的心態不適合深入高端的研究」。這些被「讚美大」的孩子,在不斷「被誇」中產生一種慣性,進步的驅動就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誇耀。他們在父母的期待里不斷追趕,以至於忘了問問自己究竟要什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也更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了贏得別人的肯定,而壓抑真實的內心。由此看來,誇耀的父母逞一時之快,可對孩子卻可能是另一種傷害。

最後,送給各位父母們一句話:培養孩子「失意不失志,得意不忘形」的心態是一種很高級的教育,畢竟一個穩定的狀態是使人長足發展、致勝人生的關鍵之一,而這些來自靈魂的內涵和教養需要父母們給孩子樹立一個典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能教育集團 的精彩文章:

聚能教育下午茶:美味在舌尖綻放 小宇宙瞬間爆發

TAG:聚能教育集團 |